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色香味的誘惑:美食零嘴隱藏健康陷阱,色素、香精、防腐劑讓你的健康悄悄破產!

色香味的誘惑:美食零嘴隱藏健康陷阱,色素、香精、防腐劑讓你的健康悄悄破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1555
林慶旺
時報出版
2025年2月04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6264191555
  • 叢書系列:身體文化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身體文化


  • 醫療保健 > 飲食保健/瘦身 > 營養學











    你每天都在慢性自殺!

    你有「好色之心」,商家給你加色素;你有「憐香之情」,商家給你加香精;

    你有「嘗鮮之意」,商家給你加防腐劑,結果毀掉你的健康!

    台灣的食品標榜通過食品安全管理最高規格,卻在國外被強制貼上不安全的「警告標籤」。

    拒絕色香味的誘惑,至少讓你多活十年。



      「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失去健康。」──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德國著名哲學家)



      人是聰明絕頂的動物,自呱呱墜地開始,就離不開吃的世界。食物講究營養價值,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反而以食物的色香味為心中的最愛,至於食物是否被「汙染」,更沒有多少人注意,忘了吃的安全性。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魅力的傳奇女作家張愛玲在《談吃與畫餅充饑》中說︰「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吃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但她對吃十分講究,尤其非常忌諱食品中會致癌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劑。



      肺癌已躍升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一名,中研院院士、國立台灣大學前校長、肺癌權威醫師楊泮池表示,肺癌在台灣,三分之二患者都不抽菸,其中女性更高達九成四不吸菸;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大多數病人都已是晚期,成為台灣健保最沉重負擔的疾病。楊泮池率領的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不只是空汙或是油煙,更與飲食中的食品添加物如色素、香精、防腐劑等有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國際期刊《細胞》(Cell),並且登上封面。台灣也是世界上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名列前茅的國家,洗腎率全球第一,這些病症都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



      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有800多種,日常生活中,97%的食品都離不開食品添加物。每人每天吃掉50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每年平均吃掉的食品添加物逾3.5公斤。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每次都跟學生說:「珍珠奶茶絕對不能多吃,一個星期喝一杯就差不多了,因為珍珠不用防腐劑很困難。多吃天然食物,少吃食品添加物。」癌症連續42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2萬人罹癌,5.3萬人死亡,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國人更是「聞癌色變」。雖然基因(DNA)決定生命的藍圖,但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癌症與自己所吃的食物有關,尤其是食品添加物。



      本書從科學實證透析,揭祕食物色、香、味的各種誘惑,教你如何避免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使身體亮起紅燈警報。


     





    序文



    Chapter1談吃色變草木皆兵

    •醫師總統要讓台灣人活得健康又長壽

    •你每天有三次改善健康的機會

    •素食延壽十年小心不能吃錯

    •孩童吃這些零食飲料智商下降5.5分

    •台灣常見的危險食品

    •食品大廠高老闆的真心話

    •黑咖啡讓你活得更久

    •日本食品添加物之神的懺悔



    Chapter2糊塗吃全家大小都遭殃

    •你吃的食品讓你少活好幾年

    •吃你不願吃的食物,喝你不愛喝的飲料

    •每天喝一杯無糖珍珠奶茶一年胖25公斤

    •不含人工色素與防腐劑?廠商騙很大

    •美國人捨棄漢堡薯條改吃壽司

    •人民的食安不能靠僥倖

    •色香味的誘惑使你健康破產

    •台灣的檢驗只對「樣品」負責



    Chapter3肥胖像傳染病襲捲全球

    •肥胖是腸道細菌造成的

    •哈佛揭示「你為什麼會肥胖」

    •肥胖使全世界付出慘痛代價

    •喝含糖飲料暴肥機率增五倍

    •國人十大死因八項與肥胖有關



    Chapter4減肥的科學密碼

    •科學密碼1:Omega-3

    •科學密碼2:香蕉

    •科學密碼3:酪梨

    •科學密碼4:綠色花椰菜

    •科學密碼5:曬太陽



    參考資料

    ?





    序文



      「美味的食物,不利胃腸消化吸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1616年,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人是聰明絕頂的動物,自呱呱墮地開始,就離不開吃的世界。食物講究營養價值,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反而以食物的色香味為心中的最愛,至於食物是否被「汙染」,更沒有多少人注意,忘了吃的安全性。雖然戰國時代思想家告子說:「食色,性也。」意思就是說,喜歡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但也別忘了:「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具魅力的傳奇女作家張愛玲在《談吃與畫餅充饑》中說︰「中國人好吃,我覺得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吃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但她對吃十分講究,尤其非常忌諱食品中會致癌的色素、香精和防腐劑。



      快樂與痛苦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世人往往生病後才領悟到健康的重要。治病是醫師的事,健康是自己的事,民眾對健康認知不足,迷信靈丹妙藥,坊間不少號稱「空中藥房」的廣播、電視主持人,都很有親和力,為了衝業績,把來路不明的藥品、食品以及國人最常吃的「保健食品」,「療效」說的天花亂墜,特別吸引愛聽偏方的長輩,一年的銷售額高達上千億台幣,真是另類的台灣奇蹟。殊不知這些所謂「天然保健食品」,有效成分通常只有1%,其餘99%是化學添加物,如人工色素和防腐劑,可能造成過敏反應。如果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容易造成肝臟和腎臟的損傷,進而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排毒功能。



      身為首位醫師總統,賴清德就職演說表示,期許自己發揮醫師專業,讓國人活得長壽又健康。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願景,目標要在2030年讓癌症死亡的人數減少三分之一,等於每年要讓一萬七千多名台灣人不會死於癌症。癌症連續42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2萬人罹癌,5.3萬人死亡,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國人更是「聞癌色變」。



      台灣是世界上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名列前茅的國家,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台灣10大癌症之首,每天平均有47人被診斷出大腸癌,大約每31分鐘14秒就有一位。



      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被稱為「洗腎王國」,為什麼這麼多人洗腎?為什麼心血管疾病已連續28年蟬聯10大死因第二名?有多少人會認為這些病症與自己所吃的食物有關?



      肺癌已躍升為台灣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一名(蟬聯15年首位的大腸直腸癌則位居第三)。中研院院士、台灣大學前校長、肺癌權威醫師楊泮池表示,肺癌在台灣,三分之二患者都不抽菸,其中女性更高達九成四不吸菸;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症狀出現,大多數病人都已是晚期,成為台灣健保最沉重負擔的疾病。楊泮池率領的醫療團隊研究發現,肺癌的危險因子不只是空汙或是油煙,更與飲食中的食品添加物、色素、香精、防腐劑等有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國際期刊《細胞》(Cell),並且登上封面。



      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先知般地預言:「未來的醫生不開藥,只會鼓勵病人關注飲食和疾病的關係。」當代思想指標人物,全球暢銷書《人類大命運》(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作者尤瓦爾.諾瓦.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人類大命運》一書中,犀利地提出:20世紀的醫學在治療疾病,21世紀則應致力於提升健康素養。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醫療應由疾病的醫學轉為健康的醫學,由治病的醫學轉為預防的醫學。現在是史上首見,每年營養過剩而死亡的人數超越營養不良,沒有人因為擁有健康而傾家蕩產,卻有人因為失去健康而一無所有。



      台灣小吃聞名世界,外食人口比例超過7成,約有1,500萬人。不少人說在台灣不會煮菜沒關係,因為外食方便,加上選擇多又不貴,導致外食文化盛行,外食者的腸道因高油、高鹽、高脂的加工食品,日益腐敗,而不自知。美國、日本、北歐五國(包括丹麥、瑞典、芬蘭、冰島、挪威),預防醫學的觀念非常普及,花很多錢在預防疾病,台灣則是花很多錢在搶救生命。日本、北歐五國的飲食文化講求新鮮自然,非常重視食品安全,不喜歡加工食品的化學添加物,用較為健康的方式烹飪食物。他們認為一起吃飯是聯絡全家人情感最好的方式,延伸出健康自然的自宅飲食文化,而非外食文化,才能成為世界上最健康長壽的國家。



      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俄國科學家伊利亞.梅契尼科夫(Elie Metchnikoff)強調:「腸道腐敗是老化、肥胖主因,天然食物可以抑制腸道腐敗。」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有句名言:「所有的疾病都始於腸道(Alldisease begins in the gut)。」人體腸道中的有益菌—益生菌(Probiotics),會對病原體以及毒素形成天然的防禦網,一旦防禦網被破壞,細菌、毒素就會通過腸道,長驅直入,在人體各個器官引發疾病,尤其是肥胖。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腸道菌深受飲食習慣影響,腸道菌失衡恐讓癌症找上身,腸道健康人就長壽。」



      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有800多種,據統計,日常生活中,97%的食品都離不開食品添加物。每人每天吃掉50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每年平均吃掉的食品添加物逾3.5公斤,在現代生活中想要完全避開,幾乎不可能。食品添加物會抑制腸道的益生菌生長,導致腸道腐敗。遺憾的是,貪婪的黑心商人使用的食品添加物,往往超出安全的劑量,長年累月吃下來,可能造成身體「慢性中毒」,並誘發慢性疾病、肥胖及癌症!許多小吃含有五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 例如: 御飯糰、貢丸、布丁、洋芋片、麵包、香腸、鹽酥雞等等。



      你有「好色之心」,商家給你加色素;你有「憐香之情」,商家給你加香精;你有「嘗鮮之意」,商家給你加防腐劑,結果你的健康破產!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每次都跟學生說:「珍珠奶茶絕對不能多吃,一個星期喝一杯就差不多了,因為珍珠不用防腐劑很困難。」



      台灣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食品廠商,標榜食品不含防腐劑、香精、人工色素,通過國際 SGS驗證(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最高規格,結果銷往美國加州的食品,外包裝上幾乎統統被強制貼上警告標誌,提醒消費者注意。因為這些來自台灣的食品含有非法、有毒,會造成癌症以及生殖系統損害的化學物質,包括丙烯醯胺(Acrylamide,主要發現於薯條、咖啡, 烘焙食品中)、砷( 海產、魷魚絲)、汞(米製品)、鉛(薑製零食、花生堅果、糖果等)、BPA(醬料罐頭等使用金屬包裝的食品)、鎘(海鮮譬如牡蠣)、水銀(漁產譬如鮪魚)等多種重金屬,以及超出限制(合法)劑量的食品添加物。而這些食品在台灣卻是家家戶戶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依然在市場上流通銷售。到底該如何看待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非法添加物,安全劑量≠對健康無害—只是不會讓你立即送醫。恐怖的是,非法和超出限量使用的「添加物」,仍大剌剌地存在於台灣的許多食品中,消費者並不知情。



      2024年2月28日一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 Journal,BMJ)的超大型研究發現,吃太多超級加工食品(它們通常含有五種以上的食品添加物),「恐對我們的健康造成風險」,包括心臟病、中風、癌症、糖尿病、肥胖、憂鬱、呼吸、心血管、腸胃、代謝、肺部疾病和睡眠問題等32種疾病,都跟超級加工食品有直接關聯。這項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研究,有將近千萬人接受調查。



      不過,如果不依靠這些方便、美味且便宜的超級加工食品,全球數十億人的吃飯問題就會很棘手。據報導,超級加工食品占台灣平均飲食的70%以上、占美國飲食的60%以上、占英國平均飲食近57%。



      飲食習慣與健康的人生息息相關,德國著名哲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亞瑟. 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說:「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失去健康。」叔本華的話值得我們深思,雖然基因(DNA)決定生命的藍圖,但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癌症與自己所吃的食物有關,尤其是食品添加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