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頁餘雜誌(紙本主義之同志藝術中年,春風沉醉之暗房小誌)【豪情不露點版】

頁餘雜誌(紙本主義之同志藝術中年,春風沉醉之暗房小誌)【豪情不露點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45808
詹雨樹
二十張出版
2025年1月22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6267445808
  • 叢書系列:festival
  • 規格:騎馬訂裝 / 160頁 / 16 x 22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festival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冊/繪畫集











    「念頭」總在冷不防的時候就來,

    等你有意識可以披件外套面對它時,已經是回憶了。



    雨樹(Rain Tree,學名Albizia Saman)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樹木。

    若遇到夜裡下了驟雨,翌日直到正午之前,

    會從所有葉子上把積存的水滴往下落個不停(靈感),像下雨似的。



      ?台灣拼貼視覺藝術家——詹雨樹,極盡暴露自我的【內在情色】與【外在色情】的畫像文冊,探索一名視覺創作者羞澀與妄為、自卑與自戀的矛盾!



      ?紙本主義者的逆襲!豪情不露點版(金屬夾鏈袋20×30cm)=ZINE×2(16×22cm�騎馬釘�2冊)+[濃厚系] 貼紙(15×21cm)+[男情難瞭] 海報(40×60cm)+[徒勞無功日子卡卡](10×15cm�1組12張)



      業餘雜誌,職業創作。

      被忽略的頁緣,藏了私密暗記。



      如果我們的身體都是一個星球,在與世界溝通的軌道上,會有不熟悉的碰撞摩擦、會變得小心翼翼、會消化排便不正常。一旦回歸到常態運行後,腸胃又正常蠕動了,家裡地上的凹洞也可以輕易地避過不會撞到。一直覺得外出戴著帽子是我想像把一塊石頭戴在頭上,感覺安心。就像回歸日常似乎是平凡的小事,卻也是落下大石的好事。



      頁餘雜誌∣雨樹的創作是自我具體的延伸,在無數雜誌裁剪而下的紙圖都是他的器官、血液與魂塊,組成科學怪人般的視覺創作,象徵各種「他」,既是實驗也是再生,作品裡填滿各式欲望與奇形念想。從他者(雜誌)到自我(本創作),亦是他被讀者翻閱的瞬間,如何假借他人之名,行露出之實?雨樹以害羞之心,向讀者告白(與告解),紙頁邊邊角角的創作深埋其義,不被在意不被看好,卻久而持續,顯之強大。



      每日透過看似廣闊的社群網路與大眾溝通創作,低落的點擊率卻讓作品像日記,私密被攤開略有彆扭,雨樹仍相信遠端某處,有人試圖進入他(的領域),始終高舉陽光(內心深處某些黑暗還是留在洞裡),溢出創作的情熱精氣神。生活難免有不可避免的差距,多了這塊,那邊短了……拼貼藝術表現謬誤,甚而放大,心就不會糾結在錯誤上,視線放寬,眼前即出現一座草原。



      與命運在雲端通話,沒房沒車沒成就卻擁有完整的宇宙,雨樹將自身軀幹作為思維母體,日夜啃噬紙頁,能源再生,催化各走勢、角度的枝節,並盛放奇花異果。本回以畫筆致敬每一本有氣味、有聲音、有心跳的雜誌,剖至身體最內裡,腦之深處,引領讀者通往雜誌藏家的極樂之境。


     





    ??本本【內在情色】

    序言:青春

    怪人∞煙霧∞糊∞空間∞時音∞劍客與天鵝∞不倒翁∞敲擊∞直線人生∞要求∞進化∞睥睨烏鴉∞冒險∞羈絆∞蕾絲∞天使∞不惑∞不良∞假期∞靠近∞天空∞養分∞怪獸圖鑑∞你好∞下水的深度∞紅藥丸還是藍藥丸∞透明遮罩∞山大∞面對∞難耐∞脫離∞多鬆∞熱淚∞逍遙∞少女∞阿Q∞發射∞打開∞慢下



    ??本本【外在色情】

    序:誘惑

    肖像∞吉普賽壁紙∞模特∞穿越∞測量∞念頭∞衝擊∞渴求∞新醜風∞薔薇族∞金屬情色∞看與被看∞紳士∞暗示∞紅色革命∞連結∞技能的學習∞麥高芬∞角色∞眨眼和縫隙∞繪本郊遊∞信息∞浮世繪∞濾鏡∞變形錯覺∞瞬間∞勇氣∞角度∞存在∞承載∞動物能量∞標的∞對話∞任性∞冷酷∞日與夜∞響聲∞貼紙∞瓦愣紙





    ?





    序言



    青春




      常聽人說懷念自己的項鍊、手機、包包、盆栽之類的話,但很少有人突然說:我好懷念我的耳朵、我的鼻子、我的眼睛。理由大致簡單,如果不是意外或生病,這些可能都還存在你的臉上,不像袋子耳環那些東西,會不見、會壞掉、會被遺棄。但如果換一個說法:我好想念十年前敏感的耳朵啊,幹─二十年前我眼睛視力超好的……這些加了形容的似乎就說得過去。所以自己就像是個介詞,把時間和五感串起來,一切都合理化的像述說一個失去朋友的故事。



      挖掘自己後才明白,原來痛苦會累積,到一定量滿了就會溢出來。有記憶認知這件事後,從小就沒有講心事的對象,已經很習慣的壓著也沒到愁惱,知道是要一個人去克服。這幾年突然覺得,可以的話,很想多活一點。以前總認為抽菸又不愛運動的我,不是活不久不然就是窮困潦倒之類的。五十歲之後,生活依舊沒有飛黃騰達,也沒同齡人的富裕無慮,沒房沒車沒成就可讓父母安心,但可能也因為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的,反而放開了一些束縛,雖然知道要完全改變我奇怪的性格好像很難,但每天做著沒什麼人看甚至覺得莫名的小事,我的心還是感受到比以前更多的生命力。



      雕琢的永遠是最不顯眼的地方,看得到的都是自然的演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