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事物的奇怪順序(修訂版):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受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04651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
蕭秀姍
商周出版
2025年4月03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904651
叢書系列:
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 / 304頁 / 21 x 15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18歲~65歲
科學新視野
分
類
自然科普
>
科普叢書
同
類
書
推
薦
免疫:認識你的免疫系統, 45個打造身體堡壘的必備知識
深:海洋怪奇物語;自由潛水人、叛逆科學家與我們的海洋手足(本書電子檔已被存放在地球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
科技,生活加值中:仿生技術×全像攝影×磁浮列車,科技就是人類和自然共譜的協奏曲!
用思維導圖輕鬆讀懂科學發明史:100+思維導圖高效學習,秒懂影響全世界的重大發明與科技應用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出來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
目
錄
各界好評
〈推薦專文〉從意識的基礎到文化起源:簡介安東尼歐.達馬吉歐之心智觀 張智宏
〈推薦專文〉你選擇好聽又合理的故事,還是奇怪的那個? 黃揚名
前言
第一部 ▎關於生命與其調節(恆定狀態)
第一章 人類的處境
序
〈推薦專文〉從意識的基礎到文化起源:簡介安東尼歐.達馬吉歐之心智觀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智宏
「我是什麼?我為何能存在?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這約莫是人類的提問中最根本、也是最高深的問題了。人類在物質層面上的探索,從微觀至巨觀的各種尺度上成就斐然;然而對於能察覺到有「我」、並且主觀地思索「我是什麼」這樣的意識活動,直到上個世紀後期認知神經科學興起前,我們所知仍非常有限:哲學、宗教和心理學基本上關心的是意識的內容,但是它們無法(甚至也刻意無視於)回答意識的來源及物質基礎;相對地,神經科學與醫學擅長解析身體的生理結構及運作機制,但是身體與腦的運作如何與形而上意識內容搭上線,並未有太多研究積極投入,也沒有好的理論引導研究發展。
這樣涇渭分明的情況,在一九七○年代以探討心智現象的生理機制為宗旨的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思潮出現後,有所改觀。在研究技術上,非侵入式腦造影工具快速發展,讓研究者能對健康正常的大腦運作方式取得高時間或空間解析度的資料;在理論發展上,各種搭起人文社會現象與神經科學橋梁的假說也紛紛出世。時至今日,探討經濟決策、道德原則、美學、宗教……等等高度抽象及社會性心智現象的大腦機制,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熱門主題,時有具備啟發性及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並且為媒體所關注。作為哲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金盃」(Holy Grail),關於意識的研究自然吸引眾多研究者投入。本書作者安東尼歐.達馬吉歐博士即是此一風潮的重要推手以及明星。
達馬吉歐博士自一九九五年開始,將他對於意識問題的神經科學研究成果及理論思考,出版為一系列的科普著作。系列首部曲《笛卡爾的錯誤》以情緒為出發點,從演化的角度為解釋人類意識的起源另闢蹊徑。達馬吉歐指出,笛卡爾的錯誤是將有形有相、機械動作且無限可分的軀體,以及無形無相、無法觸及且不可分割的心智,截然二分;他認為推理、道德判斷,以及肉體疼痛或情緒動盪所帶來的痛苦皆存在於軀體外。相反地,達馬吉歐提出「軀體標記假說」(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認為身體所感恰恰是構築意識的基礎;而意識面的理性思考,深受內外在環境所誘發的感受(feelings)及相伴隨的生理訊號所形塑與調節。
在接下來的幾部著作中,達馬吉歐持續深化其「意識由身體與環境共構、感受實為理性基礎」之理論觀點。他從演化角度解釋意識與心智的歷史,主張感受奠基於身體和腦部神經網絡在功能與結構上的緊密交織,此一整合在演化上最先浮現於古老、功能相對簡單的腦幹,而非較晚近演化出的大腦皮質。他也對意識的結構提出更細緻的假設:區分作為調理身體生理與環境恆定態(homeostasis)的「原型我」(protoself)、產生當下知覺的「核心自我」(core-self),以及將自我感在古往今來之時間感上展開的「自傳我」(autobiographical self)。本書《事物的奇怪順序》是達馬吉歐系列著作中的新作,他延續感受為意識與理性基礎的觀點,藉由對比單細胞生物、昆蟲行為與人類社會性行為和文化的相似性,進一步論述文化、感受、與恆定態間的連結,將其理論從解釋個體自我意識擴展到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在《笛卡爾的錯誤》的後記中達馬吉歐早已說道:「人類的基本體內平衡機制構建了人類價值觀的文化發展藍圖,這種價值觀讓我們能夠判斷行為的好與壞、事物的美與醜。」顯見他二十餘年前開始著書時的企圖,已不僅止於探索個體層面的意識起源,更想發展出一套能貫穿細胞生理到文化演化趨勢的大理論。這段期間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蓬勃發展,讓研究者們有了更多驗證其理論的工具。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達馬吉歐的理論勢必會經歷更多神經科學實驗的挑戰;它的部份假設或許會禁不起檢驗,然而其理論體系絕對具有高度啟發性,能刺激這一世代讀者們據以問出更好的問題;而或許有那麼一天,在累積了足夠的研究結果後,「我是什麼」這個縈繞古今無數聰慧心靈的大哉問,終能被解開。
〈推薦專文〉你選擇好聽又合理的故事,還是奇怪的那個?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黃揚名
以前有個卡通「大力水手」講述一個水手,每次吃了菠菜罐頭之後,就有很多力氣。我想不少爸爸媽媽當年用了這個伎倆讓孩子吃菠菜,除了有卡通助陣,孩子比較容易買單之外,也源自於一份錯誤的報導,說明菠菜含有大量的鐵質。同樣好聽又合理的故事實在很多,像是民眾減肥通常會把減少脂質的攝取放在優先順位,或是知道某款泡麵沒有防腐劑,就覺得這一定比起有含防腐劑的泡麵來得健康。很遺憾的,這些好聽又合理的故事,往往都不是正確的;它們的存在,或許只是希望掩飾人們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安東尼歐.達馬吉歐的新書《事物的奇怪順序》不只想講那些好聽又合理的故事,而是想要在人類飽受人工智慧威脅的此時,帶我們重新思考生命、人類的本質。這樣的反思,在這個年代格外重要,因為我們比過去的人們更需要思考人類的價值是什麼。
人類真正的價值,絕對不只是或應該說不可能是那些可以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部分。就拿「文化」這件事情來說好了,在書中,達馬吉歐提到這是生命很基本的要素,連多細胞的生命體都具有「文化」,可是我們是否有能力開發具備「文化」的人工智慧呢?現階段,這件事情難度極高,因為連什麼是文化,恐怕都不容易被定義;而不能被定義的事物,就很難用人工智慧去代勞。談論這些人工智慧的不能為,絕對有在人類同溫層中取暖的意味;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思考該怎麼做,才能發揮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最大加權價值,讓我們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
面對人工智慧神速發展,人類會焦慮是難以避免的,因為長久以來,我們都是以人為本的觀點去看待其他生命體,我們常常都只看到人類會、動物不會的事情。像是教科書就會告訴你,人類之所以能夠做到其他動物做不到的,是因為人類會社交或是人類有語言等的原因。這些論述,也不是無稽之談,但採用了怎麼樣的出發點,就決定了哪些論述是比較合理的,甚至會引導哪些證據會被找到。作者在書中或許沒有排除了人為萬物之靈的觀點,但是提供了另外的思考點,像是作者在談論腸胃系統為另一個腦的論述,就想要說或許人類和其他生命體的差異,關鍵是在於腸胃腦的不同,而不一定是我們一般認為的主要皮層(Primary Cortex)發育比較完全。
除了從個體內部的運作來思考生命的本質,個體如何詮釋外在的世界,對於個體的影響,可能也超乎我們的既定印象。生命的存在,絕對不是一個封閉的體系,不僅在其他生命體上是如此,在人類身上更是如此。也正因為每個生命體詮釋世界的方式都不同,我們都該提醒自己:我的詮釋不是唯一的詮釋方式,當別人和我的詮釋不同時,沒有誰一定是對的。這個提醒,不僅適用在人與人的互動上,也適用在人與其他生命的互動上,唯有彼此的尊重,才能讓彼此的生命得以延續。
看了這本書,你會發現生命的價值,或許跟你想的不盡相同。你也不用完全買單,但若你可以從中找到一些疑問,帶著探索家的精神去找答案,那麼這本書就值得了。你我都該練習像孩童一樣,用最無知的觀點去看世界;但同時又要像個嚴謹的老師傅,每個環節都再三確認後,才會做出結論。你最後得到的結論,或許一開始不一定是好聽又正常的故事,但你若確定這是真的,就請誠懇得跟世界分享,有一天這個結論或許也會變得好聽又正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