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圖解設計調查統計分析

圖解設計調查統計分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230186
陳耀茂
五南
2025年1月28日
150.00  元
HK$ 142.5  






ISBN:9786264230186
  • 叢書系列:圖解系列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解系列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財經類 > 統計 > 調查方法











      早期普遍認為設計就是美工,只需要把實體弄得好看就行。隨著社會認知的演進,設計已經是一項需要同時具備「理性分析」與「感性創造」的能力,現在,設計「也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為了能以數值客觀地評價研究成果,此種世界共通的語言,正是「統計分析」。



      本書對於「設計」所使用的統計處理,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解說。您也不妨使用各種統計分析的技術,試著提出身為「設計者的主張」吧。

    ?


     





    序言



    第1 章 意見調查

    1-1 意見調查的基本(1)

    1-2 意見調查的基本(2)

    1-3 意見調查的基本(3)

    1-4 抽樣調查法(1)

    1-5 抽樣調查法(2)

    1-6 問卷的製作(1)

    1-7 問卷的製作(2)



    第2 章 意見調查的資料

    2-1 資料的種類與處理(1)

    2-2 資料的種類與處理(2)

    2-3 資料的輸入(1)

    2-4 資料的輸入(2)

    2-5 資料的輸入(3)

    2-6 資料的輸入(4)



    第3 章 意見調查的累計

    3-1 單純的累計(1)

    3-2 單純的累計(2)

    3-3 交叉累計(1)

    3-4 交叉累計(2)

    3-5 複數回答的累計(1)

    3-6 複數回答的累計(2)



    第4 章 基礎統計量與區間估計

    4-1 平均、變異數、標準差與區間估計

    4-2 SPSS 的基礎統計量與區間估計



    第5 章 交叉表與獨立性檢定

    5-1 交叉表與獨立性檢定

    5-2 利用SPSS 的交叉表與獨立性的檢定



    第6 章 平均差的檢定

    6-1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2 利用SPSS 的2 個母平均差的檢定

    6-3 利用SPSS 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第7 章 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

    7-1 散佈圖、相關係數與迴歸分析

    7-2 利用SPSS 的散佈圖畫法

    7-3 SPSS 的相關分析

    7-4 SPSS 的複迴歸分析



    第8 章 聯合分析

    8-1 前言

    8-2 聯合分析的步驟

    8-3 聯合卡的製作與儲存

    8-4 Plancard 的製作與儲存



    第9 章 Probit 分析

    9-1 Probit 分析

    9-2 利用SPSS 的Probit 分析



    第10 章 主成分分析與集群分析

    10-1 主成分分析與集群分析

    10-2 利用SPSS 的主成分分析

    10-3 利用SPSS 的集群分析

    10-4 以散佈圖表現4 個類型



    第11 章 因素分析

    11-1 因素分析

    11-2 利用SPSS 的因素分析—最大概似法



    第12 章 語意差異法分析

    12-1 語意差異法

    12-2 SD 法的因素分析

    12-3 利用因素分數表現對象空間



    第13 章 多元尺度法

    13-1 何謂多元尺度法

    13-2 前言

    13-3 多元尺度法統計處理



    第14 章 對應分析

    14-1 對應分析的種類

    14-2 前言

    14-3 對應分析



    第15 章 路徑分析

    15-1 前言

    15-2 路徑分析



    第16 章 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16-1 多母體的同時分析

    16-2 撰寫論文時

    16-3 指定資料的檔案

    16-4 繪製共同的路徑圖

    16-5 指定共同的參數

    16-6 資料的組管理

    16-7 於各類型中部分變更參數的指定

    16-8 Amos 的執行

    16-9 輸出結果的顯示

    16-10 輸出結果的判讀



    參考文獻









      20多年前普遍認為設計就是美工,只需要把實體弄得好看就行。隨著社會認知的演進,設計已經是一項需要同時具備理性分析與感性創造的能力,現在,「設計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如今的設計不管是建築設計、工業設計或是美工設計,均會先透過邏輯思考,在客戶或主管的需求框架中,以大量的數據分析及評估找出核心問題,接著適當地發揮創意,將美學內化至解決方法中,經由反覆的測試,最終達成目標。所以,並非學會繪圖軟體、做出成品就是設計,關鍵是有沒有運用策略性的思考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有時會使用訪談調查或意見調查了解客戶需求。此時你必須清楚知道問題的「目的性」。如果你問一個與調查毫無相關的問題,不僅會令對方產生疑惑,甚至可能讓對方放棄填寫。而問題的「背景概要」也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能什麼情境都沒有交代清楚,就要對方回答一個憑空設想的答案。最後「邏輯性」指的是問題順序是否符合邏輯,明明應該要先問問題A才能回答問題B,但你卻把兩者顛倒過來,這樣是有些荒謬的。



      設計基本上可以分為「屬性」、「行為」和「態度」三種數據:



      1. 屬性數據:指的是可以定義特定人群特徵的數據,譬如:「年齡」、「性別」、「婚姻」、「星座」、「學歷」、「收入水準」等。這一類的數據特性通常穩定性較強,比較不會隨著時間有所變動,或是改變較為緩慢。



      2. 行為數據:指的是特定人群可被記錄的行為數據,譬如:「購物行為」、「社交行為」、「用餐行為」、「健身頻率」、「作息狀況」、「玩遊戲頻率」等。這一類數據的用途,在於幫助我們更具體地理解特定屬性人群的行為特徵。



      3. 態度數據:指的是特定人群對於特定現象或品牌展現的態度和價值觀,用以解釋行為之所以產生的原因。譬如:「生活風格」、「價值觀」、「個性」等等。態度數據常常會蘊含更重要的價值,但也是最不容易被調查出來的一種數據,建議要再輔以其他調查方法一起分析。



      對於從事實體「設計」的人士,特別是學者來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就是「將研究成果在學會上發表論文嗎?」此時必須注意的事情是,能否客觀地評估及記述此點。對人來說,想客觀地評估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



      對於有自信的人來說,會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信心,相反地,對於羞怯的人來說,則可能認為自己的研究是有些遜色的。此時「若有能客觀評價的方法呢?」、「若有共通的語言呢?」不就很理想了嗎?為了能以數值客觀地評價研究成果,此種世界共通的語言,正是「統計分析」。本書對於「設計」所使用的統計處理,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解說。讀者也不妨使用各種統計分析的技術,試著提出身為「研究者的主張」吧。



      在學習統計方法處理問題時,首先讓人感到困擾的是:「此數據要選擇哪種統計處理方法好呢?」、「要如何輸入數據,有無明確的輸入步驟?」、「輸入後,在進行統計處理時,有無明確的處理步驟?」此煩惱利用圖解的方式即可迎刃而解。最後讓人感到困擾的是:「結果要如何判讀?」此問題只要看本書的解說,即可將「霧煞煞」一掃而光。



      本書的特徵有以下四項:



      1. 只要看數據類型,統計處理方法一清二楚。



      2. 利用圖解,數據的輸入與其步驟清晰明確。



      3. 利用圖解,統計處理的方法與其步驟清晰明確。



      4. 輸出結果的判讀方法簡明易懂。



      總之,只要利用滑鼠,任何人均可簡單進行數據的統計處理。



      最後,希望讓你在操作中得到使用的滿足感,並希望對你從事設計前後的數據分析有所助益。


    陳耀茂 謹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