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月色真美

月色真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34539
牧羊少年T
幻華創造
2025年2月07日
117.00  元
HK$ 93.6  






ISBN:9786269934539
  • 叢書系列:Crimystery Collection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rimystery Collection


  •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華文懸疑/推理小說











      【月亮啊,必須要懲罰言而無信的人!】



      涉及人命的案件,只有三個可能——意外、自殺、他殺。

      一篇名叫《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的網路小說正在連載中,裡面的幾個故事,都是偽裝成「意外」或「自殺」的謀殺案。

      在警署上班的伍翠珊一天發現自己竟成了故事中的「角色」,並且小說裡的致命事故逐一在現實中發生,有人僥倖生還,也有人真的死去……

      每宗案件的最大嫌疑人,都有著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幾宗意外純屬巧合?還是有誰在背後暗暗操縱著一切?

      那位筆名叫做派翠.阿嘉的作者,到底是誰?



      【真相,只有月亮知道】



      第八屆島田莊司獎首獎得主,牧羊少年T最新力作。

      王元 & 提子墨 & 麟左馬 & 四弄一號 & 王稼駿 & 蘇那

      歷屆島田莊司獎讀者,跨國同聲好評讚譽!

      


     





    月色映照下的真相與救贖——讀《月色真美》�許雅玲

    讀《月色真美》有感�陳俊偉



    序幕 ?????? ?

    第一章 純粹惡意的怪物?? ?

    第二章 我的名字叫作平庸?? ?

    第三章 媽媽的燈籠?? ?

    第四章 旁觀者?? ?

    第五章 一夜情?? ?

    第六章 最美的愛情?? ?

    第七章 派翠.阿嘉?? ?

    尾聲?????? ?





    ?





    推薦序



      以死亡為核心的推理小說,總讓人忍不住想:當我們閱讀死亡時,我們究竟在閱讀什麼?「月色真美」不僅用書名勾勒出詩意,布局與謎團也異常精巧,但它吸引人之處,卻超越了一味追尋真相的智力遊戲。



      小說充滿港式地方風情,使其煥發強烈的寫實性。在啞鈴島上,死亡看似是一連串獵奇的都市傳說,卻與普通人的生活緊密交織。每一個謎團的背面,都像是隱藏在月亮背面的慾望與恐懼。



      我非常喜歡作者刻畫出的各種普通人。他們就像叢林裡負傷的動物,未到死亡始終緊含一口氣。那些看似已經雜草蔓生、失去光彩的生命,其實隱藏著強韌的生命力。這些人身上折射出的不同面向,無論是矛盾與複雜,選擇與掙扎,畏縮與勇敢,都顯得如此真實。



      當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時,我想,閱讀死亡時,也許我們是在閱讀每一條生命中的詩意與力量吧。——王元(馬來西亞作家,第七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



      《月色真美》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慄的推理懸疑作品,它巧妙地將網路連載小說《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的情節,與現實生活中的案件交織在一起,構築了一個撲朔迷離、引人入勝的故事。



      牧羊少年T以精巧的布局、細膩的筆觸,深刻地剖析了人性的幽暗面,探討了「次人」的悲哀與掙扎,以及惡意滋生的根源。劇情中對香港離島長洲的地理環境描述和傳說的運用,增添了小說情節的真實感和地域特色。而「月色真美」的日文引語,以及安徒生童話《紅舞鞋》的引用,都為故事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隱喻意義。



      本書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巧妙地運用「書中書」的結構,營造出一種真假難辨的氛圍。讀者跟隨著伍翠珊的視角,在現實與虛構之間穿梭,不斷地質疑和推翻自己的判斷,直至真相浮出水面。——提子墨(釜山影展亞洲內容市場展台灣代表、法語人出版協會Shoot the Book! TCCF專場代表)



      「月色真美」這句話有幾種詮釋,《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就有幾路破案方向:是推理迷最愛的預告殺人?是死亡奇譚模仿犯?或者故事就是月亮的咒術,只要故事被閱讀,詛咒就會發生?可惡的是,網路上故事發布的時間和現實中案件發生的時序錯亂,又是哪招?



      牧羊少年T一貫懂得推出獵奇故事,先用誇張的表象把你搞得一團亂,再插一個細小的瑕疵,維持讀者跟作者之間的公平競爭。雖然公平,我還是沒有贏。明明知道作者不斷轉換敘事視角,一定是要來一點敘述性詭計,但我還是猜不透。真相只隔一層窗紙,但你偏偏勻不出一根手指來捅破,輕微的焦灼感就是讀這故事的趣味。



      閱讀愉快。——麟左馬(第八屆島田莊司獎決選,近作為《搏落去》)



      非常引人入勝的一部長篇作品。



      本文巧妙的利用離島打造出壓抑晦暗的案件舞台,並運用疑幻似真,作者身分成謎的數篇網路小說,串連起多宗罪案,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沉浸在一個虛實交錯的懸疑場景中。



      這不到二點五平方公里的小島(只有台北市中正區面積的三分之一),作者營造出天然的心理屏障,讓幾個人物間的親情與愛情,恣意扭曲卻不突兀,堪稱是濃而不膩,令人拍案叫絕。



      整篇作品筆觸特殊,不拘泥於僵化的敘事手法,靈活切換視角審視一樁樁近乎完美的犯罪。全文的運行,絕妙的像是隨時會失控卻又總能在千鈞一髮之際拉回正軌,讓人不由讚嘆作者情節掌控的功力。



      如果哪天有機會映著月光,踏在長洲的沙灘上,我想我會不由得泛起不寒而慄的感覺吧……



      ——四弄一號(第八屆島田莊司獎決選、第七屆林佛兒獎決選)



      第一次認識牧羊少年T,是在他憑藉《消失的你》奪得第八屆島田莊司獎首獎的時候,而這本《月色真美》是我第一次拜讀他的作品。



      《月色真美》以作中作的形式,將虛構的小說與現實事件產生了緊密的連結,作者用嫻熟的筆法和獨特的非線性敘事方式,緩緩展開一宗錯綜複雜的命案。雖是已知這是一本推理小說,依然會被殘酷的故事所錯愕,沒想到如此美妙的書名下面,竟然包裹著無比黑暗的人心。



      但顯然作者的野心巨大,當你走進他所構築的黑暗王國後,層層疊疊的逆轉撲面而來,故事背後暖人心扉的真相,在精妙伏筆的鋪陳下,合理而又令人動容,沒想到冷酷的月光竟也可以如此溫暖。



      隨後,這位狠心的作者,再一次將讀者的信念擊得粉碎,整本書反覆考驗著(或者說是折磨更貼切)讀者,如同剝開一朵染著劇毒卻無比鮮豔的花朵,它的黑暗與它的美好,同樣吸引人,被牽著一路走向故事的終點,每一章節都猶如一波浪濤,不斷撞擊著閱讀時緊張的神經,不到結局的最後一頁根本無法預料。



      掩卷之後,坐在陽光下的我,開始期待柔美的月光,開始期待牧羊少年T的下一本作品,又會帶來怎樣的衝擊?——王稼駿(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上海作家協會成員。以《再見,安息島》、《阿爾法的迷宮》等作品連續六屆入圍「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複選)



      香港的推理小說品種不多,但都有很高的水平,由這位第八屆「島田莊司獎」首獎作家撰寫的第二部作品,實在也讓人驚歎不已。一連串關於啞鈴島殺人事件的網上小說,竟然逐一變成事實,而神秘人創作的橋段,又像鬼魅般聯繫到女主角身上……接踵而來的死亡事件,就在長洲這自殺小島上層層推進!



      故事第一章,已赤裸地展露了兇手心裡的惡魔——一頭充滿創造力的怪物!這開宗名義說明了故事的重心不在於什麼超智神探或解謎機器,而是兇手那迷人的犯罪動機。讀畢頭幾章你便會萌生一個想法(死者們有什麼關聯?),再讀下去枝節漸豐後,你的想法又會大大改變。當讀到最後,你才會有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我不禁想起北村薰的《夜蟬》,是那種女性視角下的細膩感性,包裹著讓人心寒的惡意。



      〈月色真美〉是書中談及的一篇小故事,此乃夏目漱石的名言,是「我愛你」的隱晦表白。 而它在故事中當然有更深的含意。這位新雋作家的確令人耳目一新!——蘇那(台灣犯罪作家聯會成員,曾獲第六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及第十五屆香港青年文學獎)



    導讀



    月色映照下的真相與救贖——讀《月色真美》

    許雅玲




      《月色真美》是牧羊少年T在2023年以《消失的你》獲島田莊司首獎後又一力作,同樣以探討「惡意」出發的推理故事,本書比起前作在故事佈局與敘事上有更大的野心,透過多個人物的視角,交織出發生於香港長洲的一連串詭異殺人事件。



      當翻開《月色真美》小說開頭時,沒想到卻是另一部小說《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浮現眼前,這是一本書中書嗎?但當讀者可能還在思索之際,小說很快就從《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作者派翠•阿嘉的獨白,跳到充滿疑惑的讀者大白貓,並得到更多關於《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的線索。



      所謂的啞鈴島是香港長洲島的別稱,作者派翠•阿嘉運用長洲當地流傳的鬼怪傳說,結合腦中完美犯罪的種種念頭,在網路連載七個駭人聽聞的犯罪故事,並渴望得到觀眾的欣賞。當阿嘉盼到忠實熱情的讀者大白貓時,在私訊聊天時卻發現大白貓很可能也是住在長洲的居民,對於故事背景瞭若指掌。「你是誰?」不想暴露身份的兩人,心裡都存著這個疑問。



      大白貓對於阿嘉的好奇與懷疑,在網站更新下一集小說〈月色真美〉後達到頂點,因為其中的故事情節與人物設定,居然和她真實人生有87%像:長相與才能都平庸的她,從小在美麗姐姐的陰影之下長大,為了擺脫陰影,成年後的她與姐姐少有聯絡。故事中的姐姐也像極了她真實生活中的姐姐——以日文翻譯為業,身罹罕見重症,由姊夫全職照顧。但令她感到不寒而慄的是,小說情節不僅與她真實人生若合符節,甚至連她暗戀姊夫這個祕密也彷彿被看穿,在小說中居然被阿嘉寫成與姐夫合謀以完美的密室詭計殺害姐姐,然後雙宿雙飛。



      「月色真美」取自日本翻譯史上的一個軼事,據傳夏木漱石在翻譯“I love you.”時,認為日本沒有對應的句子,而翻譯成「月色真美」。此後這也成為日本戲劇、文學中重要的隱喻,當談到「月色真美」時,往往帶著曖昧的弦外之音。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也以此為愛的誓言,只是女主角的一場重病,卻使誓言變了調。



      「派翠•阿嘉到底是誰?」「有人在監視我嗎?」正當她尋思這些問題時,在長洲分區警署檔案室工作的她,卻緊接著在署內收到民眾報案的消息,她姐姐居然像小說情節一樣,在家裡煤氣中毒昏迷了。〈月色真美〉到底是小說還是有計畫的殺人行動?擔憂的她主動跟著負責調查的警員阿梁,到醫院一探究竟。接下來,沒想到不只姐姐的事情疑竇重重,島上竟也接連發生與《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中其他情節高度相似的案件,將故事推向更深的謎團,等著大白貓與阿梁繼續調查。



      在剛開始閱讀這本書時,看到情節的設定,很難不聯想到日本的童謠、傳說謀殺類小說,比如橫溝正史的《獄門島》、《惡魔的手毬歌》或《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的《學員七不思議殺人事件》,雖然牧羊少年T沒有特別說明,但看得出取法之意。但他將故事完美結合香港社會、文化的元素,成為具有香港特色的童謠、傳說謀殺類小說,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彷彿跟著主角,走在房屋櫛比鱗次的街道上,為了案子穿梭在一個個屋?、士多(商店),訪查街坊鄰居,而故事中看似不經意地提起角色的親友已移民遠去,更呈現近年香港社會物是人非的寂寥。



      另外,《月色真美》沒有像大部分日本童謠謀殺小說那樣,使角色因惡意/恨意走向完全癲狂毀滅之路。牧羊少年T在這方面展現了他的格局與人道關懷,安排了不同的結局,使角色獲得救贖與諒解,也讓故事走出新的一條路。書末「天上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平等地照亮著世人。誰只要肯抬頭一望,都能分享今晚美麗的月光。」又再一次呼應貫串全書的「月色真美」,但此次又有不同的詮釋,彷彿暗示人生的道路,端賴自己的選擇。而我更欣賞他在《消失的你》、《月色真美》的主角人物設定,兩部小說的主角不僅不是典型的偵探,甚至還是長相普通、低自信、人生連連受挫的平凡人。他們在因緣際會下開始調查身邊的疑案,在過程中同時也化解自己人生的難題,雖然沒有因此而出人頭地或成為家喻戶曉的大英雄,但也能夠一掃過去的陰霾,展開新的人生。這樣的設定在故事的驚悚懸疑之餘,平添一份希望與溫暖。



      而書中藉著各個故事所帶出來的香港或現代社會問題,也看得出作者對於當代香港社會的關懷,如重症所衍生的長照和安樂死議題、移工人權、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後的移民潮。這些元素使故事變得更為立體、真實,但又緊扣著推理的節奏,不過於喧賓奪主。因此整本書就在我急於探索《啞鈴島七不思議殺人事件》真相、想要知道案件與案件間到底有何關連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讀到了小說的盡頭。



      另外,近年香港臺灣往來密切,作者在書中也穿插了些許臺灣元素,對於臺灣讀者而言也是驚喜小彩蛋。比如書中有一個橋段是警員約嫌疑者在飲料店談話,警員為了降低對方的警戒心,點了一杯「臺式特飲」給對方,這不免讓我心裡一緊:「千萬不要魔改臺灣的飲料啊!」但再想想香港人對於美食的堅持,我就放心了。



    讀《月色真美》有感

    陳俊偉




      讀者一開始進入小說的時候,基本處在「姑妄聽之」、「姑妄信之」的狀態,作者在這一段關鍵的時間之內,必須完成設定、故事前提。因此,推理小說邁向「特殊設定」,似乎成為必然的趨勢,只要之後的故事發展維持一致性,就沒有欺騙讀者感情的問題。



      退一步講,眼前有一整片空白待開拓的田地,筆耕者遲早手癢,讀者也必然想要體驗一些新奇的人、事、物。推理小說既然是小說類型的其中一種,無論該類型起步、茁壯、成熟階段的關鍵作者、關鍵評論者如何高舉具體的指導原則,試圖將推理小說限定在「現實世界」,終究有一天,必然冒出一股充滿生氣的力量,會把「金箍圈」視為「約束」,而不再是「天理」,嘗試破解它、打碎它。



      這個結果對於未來的創作者而言十分有利。



      不僅沒有困擾原本按照推理小說原則寫作的作者,反而給予作者們更多招出入於虛實之間的必殺技。



      搭配「預言」、「都市傳說」等因素,不得不讓人開始揣測故事走向的各種可能性。「預言」,沒有破解以前,充滿懸疑感;萬一發現無法破解,「命定論」的恐懼即將席捲而來;遑論「都市傳說」的元素,本身即令人毛骨悚然。「長州」小島的環境限定,空間不大不小,島上人數算是剛剛好,更讓人很難確認一切案件究竟是巧合發生聯繫,或者是有人刻意為之。



      「當你把一切不可能的情況都排除之後,那剩下的,不管多麼離奇,也必然是事實。」(福爾摩斯語錄)



      ???



      社會文化的差異問題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同樣一顆月亮,如果盡力客觀描述: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直徑約等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自轉和公轉同步(即潮汐鎖定),視覺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日蝕的時候可以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蝕)。



      這些基礎知識,校園的學童皆耳熟能詳。



      然而……月圓之時,問起相關的傳說故事,不同社會文化將出現天南地北的解釋,各有各的奇妙之處。



      (一)「華人就是會想到團圓吧,心心念念的是家人。」



      (二)「日本人卻喜歡用月亮來表白,月色真美,想到的是戀人。」



      (三)「在西方文學裡,月亮卻是象徵瘋狂的。」



      其他國家、民族、地區,一顆大石頭,各有各的解釋。



      本書的關鍵破案線索同樣需要從文化習俗的角度破解,只不過這一次稍微冷門一些,連帶檢討起人們的習慣、禁忌等長久自然形成的總和;世代相傳承,每個人都在自身社群的文化脈絡中,甚至深受文化包袱困擾,無法認清眼前客觀的存在。



      我們的寶貝是他們的垃圾,他們的垃圾是我們的寶貝。



      ???



      隨著故事逐漸展開,軸心漸漸從文化人類學切換成榮格心理學;不免令人感嘆,這個年頭,除了作者「內捲」,評論者的飯碗也變得越來越難捧。



      把自己的想法與特點投射至別人身上,「以己度人」的結果,稍一不慎,看到的並不是對方真正的樣貌,反倒呈現出自以為的優越感。謹慎,謹慎,再次謹慎。



      想要走向個體化的人們,必然無法攜伴同行。



      孤獨是無可避免的前提,僅有的只是各自成就自己;真正的成長是點滴在心頭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心靈導師。



      病急亂吃藥並非正途,勾肩搭背、酒精買醉,不只沒有幫助,一點逃避效果都沒有,直待債務纏身,無力償還……。



      今朝有酒今朝醉,固然很浪漫,醒來時,口渴依然得要猛灌水,再翻翻口袋,發票、雲端發票上面的數字猛然告訴您消耗一夜的代價。



      相較之下,將心力投諸文字,寫成一篇篇小說,自娛娛人,別人也才有理解你�妳的根據,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留有些痕跡,才有回溯、逆推的依據。不妨持續寫作,寫什麼都好,總比什麼都沒有留下還要好。



      面對總是時不時回歸的魔障,原本引以為傲的勇氣都顯得無能為力。



      忍著自身的恐懼,過往累積的經驗、努力、信心並不會白白浪費。任何人格面具都有其「陰影」,如何妥善與內在的「魔障」共處,成為中年時期極其個人化的功課。是故,亦無法代替他人修業。



      即使再親密的親友,他們的功課始終屬於他們,選擇、決定都屬於他們自身:他們才能聽清楚內心的聲音。



      本書作者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毫無疑問,非常健康,展演心理諮商的過程顯得毫不費力。結尾處依然不忘點出一個若有似無的題目:社會階級。



      公眾人物的角色設定特別有意思,有一套「自洽」的生存解釋法;活在自詡成神的世界裡,充滿力量、自信,人格極富魅力,如果再配合權勢、金錢、地位的加持。威力十足。除了保持心態的距離、敬而遠之,普通人似乎別無他法,稍一不慎亦容易受其感染。



      惟獨……有時候難免出現岔曲,誠如阿嘉莎?克莉絲蒂《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台詞,「當一個生命逝去時,會有十幾個靈魂跟著支離破碎。」復仇劇是否真正上演,本書保留點懸念。



      我想,故事中的警員應該也想著對上司喊道,「別大聲說話,整條街的智商都被你拉低了。」解題者無疑也是權位方面的弱者,即使發配邊疆,陰影還是會主動找上門,這個困境需要的是遊刃有餘的智慧心。



      ???



      文末,再稍事補充。我們還是需要各式的文化脈絡,需要各式的異國想像;正因為有誤會、誤解、誤讀,茫茫人海之中,彼此才會相遇。相遇之後才會分開,無論是喜劇、或悲劇。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