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素書大全集

素書大全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25484
黃石公
海鴿
2025年1月17日
150.00  元
HK$ 120  






ISBN:9789863925484
  • 叢書系列:古學今用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7 x 23 x 2.8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古學今用


  • [ 尚未分類 ]











      ★ 《素書》只有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就說出人生所有問題的答案

      ★《史記》:「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 集道、儒、法、兵諸家思想於一體的智慧聖典

      ★ 直指人心,逆轉人生



      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壽;用之治國,可以位極人臣;用之經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



      ■? 《素書》被譽為中國謀略第一書,有智慧之禁果,治人之兵法之稱。內容有治國安邦、修身處世、為人之道,在中國智謀著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被歷代隱士高人、謀臣策士奉為千古不傳的謀略秘籍和成就大事業的寶典。



      ■? 這部奇書只有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但每句話內蘊深邃。鑑此,在編輯出版這部古籍時,特意為每句話取用一個通俗易懂的小標題,採取逐句翻譯的方式,完全從大眾閱讀的角度,深度挖掘、剖析每一句話的真正內涵。


     





    前言

    原始章第一

    正道章第二

    求人之志章第三

    本德宗道章第四

    遵義章第五

    安禮章第六

    附錄

    附錄一:黃石公傳

    附錄二:《素書》原文





    前言



      關於《素書》,有一個精彩的傳說。



      漢代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說,秦末韓國貴族張良流亡下邳(今江蘇邳縣)時,在一座橋上遇見一位衣著奇異的老人。老人將《太公兵法》傳授給張良,告訴他:「讀了這部書可以做帝王的老師……十三年後,你將在濟北見到我,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的化身。」張良認真研讀,後來真的做了漢高祖劉邦的老師。十三年後,張良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見到穀城山下有一黃石。後人便尊稱這位授書老人為黃石公。而這本《太公兵法》,就是《黃石公素書》,簡稱《素書》。



      雖然故事頗有傳奇色彩,但確實可以看出這位黃石老人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反秦隱士。宋代學者蘇軾指出:「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些奇人異士,隱居山林,通常被人們稱為「隱士」。他們雖然神龍見首不見尾,看似不食人間煙火,但每逢亂世,必定現身。或傳奇書,或授弟子,藉以助人成就霸業。如春秋戰國時代的鬼谷子,身逢動亂之際,教授的五個學生蘇秦、張儀、孫臏、龐涓、尉繚子,各佐有稱霸雄心的諸侯,上演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黃石公就是這類隱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素書》原文雖然不到兩千字,但內容豐富、思想深邃,對現代人的啟示意義重大。全書共講了五個問題:



      一、闡明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以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極人臣之位。



      二、闡明了作者的用人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是故其無異於儒家的理性意識及道德準則。作者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於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並且有著指導性意義。



      三、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於忍辱」、「吉莫吉於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並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包羅萬象。



      四、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作者認為「短莫短於苟得」、「足寒傷心,人怨傷國」、「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這些,對於後人參政議政有一定的啟示。



      五、闡述了作者的處世之道。作者提出「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都為如何處理好各種關係提供了借鑑。



      由此可知,《素書》是為從政者如何加強自身的政治素養、如何把握道德與謀略的關係而寫,但又不僅僅局限於此。書中這些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壽;用之治國,可以位極人臣;用之經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軍事,可以百戰百勝。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