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閱讀理解策略3 來趣動物園

閱讀理解策略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106679
侯雅齡,林美杏,林俞君,郭威廷,陳品璇,許孟燕,劉姿廷,謝怡萱,龔亭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22年6月01日
50.00  元
HK$ 45  






ISBN:9786267106679
  • 叢書系列:教育學習
  • 規格:平裝 / 77頁 / 21 x 26 x 0.7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學習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教育研究











      教育部於108年訂定了有關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學習策略是特殊需求科目之一,學習障礙學生若能善用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克服學業上遇到的困難而達到成功的學習,亦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適應。本叢書包含三本教材,採用素養導向規劃,透過生活情境問題,來引導學生利用適切的學習策略來解決問題,進而能將學到的學習策略舉一反三,學習轉移到教育情境的正式學習活動中,內容提供了詞彙教學、做摘要、做筆記與理解監控等閱讀理解策略,期望透過這種將學習與生活結合的讀本,學生能在趣味中習得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並能於日常生活與學業學習中應用與實踐,以開啟自主學習之門,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臺灣特有種集章趣

    文章裡的秘密 透過「刪除」找段落重點

    表格裡的密碼 讀懂表格

    願望成真術 怎麼做計畫?

    動物大觀園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特色,在於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強調學習不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總綱中亦明訂特殊教育學生的課程也需依此主軸做規劃,並得於校訂課程開設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教育部於108年訂定了有關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提供特教教師依學生個別需求,執行課程規畫時參考,學習策略是九個特殊需求科目之一。每個人在學習的過程都會使用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有效學習,可能是圖像化思考、創造口訣…,理論上,學習策略被定義為個人在處理訊息或解決任務時,透過分析、計畫、執行、監控與修正等歷程,以提升學習效果的行為或思考,可見其適用層面相當廣,對於多數特殊學生而言,需求特別殷切,尤其學習障礙學生若能善用學習策略,不僅可以克服學業上遇到的困難而達到成功的學習,亦可以有更好的生活適應。



      有別於目前學習策略常以融入學習領域方式實施,本教材採用素養導向規劃,透過生活情境問題,來引導學生利用適切的學習策略來解決問題,進而能將學到的學習策略舉一反三,學習轉移到教育情境的正式學習活動中。



      由於學習策略的內容相當多,我們選擇針對識字解碼與閱讀理解出現困難或缺陷的學生設計了三本教材,內容提供了詞彙教學、做摘要、做筆記與理解監控等閱讀理解策略;考量閱讀理解困難也受記憶力與執行功能影響,因此教材中亦納入記憶與規劃策略。



      三本教材特色在於以學生為使用對象,為了提升學生的文字閱讀動機以及學習的興趣,採用橋樑書(bridging books)形式呈現,並透過三個階段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移轉(transfer of learning) :首先透過書中主角在生活情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帶入可以使用的學習策略以引導思考或行為,稱為「策略習得階段」;接下來則讓學生練習所學習的新策略,以增加對於新策略的精熟程度,稱為「策略鞏固階段」;最後則協助學生將學習的策略,應用在教育情境中的學科學習上,稱為「策略類化階段」。



      我們以三個學生常經驗的三個場景,布建閱讀理解相關策略:1.早餐店:透過家人的點餐而學習詞彙的歸納、記憶訊息的方法與做筆記的策略;2.超市:購物遇到無法閱讀傳單的困難,透過使用輔助科技來解碼與理解詞彙、進行相似訊息的筆記整理、並將文本訊息整理成表格來重述內容重點;3.動物園:經由閱讀動物園簡介短文,可以使用的摘要策略(刪除)找尋重點,以及學習如何閱讀表格,才有辦法搭車去動物園讀懂時刻表與票價,最後規劃、排序、評估與調整逛動物園的計畫與執行監控等策略。每本教材皆規劃了與生活場景有關的任務與作業,學生完成任務後即可得到集點獎勵,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期望透過這種將學習與生活結合的讀本,學生能在趣味中習得能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並能於日常的生活與學業學習中應用與實踐,以開啟自主學習之門,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最後感謝林俞君老師、劉姿廷老師、龔亭如老師、許孟燕老師、郭威廷老師、林美杏老師、陳品璇老師、謝怡萱老師,他們在忙碌的教學之餘,透過組成專業成長社群來執行編寫教材的工作,我們不僅由上而下(top-down)將理論轉化為教材內容;也由下而上(bottom-up)從教學經驗中歸納出多數學生需求的策略,此一反覆探究的歷程,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但憑藉者對特殊教育的熱忱和使命感以及成長型的思維,最終能完成圖文並茂的教材與讀者分享。

    ?
    侯雅齡 江俊漢 2022/06/01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