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變局促使儒家傳統知識結構的絕對改變;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五十年後的光復都讓台籍人士陷入巨大失落感,肇生「台灣」作為問學對象的衝動;新中國成立後,知識界多次遭到整肅迫害,也造成言禁之下種種扭曲的生態——凡此都讓我們深思危機與知識之間的辯證關係。本書收錄石井剛、黃英哲、魏簡三位教授講稿。三位學者各自學有專長,從晚清到民國、共和國,再到後社會主義當代,對中國學術現代化的譜系,歷史與政治左右知識生產的動因,以及知識分子身處其中的抉擇與後果,鋪陳了極其廣闊的動線,引領我們進入知識分子「考掘學」的不同層面。對「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的論述,剴切而深入,猶如感同身受。作為關心台灣以及更廣義的中國文明的讀者,掩卷之餘,必有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