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精選(精裝版)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精選(精裝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3528
史蒂芬.茨威格
楊植鈞
時報出版
2025年4月15日
147.00  元
HK$ 124.95  






ISBN:9786264193528
  • 叢書系列:愛經典
  • 規格:精裝 / 248頁 / 14.8 x 21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愛經典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地區











    「就在這裡,那比任何賭博都要激盪人心的二十四小時開始了,

    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擾亂我命運的方向--」



    你的一生中有多少個24小時?

    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茨威格三大小說名作,經久不衰的人性經典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暢銷百萬冊,是全球傳播最廣、譯文語種最多的德語作家之一,他的小說對人性描寫深刻入微,尤其善於刻畫女性心理,堪稱是最瞭解女人的男作家。



      茨威格擅長以受限的視角來展開故事,他筆下的主角往往會只因為一個瞥見或一個執念,就把自己推向無盡深淵:在〈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裡,心如止水的英國貴婦,只因瞥了一眼某個年輕賭徒的手,就被其深深吸引,決心拋家棄子,不惜一切留在他身邊;在〈祕密燎人〉中,十二歲的男孩艾德加執拗地想要找出能夠變成大人的「祕密」;而〈恐懼〉的主角與其說是發生婚外情的伊蕾娜夫人,倒不如說是縈繞在其內心的恐懼。



      本書精選茨威格三大小說名作,翻開任何一篇,都會觸動心靈,引人深思。



      你們之所以……拒絕認為一個女人在她一生中的某些時刻會臣服於意志和認知無法掌控的神祕力量,那是因為你們自己也在害怕。--摘自〈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他有種直覺,這個祕密就是童年的門鎖,只要打開它,就能進入成年人的世界。--摘自〈祕密燎人〉



      恐懼比懲罰更折磨人。--摘自〈恐懼〉





    ?


     





    導讀?? 茨威格:洞燭人性幽微的世界主義者???? 楊植鈞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

    祕密燎人

    恐懼



    史蒂芬·茨威格年表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





    導讀



    茨威格:洞燭人性幽微的世界主義者(摘錄)




      受限,卻無限



      一百多年前,一本名為《馬來狂人:關於激情的故事集》的中短篇小說集在萊比錫的島嶼出版社問世。該書的作者,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在致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信中寫道:「這部小說集的寫作已經停滯了六個月……原以為還得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完成,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就在那兒了……這是我的第二部小說集,我對它的即將出版愉快得無以名狀……」



      事實證明,這部作品對於一直以來從事傳記寫作和報刊編輯工作的茨威格來說,具有里程碑式的巨大意義。在不到八年的時間內,它在德國售出了十五萬冊,裡面最著名的篇目〈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和〈馬來狂人〉被改編成電影和舞臺劇,它們連同早期的中篇〈祕密燎人〉一道,成為茨威格早期小說的代表作。在納粹因其猶太身分而焚毀他的所有作品之前,他的小說、傳記、詩歌和戲劇銷量已經突破了百萬冊,他本人也成了當時乃至今日作品全球傳播最廣、譯文語種最多的德語作家之一。二○二一年是茨威格誕生一百四十周年,德奧等地除了舉辦各種展覽紀念這位具有深厚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以外,還推出了根據其生前最後一部小說〈西洋棋的故事〉改編的電影。電影保留了小說中敘述者所說的一句話:「一個人越是受限,他在另一方面就越是接近無限。這些人貌似避世,實際上正像白蟻一樣用自己特有的材料構建著一個獨一無二、非同凡響的微型世界。」



      受限,卻無限—或許,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西洋棋的故事〉裡那位高超的西洋棋奇才,也適用於茨威格其他小說的主人公。他們的思緒、情感和精神都受制於某個特定情境,他們的行動是他們內心激情的俘虜,他們的結局或是被命運和偶然的鏈條所牽制,或是被歷史和政治的暴虐所改寫,或是被自我和本能的烈焰所吞噬。在〈祕密燎人〉中,小艾德加初次察覺到成人和兒童的界限,不自覺地被那個「偉大的祕密」所吸引,人格發生了自己都無法理解的嬗變;在〈馬來狂人〉中,殖民地醫生出於高傲和欲望把一個女人推向死亡,為此負疚終生,只能像馬來狂患者一樣手持尖刀向前奔跑,沒有目標和記憶,直至倒地身死;〈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裡嫻雅的英國貴婦,只瞥了一眼某個賭徒的手,就被其深深吸引,毅然放棄家庭和子女,準備隨他而去;〈重負〉裡的主人公、逃兵費迪南,儘管熱愛和平,拒絕成為殺人機器,卻因為一張紙條而喪失了自我,無意識地對戰爭俯首稱臣;〈看不見的珍藏〉裡的收藏家一輩子都活在不存在的收藏品中間;〈日內瓦湖畔插曲〉裡的逃兵跳進水裡游向根本不在此地的故鄉;〈西洋棋的故事〉裡的B博士瘋魔一般下著腦海中的棋局;〈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裡的陌生女子為一個稍縱即逝的身影獻出了自己的愛情與生命……



      在茨威格所有的小說作品中,無論裡頭講述的是個體的命數還是歷史的浩瀚,都存在一個刺針一樣的、微小又神祕的「束縛」,它可能只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執念、一道稍縱即逝的思緒、一片曾經見過的風景、一場腦海中幻想過的會面,卻足以在主人公的生命中掀起風暴,把他們推向激情的淵藪。不是所有主角都能把自己內心的衝動轉變成非同凡響的微型宇宙,可是他們都在凝視內心深淵的過程中,感知到了一個更為宏大的維度的存在。一種不可觸摸的信號,猶如天啟,在身體的內部敞開,像是燒淨一切的烈焰,又似萌芽於隕滅的種子:「他感到,這陌生的、未知的力量先用銳器,再用鈍器把他肉體裡的什麼東西挖了出來,有什麼東西正在一點一點地鬆開,一根線一根線地從他密閉的身體裡解脫出來。瘋狂的撕裂停止了,他幾乎不再疼痛。然而,在體內的什麼地方,有東西在燜燒,在腐爛,在走向毀滅。他走過的人生和愛過的人,都在這緩慢燃燒的烈焰中消逝、焚燒、焦化,最終碎成黑色的炭灰,落在一團冷漠的泥潭之中。」(〈心之淪亡〉)可以說,茨威格的小說是一個龐大的、關於束縛的寓言,它不僅僅關注著人的內心,也質問著那種對內心施加束縛和限制的力量。

      ……


    楊植鈞

    於德國布蘭肯費爾德-馬婁

    二○二一年十二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