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特里維廉的英國史(筆記版):從不列顛邊陲到世界強權,解析英國歷史的關鍵轉折點

特里維廉的英國史(筆記版):從不列顛邊陲到世界強權,解析英國歷史的關鍵轉折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71504
喬治.麥考萊.特里維廉
伊莉莎
複刻文化
2025年3月05日
173.00  元
HK$ 147.05  






ISBN:9786267671504
  • 規格:平裝 / 370頁 / 17 x 23 x 1.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早期部落社會到世界強權,封建割據到民主憲政

    政治制度演進、民族融合與文化變遷,不僅僅是對英國歷史的概述!



      【歷史的縮影】

      本書涵蓋從不列顛的早期居民、羅馬時期的影響、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到來,到諾曼征服、都鐸王朝、光榮革命、工業革命,以及現代英國的崛起。以簡潔的敘事方式,呈現英國如何從分裂的部落社會演變為世界強權,並在政治、文化、經濟等領域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民族的交融與英國的形成】

      英國的歷史是一部民族融合與文化衝突的史詩。最早的不列顛住民是伊比利人與凱爾特人,他們的文化在羅馬統治下發生變革,奠定了日後不列顛的發展基礎。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衰退,盎格魯-撒克遜人、維京人接連入侵,改變了英國的政治與社會結構。西元1066年的諾曼征服是英國歷史的關鍵轉折點,帶來了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並深刻影響英國的法律制度與語言發展。



      【從封建制度到憲政傳統】

      中世紀英國經歷了封建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並逐步向中央集權演進。在約翰王統治時期,貴族勢力興起,促成了西元1215年《大憲章》的簽訂,奠定了限制王權的基礎。此後,英國國會逐漸發展成為雙院制,成為王權與貴族、平民間的協商機制。16世紀的宗教改革進一步改變了英國的政治與社會秩序,使英國脫離羅馬教廷的控制,建立了獨立的國教制度,這不僅塑造了英國的民族認同,也影響了後來的歐洲宗教格局。



      【海權的崛起與工業革命】

      隨著16世紀英國海軍的強盛,英國逐步成為世界海上強權。伊莉莎白一世時期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確立英國的海洋霸權,並進入了全球貿易與殖民擴張的時代。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工業革命使英國從農業社會轉型為世界工業中心,經濟迅速成長、城市化加快,社會結構發生劇變。英國的技術創新與資本主義發展,使其成為「世界工廠」,奠定了現代經濟體系的基礎。



      【從帝國榮光到現代民主國家】

      19世紀,英國憑藉其強大的海軍與經濟實力,建立了「日不落帝國」,統治全球廣大領土。然而,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與去殖民化運動,使英國不得不重新調整其國際地位。1945年後,英國逐步由帝國轉型為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經濟模式的變革,以及歐盟關係的變遷,都成為影響當代英國的重要議題。本書詳盡解析這些關鍵時刻,幫助讀者理解英國如何適應全球變局,並在現代世界保持其影響力。



    本書特色



      本書為G. M.特里維廉《英國史》的精簡版本,經過重新處理與解讀,以更清晰的脈絡呈現英國從史前至近代的發展。概述不列顛民族融合、羅馬與盎格魯-撒克遜的影響、英格蘭從封建制度邁向中央集權的歷程。全書保留原著敘事風格,強調百年戰爭、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等歷史轉折,並探討英國社會、文化與法律制度的演變。


     





    前言

    撒克遜凱爾特人的足跡與不列顛的文化交融

    不屈的邊陲:羅馬帝國在不列顛的征服與挑戰

    征服與重生: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不列顛之旅

    不列顛的信仰轉折:基督教的興起與文化傳承

    王位爭奪與民族復興:不列顛的動盪與新生

    森林與自由: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生活畫卷

    英格蘭的動盪與重生:從丹麥金到倫敦的崛起

    從克努特到諾曼征服:英格蘭歷史的轉折

    征服與革新:諾曼人如何改寫英格蘭命運

    英格蘭的權力角逐與文化變遷

    中世紀的學院與行腳僧

    英格蘭法律與金融的蛻變

    英國國會的獨特演進:從法家到雙院制

    政教分離與權力轉移:英國中世紀的政治變遷

    英國憲政與學術傳統的演進

    曙光與黑暗:中世紀的英格蘭與愛爾蘭

    愛爾蘭與威爾斯:未竟的統一與頑強的抵抗

    蘇格蘭的獨立夢:自由的代價

    英國民族性的形成與語言的蛻變

    黑死病後的英格蘭:社會變革的序曲

    西元1381年的農民起義:英格蘭社會變革的序章

    英國宗教改革的前奏:教會的頹勢與社會的覺醒

    英國中世紀的管業法與國會制度:變遷與影響

    英國中世紀的權力角力與憲政演進

    矛盾時代的文明曙光

    玫瑰戰爭的終章:愛德華四世的遺產

    英格蘭的現代化曙光:推動民族國家崛起的力量

    英格蘭的蛻變:從動盪到繁榮

    都鐸王朝的革新與穩固

    法律的角力:特種法院與普通法院的對抗

    都鐸時期的農業革命與社會轉型

    英倫新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交織

    文藝復興與權臣的遊戲:亨利八世與托馬斯.沃爾西的故事

    從邊緣到主角:英國海軍的崛起之路

    英格蘭宗教改革:亨利八世的決裂與獨立

    權力的陰謀與信仰的悲劇:愛德華六世、諾森伯蘭與瑪麗女王

    宗教與權力的交織:蘇格蘭改革的風雲人物

    海洋的曙光:英國的崛起

    英格蘭的動盪與機遇

    威爾斯與愛爾蘭:凱爾特民族的不同命運

    愛爾蘭的靈魂:宗教改革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伊莉莎白時代的文化復興:詩歌與音樂的黃金時期

    英格蘭的紳士與鄉村生活

    都鐸與斯圖亞特時代的英格蘭:宗教與政治的交織

    英國自由的演變與挑戰

    英國政治轉型的序曲:從中央集權到地方自治

    詹姆士一世的宗教困局與宗教紛爭的激化

    英荷商戰與斯圖亞特王朝的衰落

    政治野心與宗教衝突:溫特渥斯的兩難

    蘇格蘭的抗爭與英格蘭的變革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英國內戰的深層解讀

    克倫威爾的矛盾與抉擇

    英格蘭的轉變:從農村到現代社會

    邊陲精神:美國獨立的推動力

    英國復辟:權力的重塑與和解

    政治風暴中的權力鬥爭

    從危機到共識:西元1689年英國憲政的奠基

    從專制到自由: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漫長旅程

    蘇格蘭的復興與挑戰

    英格蘭與蘇格蘭:從敵對到共榮的歷史轉折

    海權與陸權:路易十四的策略失誤

    海權與金融:英國的全球崛起

    政治風雲:英國兩黨制的演變與影響

    輝格黨的崛起與英國政治的轉型

    革命與保守:18世紀英國的矛盾與成就

    英國政治的演進:從寡頭政治到內閣制的形成

    靈活的憲政:英國政治制度的演進與穩定

    跨文化影響下的18世紀英國文學與社會

    信仰的力量與社會的變革

    18世紀英國的宗教與教育:變革與挑戰

    英國鄉村的靜謐與變遷

    工業革命的動力:英國的條件與挑戰

    輝格黨與詹姆士黨: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政治角力

    喬治一世與沃波爾:從動盪到穩定的過渡

    英國政壇的轉捩點:從沃波爾到皮特

    從叛亂到改革:蘇格蘭的現代化之路

    自由與專制的對決:皮特與腓特烈的聯盟

    英國內閣制度的崛起與挑戰

    喬治三世與帝國的分裂

    分裂與獨立:美洲革命的序章

    政治變革的序曲:美國獨立戰爭對英國的影響

    英國政壇的變革與堅韌

    托利黨的矛盾與轉型:英國政治的漸進改革

    英法革命交織下的改革浪潮

    革命與改革:英國的兩難抉擇

    輝格黨的堅持與改革之路

    歷史的回聲:英法衝突中的相似與變革

    尼羅河之勝:重塑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

    英國政壇的權力交織與制約

    戰爭陰影下的階級圖景

    勝利的背後:不列顛的堅守與智慧

    維也納會議:和平與矛盾的交織

    不列顛帝國的蛻變與融合

    18世紀愛爾蘭的重生與掙扎

    英國統治下的印度:從新政到擴張

    工業革命中的英國:變革與挑戰

    鐵與火的交響:工業革命的心跳聲

    工業革命的代價:工人與移民的苦難

    英國農業革命與圈地運動的雙重變奏

    工業革命中的英國城市與社會變遷

    英國政治與社會的雙重革新:維多利亞時代的啟示

    大英帝國的轉變與新秩序的萌芽

    激進主義與工人階級的覺醒

    激進主義的浪潮:克伯特與19世紀英國的社會變革

    自由之風:英國警政與關稅改革的推進

    坎寧的外交革新:從南美獨立到希臘解放

    坎寧的遺產:自由主義的啟動與改革的萌芽

    改革之風:1830年代英國社會的變革浪潮

    改革的浪潮:西元1832年法案的深遠影響

    英國改革與比利時獨立:西元1833年的雙重變革

    改革的代價:英國社會的轉型與挑戰

    維多利亞時代的階級爭鬥與社會變革:從《穀物法》到政治重塑

    政治與教育的交錯: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兩難抉擇

    克里米亞戰爭的教訓與英國軍事改革

    英國外交的智慧與失策

    英國政治的轉折:從改革到民主

    皮爾的雙面性格與政治影響

    大英帝國的轉型與加拿大的自治曙光

    奧勒岡邊界與和平的奠基

    南非的殖民對抗與矛盾

    帝國的轉折與重塑

    印度民族運動的萌芽與英國的應對

    維多利亞時代的思想革命與格萊斯頓改革

    愛爾蘭土地與英國教育改革的雙重變革

    轉型與挑戰:英國政黨的民主浪潮

    自由黨的挑戰與重塑

    格萊斯頓的遺產:自由與自治的交錯

    維多利亞時代的改革與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與審美重生

    政治風暴中的堅韌:自由黨的改革與挑戰

    大不列顛的外交轉折與戰爭抉擇

    現代戰爭的總體化與國際互賴

    英國政壇的變遷與現代民主的奠基





    前言(節選)



      在廣袤的歐洲大陸邊緣,遙遠的海洋彼岸,矗立著一片曾經寂寂無名的土地──不列顛。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列顛這片土地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逐漸從歐洲大陸的邊緣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早期的不列顛住著伊比利人和凱爾特人,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痕跡。然而,這片土地的命運因羅馬帝國的到來而開始改變。羅馬的征服帶來了文明的衝擊和短暫的拉丁化,儘管最終未能長久,卻為不列顛的歷史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退,盎格魯-撒克遜人和維京人相繼而至,這些來自北方的征服者不僅改變了不列顛的政治版圖,也在文化和社會結構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維京人的海上侵略塑造了不列顛的軍事和政治策略,並促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今日英格蘭獨特的民族性格。



      中世紀的不列顛,經歷了從無政府狀態到封建采邑制度確立的巨大轉變。這個時期的政治動盪和社會變革,為英格蘭的法律制度和國會體系奠定了基礎。隨著百年戰爭的發展,英格蘭的國力逐漸增強,並開始向外擴張,逐步併吞了愛爾蘭、威爾斯和蘇格蘭,最終形成了統一的政治實體。都鐸和斯圖亞特王朝的興起,使得宗教改革成為時代的核心主題,影響深遠。



      在16世紀末,英國的海上實力逐漸顯現,西元1588年英國艦隊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這個事件象徵著英國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隨著海軍力量增強,英國開始向北美進行殖民擴張,為大英帝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英國內戰、克倫威爾共和以及隨後的王政復辟,進一步塑造了英國的政治體系,權力的天平回到了議會和國王之間的微妙平衡。



      18世紀,英法之間的競爭以及工業革命的興起,將英國推向了鼎盛時期,成為當之無愧的「日不落帝國」。這個時期,英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其成就的取得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地理位置的優勢、堅韌的民族性格、先進的政治法律制度、強大的海軍實力,以及工業革命的推動,都是英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