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巴赫上架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0139278
周靖庭
周靖庭
2025年4月03日
152.00 元
HK$ 129.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0139278
規格:平裝 / 300頁 / 17 x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藝術設計
>
音樂
>
樂曲解說/樂評
同
類
書
推
薦
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猶唱新歌:孟德爾頌神劇研究
通琴達理:和聲與樂理
馬勒交響曲
馬勒交響曲(書+點讀筆組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爵士試聽間
鏤空與浮雕III:幻滅,也是一種成全
爵士喫茶案內所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年
內
容
簡
介
本書以10套巴赫的經典器樂作品為主,介紹100年來的私房推薦錄音,兼談作曲家的樂曲設計。
書中跳脫名演名盤的榜單思維,重新蒐羅從入門聆賞到進階收藏皆宜的優異演奏。
(封底折口附有QR Code,掃描即可下載《爵士喫茶案內所》PDF,下載期限至2025/12/31。)
目
錄
■創意曲 BWV 772-801
■管弦樂組曲 BWV 1066-1069
■布蘭登堡協奏曲 BWV 1046-1051
■小提琴協奏曲 BWV 1041-1043 & 1060
■大鍵琴協奏曲 BWV 1052-1059
■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BWV 1001-1006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BWV 1007-1012
■鍵盤習作第一輯 鍵盤組曲 BWV 825-830
■鍵盤習作第四輯 郭德堡變奏曲 BWV 988
■賦格的藝術 BWV 1080
■古樂漫談
■魯特琴上的巴赫
■魯特琴奇想六篇
序
作者序
——|在唱片行挖寶的實體樂趣,還沒絕跡|——
常常在聽巴赫唱片的時候,腦中一邊想著:「假設有開唱片行,我會想賣這張嗎?」
聽音樂這回事,個人化的一面佔了很大比例,如果按自己的喜好選唱片來進貨,經營勢必不易;所以在那幻想的圖景裡,為了推銷難賣的片子,唱片行接近門口的地方大概會有一份黑白印刷的小報,裡面主要是碎碎念一般的側標,偶爾會有樂曲介紹。由於唱片行沒什麼機會開得成,不如把那些打算印在小報上的東西做成一本出版品,期待它能為所有走進唱片行的樂友帶來一絲挖寶的樂趣。
在分享音樂之前,請容我先碎念幾件小事。
——|其一|——
以往在平面媒體撰稿推薦唱片時,還會考慮到該唱片是否容易取得,而今音樂串流服務已然發展成熟,線上試聽極為便利,因此現在更樂於提出相對低調的版本。很希望這本小書能有一兩張唱片成為樂友們下次在唱片行挖寶的選項,那便是作為出版者最幸福的時刻了。
——|其二|——
聆聽時,內心能夠直接與音樂帶來的感受對話是要緊的,所以書中選薦的版本除了演出良好,也難免包括個人主觀喜好。說到底,一個人對一份錄音最誠實的反應就是「這份錄音會不會想要反覆拿出來聽」,耳朵的喜好騙不了自己,後面收錄的,大部分是自己歷來鍾愛的演奏。因為名曲名盤在所多有,在音樂資訊極度發達的這個時代,介紹錄音或可毋須堅持著眼於一線名家,也期待能藉此讓各世代的優異演奏有機會遇見更多聽眾。
更重要的是,文內羅列的版本是盡量試著以「能表達各首樂曲趣味、演奏有意思」的角度來考量。換句話說,沒有要強調「哪份全集最值得入手、哪些名演最經典」之類編列榜單的意圖。
假使自己站在書店看到一本聊樂曲版本的書,我會想看作者選了哪些我有的錄音,然後會看作者寫到哪些奇怪的、沒聽說過的錄音。聆聽音樂有時是在「錄音與錄音之間的距離」擺蕩。前一代的名家名盤影響市場與大眾聽覺經驗相當久,很多優秀的當代演奏還是受到忽略;隨著時代變遷,錄音工業、演奏教學、考證校訂等環節不斷交融出新的音樂視野,審美觀點、聆聽習慣將不會像過往的唱片評鑑那般定於一尊。況且,聆聽今時的秀逸演奏後再回訪經典,說不定更能彰顯名家名盤的價值與意義。
——|其三|——
在物色唱片的路上,我漸漸發覺自己罹患資訊焦慮症,是被數位世界過度放大的資訊焦慮。後來體會到對抗資訊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聆聽手上有的唱片,不帶成見地去聽它,去寫它。希望這樣聆聽音樂、天馬行空想像音樂的樂趣,能夠藉由書本形式傳遞給每一位愛樂同好。
書中章節安排的大方向是這樣的:請不妨先從創意曲聽看看巴赫音樂的DNA,然後從管弦樂組曲和布蘭登堡協奏曲聽見樂曲的充實設計,以及舞曲與協奏曲包含的多樣性。接著會以小提琴協奏曲和大鍵琴協奏曲繼續簡介協奏曲特點,並請感受一眾獨奏家的丰采。既然分享到協奏曲,後面當然還要續上巴赫的經典獨奏作品,諸如無伴奏小提琴、無伴奏大提琴、鍵盤組曲、郭德堡變奏曲等。在巴赫生涯晚期的作品中,還有無法忽視的對位法巨作,賦格的藝術,其複雜度體現在各種演奏上,也是聆賞唱片的一大樂趣。在書本接近尾聲前,將以一篇漫談分享近代古樂的發展,最後讓魯特琴錄音再度引領我們想像一種樂器蘊含的、輕盈而深沉的千古迴聲——並分享六位作家(明格斯、張心柔、吳毓庭、尚玉婷、柏森、楊雨樵)從魯特琴音樂幻化出的綺想。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