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用點心學校16:節日美食打擂臺

用點心學校16:節日美食打擂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70833
林哲璋
小天下
2025年1月17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6264170833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144頁 / 14.8 x 20.5 x 1.0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館


  • [ 尚未分類 ]











      激發閱讀潛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用點心學校」裡,競爭從來不只是比高低、拚輸贏,而是彼此學習、共同成長!本系列故事結合幽默風趣的語言、振奮人心的勵志故事,以及充滿奇思妙想的情節,讓每一集的內容都成為孩子們提升自己的契機。



      透過點心人學生之間的友誼、努力與挑戰,孩子們將在爆笑與驚歎中學會如何正向看待競爭,從中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無論是初次翻開的新讀者,還是熱愛閱讀的資深書迷,這場充滿啟發與樂趣的冒險之旅,將讓每個人都收穫滿滿。



      準備好和點心人一起,邁向充滿成長與自信的探索之旅了嗎?趕快翻開書本,讓我們一起優質競爭,向上提升!



      ★ 林哲璋 × BO2最受小讀者歡迎的暢銷橋梁書系列!



      鬼才作家 林哲璋 x全能繪師BO2

      「用點心學校」第16集全新登場 ?

      引爆孩子的閱讀熱情!



      最受歡迎的超人氣橋梁書系列

      輕鬆連結圖畫書與文字書,

      自然導引孩子進入自主閱讀,

      為未來的學習尊定堅實的基礎!



      食育、美味、節慶、環保、飲食文化與歷史傳說??

      跟著點心人吸收美食情報、領會文字趣味!



      美食家族為了搶當節日代表,紛紛秀祖先、比親戚!

      為了擁護自己的信念,用點心學校分成了兩派,

      到底內用才是王道,還是外帶才是主流呢?

      手指餅乾對上數字餅乾,誰的算數能力一級棒?

      盒子老師與盆子老師的分合之戰,最後誰會占優勢呢?



      節日美食大亂鬥,熱鬧登場!



      愛熱鬧的點心人學生,最喜歡學校舉辦的各項慶典與活動。這次的「節日美食代表大賽」超級精彩,除了端午節的粽子家族與愛國詩人屈原,還有中秋節的月餅家族與登月美女嫦娥,更有首次參賽的清明節代表春捲家族與寒食節風雲人物介之推,都來爭奪節日代表的寶座!他們不但秀祖先、比親戚,還爭論誰家祖輩名氣大、背景強、後臺硬!



      此外,還有內用派與外帶派的激烈對決、手指餅乾和數字餅乾的算數大車拼,甚至連盒子老師和盆子老師也展開了一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趣味哲學大戰!



      AI無法取代人類獨有的創意與巧思,「用點心學校」正是創意的最佳範例。作者透過美食擬人化、巧妙結合各學科知識,打造出一所充滿歡笑與啟發性的特殊學校,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探索歷史、數學與環保等議題。閱讀此系列故事不僅像參與一場閱讀派對,更是走入一堂生動的創意課,完全展現了想像力與多元學習的豐富歷程。──教育部閱讀推手、臺北市東湖國小教師 廖瑞珍



    得獎紀錄



      ★ 榮登誠品、博客來、金石堂暢銷排行榜

      ★ 「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

      ★ 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動兒童深耕閱讀推薦好書

      ★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推動閱讀優良圖書

      ★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推薦書籍

      ★ 中國華潤怡寶盃「我最喜愛的童書」兒童文學組金獎

      ★ 已授出大陸簡體中文、馬來西亞簡體中文版權

    ?


     





    作者的話? 節有食.食有節?????????????? 002

    1、節日美食代表大賽??? ????????????????008

    2、潤餅大姐版本的嫦娥奔月?? ?????????????022

    3、柚子同學的美食服裝交流之路 ??????????050

    4、巫婆手指大戰數字餅乾?? ??????????????074

    5、內外的風波 ????????????????????098

    6、盒子老師與盆子老師 ???????????????120

    7、吃乾抹淨可食用環保餐具大賽???????????136

    推薦文? 笑聲與知識的跨領域學習冒險? 廖瑞珍 ????142





    ?





    推薦序



    笑聲與知識的跨領域學習冒險

    教育部閱讀推手、臺北市東湖國小教師? 廖瑞珍




      在AI時代來臨的今天,機器或許能執行大量運算和重複性工作,但無法取代人類獨有的創意與巧思。而「用點心學校」系列正是創意的最佳範例。作者透過將美食擬人化、巧妙結合各學科知識,打造出一個充滿歡笑與啟發性的「點心學校」,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探索歷史、數學和環保等議題。閱讀此系列不僅像參與一場閱讀派對,更是走入一堂生動的創意課程,完全展現了想像力與多元學習的豐富歷程。



      歷史與文化的趣味結合



      這次〈節日美食代表大賽〉是全書的亮點之一。月餅家族和潤餅家族各自代表中秋節和清明節,為了爭奪冠軍展開激烈競爭。潤餅大姐不僅展示了潤餅的多樣性,還介紹了寒食節和「介之推」的故事。這場比賽不僅讓人捧腹大笑,更讓孩子在輕鬆的故事中認識了傳統節日和文化典故。



      潤餅家族的故事證明了,歷史學習不一定無聊。透過趣味化的角色和情節,在笑聲中吸收知識,理解傳統文化的意涵。這樣的設計讓學習變得不再只是記憶,而是一次有趣的探索旅程。



      數學遊戲化設計



      在〈巫婆手指大戰數字餅乾〉的比賽中,數學成了遊戲的一部分。巫婆手指和數字餅乾的對決充滿了緊張感,孩子們一邊欣賞趣味故事,一邊學習計算技巧,而且還要腦筋動得快。



      將圖像化的數學以文字故事的節奏設計出來,打破了數學枯燥的刻板印象,閱讀過程中不知不覺提升數學能力。寓教於樂不僅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還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際互動與合作



      除了學生的競賽,老師之間的互動也充滿趣味。盒子老師和盆子老師是一對愛鬥嘴的競爭對手,無論是教學創意還是比賽策劃,他們總是不斷較勁。



      盒子老師主張合,盆子老師主張分,韭菜盒子和覆盆苺女孩亦各有擁護。你發現了嗎?作者巧妙運用文字部件為角色注入鮮明性格,讓情節生動且富有深意。故事最後以流水席的「菜尾仔」作為契機,促使兩位老師放下成見、攜手合作。透過他們的互動,孩子學會在競爭中保持尊重,更理解合作的價值。這樣的設計蘊含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哲理,引導我們在生活中找到處理人際關係的智慧,進而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創意與環保教育



      〈吃乾抹淨可食用環保餐具大賽〉的故事,則將環保融入創意比賽。點心學生們設計出既美味又實用的餐具,讓人不禁驚歎。想像一下,如果餐具都能吃掉,不僅不用洗碗,還能保護地球,是不是一舉兩得?書中的點子不僅有趣,還能培養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激發我們用創新思維去考量該用什麼樣的行動來守護地球。



      跨領域學習的完美示範



      《用點心學校16:節日美食打擂臺》是一部將歷史、數學、環保與合作巧妙結合的讀本。它透過充滿笑料的情節,將知識融入孩子們喜愛的故事中。這不僅是一場閱讀派對,更是一堂生動的跨領域課程。



      無論是對想探索歷史的孩子,還是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這本書都能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引導孩子學會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合作共事,並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無論是課堂閱讀還是家庭共讀,「用點心學校」系列都能讓孩子在歡笑中學習與成長。



      準備好跟隨點心人的腳步,進入這個充滿創意和驚喜的學校了嗎?那就趕快翻開《用點心學校16:節日美食打擂臺》,讓我們一起在笑聲與知識的世界中成長吧!



    作者的話



    節有食,食有節




      上一集《用點心學校15:美食頂呱呱》,提到食物內捲的故事,當時潤餅大姐是以春捲大姐的身分出場。



      那一集,雞捲弟弟公開釋疑:「雞捲裡沒有雞!『雞』其實是積累的『積』,積少成多的『積』!」春捲大姐也出面聲援,呼籲點心學生大家不要內捲。



      十五集出版後,本書插畫家BO2大師的網友提出了靈魂拷問:「春」捲會不會也是臺語「賰」(剩餘)的意思呢?



      中文有「文史不分家」的傳統。然而,史應據實,文可虛構;介之推是史,春捲RUN餅是文。抱歉了,本集兒文暫不和歷史合作嘍。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春捲的由來和寒食節相關,就如端午節的屈原一樣,寒食節也有一位悲劇人物介之推。而且用比國語年代更久遠的臺語來分析,臺語春捲叫做潤餅??。所以春捲的春,不太可能是臺語的「賰」。



      從語文的角度來說,這個從「雞」捲類推適用而來的諧音雙關實在太迷人、太美妙了。因此,「歷史」對不起了!本集借用並利用網友提供的奇思妙想來一下「郢書燕說」!且看潤餅大姐如何自圓其說,呼應林良爺爺對童話的註解:「可圈可點的胡說八道,入情入理的荒誕無稽」!



      「用點心學校」參加了小天下「夢幻小學」的圖書館巡禮,在桃園場有小朋友舉手要求把「柚子」寫進故事裡,理由是他的小名就叫柚子;還有小朋友希望我把她喜歡吃的薯條也請進「用點心學校」,哲璋叔叔這一集都做到嘍!



      既然有了寒食節的潤餅,也有中秋節的柚子,那麼這集就來寫一寫節日美食吧!



      很多節日都有代表的美食,用「吃」來慶祝節慶假日,似乎是古今中外皆然的習俗。例如美國感恩節吃火雞,日本七五三節(特殊兒童節)吃紅豆飯、千歲飴,我們冬至節吃湯圓……



      有時候,食物也會變成節日的名稱,例如德國慕尼黑啤酒節、西班牙番茄節、法國蒙頓檸檬節、比利時生蠔節……我們的端午節也叫肉粽節。



      可見節日慶典和食物息息相關,食物與節日慶典代代相傳。節日食物對現代生活的重要性也節節高升,例如情人節有情人節套餐,母親節、父親節餐廳也會推出新花樣,更別說是春節圍爐了。當然,除了民族節日、國定假日,滿街星羅棋布、生活不可或缺的超商也常推出草莓祭、抹茶祭、國際冰品節、巧克力節等活動,體現了點心食物一視同仁,不只紀念國之大節,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拘小「節」。



      慶祝民族節日時,除了大吃特吃過節美食,在識字率不高的古代,還能藉由節日故事,了解一些高尚品德及普世價值,所以「忠孝節義」四字裡也有個「節」字——品(味)節(日美食)的節。



      「節」這個字也出現在食材裡,例如竹子有節、甘蔗有節,蓮藕也是一節一節。



      以前,生活條件不好,大家都要等到過節才能大快朵頤;現在經濟條件變好,大家衣食無憂,於是每到節日,記者都會採訪醫師、營養師,告誡大家快過節了,粽子不要吃太多、月餅不要吃太多、服藥的人柚子不要吃太多……要「節」制一點;尤其人到「晚」年,過節吃喝更要節制,「晚(年過)節要保(重)」啊!



      雖然過節飲食不可過量,要懂得調節;但是過節不吃美食,卻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沒有美食的儀式感,活脫脫便是跟生活脫節了呀!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