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獨裁崛起,邱吉爾揭露二戰前的致命錯誤:從凡爾賽條約到慕尼黑協定,戰勝國在妥協與遲疑中再次步向全面戰爭

獨裁崛起,邱吉爾揭露二戰前的致命錯誤:從凡爾賽條約到慕尼黑協定,戰勝國在妥協與遲疑中再次步向全面戰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71580
溫斯頓.邱吉爾
伊莉莎
複刻文化
2025年3月12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7671580
  • 規格:平裝 / 356頁 / 17 x 23 x 1.7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從勝利走向戰爭!戰勝國步步埋下災難種子

    邱吉爾親述民主國家如何錯失和平契機



    納粹崛起、國際動盪,從慕尼黑協定到波蘭淪陷,

    世界逐步走向無可挽回的戰爭深淵……



      ▎英國首相的權威記錄

      邱吉爾不僅是二戰期間英國的領袖,也是戰時決策的核心人物,他以第一手資料記錄了戰爭前的國際局勢、各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以及二戰爆發的過程。這本書透過精練的敘述,讓讀者理解當時的決策背景及歷史教訓,並反思和平與戰爭之間的微妙平衡。



      ▎從勝利走向危機

      書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國際情勢開始,描述戰勝國在戰後重建與國際秩序安排上的失誤,例如《凡爾賽條約》的嚴苛賠款要求、協約國內部的分歧,以及國際聯盟的軟弱無力,這些因素為未來的戰爭埋下伏筆。隨著希特勒的崛起,德國開始重新武裝,並逐步挑戰歐洲現狀。邱吉爾在書中指出,西方民主國家因輕忽威脅而錯失了多次制止德國擴張的機會,最終導致戰爭無法避免。



      ▎納粹崛起與世界動盪

      本書詳細探討希特勒掌權後的行動,包括吞併奧地利、撕毀《凡爾賽條約》的軍備限制,以及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英、法等國在慕尼黑協定中對德國妥協,希望以「綏靖政策」換取和平,然而這只是讓納粹更有恃無恐。除了歐洲局勢,本書也關注義大利對非洲的侵略、日本在亞洲的擴張,以及蘇聯的戰略動向,描繪出當時世界格局的全貌。



      ▎逼近戰爭邊緣

      隨著1939年德國與蘇聯簽訂《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波蘭面臨滅國危機,而英法最終不得不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本書詳述戰前的外交角力,並強調西方國家對納粹威脅的誤判如何一步步將世界推向戰爭深淵。邱吉爾在書中反思當時的決策失誤,並提醒後人應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以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不僅是對二戰的回顧】

      本書不僅保留了原作的關鍵內容,也讓讀者能夠更快速掌握邱吉爾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度見解。身為一位歷史參與者與決策者,邱吉爾的回憶錄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對於關心國際關係、戰爭史或政治決策的人來說,都是不可錯過的重要著作。本書不僅是對二戰的回顧,更是一場對和平與國家安全的反思,提醒世人如何在動盪時代做出正確的選擇。



    本書特色



      本書為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從戰事到戰事》精簡版,經過全文重新處理與解讀,保留了原作的核心觀點與重要事件。書中以邱吉爾的親身經歷為主軸,解析戰爭爆發、發展與影響,並反思戰勝國的政策失誤如何導致衝突重燃,使讀者在有限篇幅內理解戰爭的關鍵決策與歷史教訓。

    ?


     





    致謝

    序言

    第一章 戰勝者做的蠢事

    第二章 短暫的和平時期

    第三章 危機暗潮湧動

    第四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五章 衰敗的年代

    第六章 戰爭陰影迫近

    第七章 制空權的喪失

    第八章 挑戰與回應

    第九章 空中和海上的問題

    第十章 制裁義大利

    第十一章 希特勒發動攻勢

    第十二章 西班牙內戰

    第十三章 德國武裝起來了

    第十四章 外交大臣艾登的辭職

    第十五章 強奪奧地利

    第十六章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七章 慕尼黑悲劇

    第十八章 慕尼黑之冬

    第十九章 布拉格、阿爾巴尼亞與英波協約

    第二十章 蘇聯之謎

    第二十一章 逼近戰爭邊緣

    附錄



    ?





    序言



      如同前幾部著作(記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件),我竭盡全力模仿了笛福在《一個騎士的回憶錄》中的寫作方式,在那本書中,作者透過一個人的個人經歷為線索,記錄並評論了重要的軍事和政治事件。我或許是唯一一位身居政府高位並親身經歷過歷史上兩次重大災難的人。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我的職位較不重要,而在第二次對德戰爭中,我有超過五年擔任英王陛下政府的首腦。因此,這本書是我以前所未有的權威立場所撰寫的。



      我的所有公務工作幾乎都是透過口述由祕書處理的。在我擔任首相期間,我所提出的備忘錄、訓令、私人電報和摘要,總數幾乎達到一百萬字。當時,每天都要處理許多重要事務,依據的是當下所能夠獲取的相關資料,因此,逐日撰寫的這些文件自然難免存在一些缺漏之處。然而,綜合來看,這些文件是一個在大英帝國和戰爭過程及政府政策中負有主要責任的人對那些重大事件的真實紀錄。我不確定曾經或現在是否存在過這種關於戰爭和政府工作的日常紀錄。我不將其稱為歷史,因為撰寫歷史是後人的任務,但我有信心地宣稱,它是對歷史的一個貢獻,將對後世有所助益。



      在過去三十年的行動和主張中,凝聚了我畢生的努力,我希望人們能以此為基礎來評判我。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對於戰爭或政策上的任何措施,除非我事前曾公開或正式表達過意見、或提出過警告,否則我絕不進行事後的批評。事實上,在回顧時,我已將許多當時爭論中的嚴厲言辭變得溫和一些。記錄我與眾多我敬愛的人之間的分歧讓我感到十分難過,但如果不將過去的教訓呈現給未來,那更是不對。本書記錄了那些誠實而善良之人的行為,希望沒有人因此輕視他們,我們更應去反思和檢討本身的公職履行,是否從過去的教訓中汲取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未來行為。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