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世界名著作品集36:獵人日記【全新譯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10599
屠格涅夫
張曉林
風雲時代
2025年5月08日
150.00 元
HK$ 12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510599
叢書系列:
世界名著經典
規格:平裝 / 496頁 / 15 x 21 x 2.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世界名著經典
分
類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其他地區
同
類
書
推
薦
被消失的貼文(狂銷突破65萬冊!荷蘭2021年度代表作家,震撼國際之作!)
明天別再來敲門(改編電影《超難搞先生》上映紀念版)
犁過亡者的骨骸(特別收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致詞)
秘密圖書館
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修訂版】
內
容
簡
介
※二十五篇精彩中短篇小說完整收錄!獵人的視角下,真實的俄國農村生活是什麼樣子?自然的景色中.竟暗藏農奴制背景下的種種悲劇?俄國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前夜》、《父與子》作者屠格涅夫首部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著作!
※本書可謂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隨筆集,反映了當時俄國農奴制的黑暗與腐朽!
※作者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記錄出獵路途上的見聞,除了可見到表面仁慈的地主實際醜惡的本性,亦如實描繪了當代最寫實的社會問題,及沙皇專制統治下農奴的生存狀態。
※屠格涅夫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結局》《車輪的響聲》和《活骷髏》),共25篇。
《獵人日記》是屠格涅夫首部具世界級影響力的著作。
1847至1851年,屠格涅夫陸續在《現代人》雜誌陸續發表《獵人日記》,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個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車輪聲響》和《骷髏》),共刊出25篇。
他以一個獵人的視角,從民主主義的立場,真實反映出俄國的農村生活,呈現農奴們在封建體制下遭受的非人待遇,並對這群勞動者的處境寄予十分深厚的同情,引起了廣大的迴響,使他進入俄國傑出作家的行列。他卻也因此被流放近兩年時間。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人物形象生動,更因文字中常帶有濃厚的人道主義的思想,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被人們譽為是「小說家中的小說家」。
《獵人日記》作為一部隨筆性的紀實文學作品,通過一個獵人出獵路途上的見聞,真實記錄了沙皇專制統治下農奴主和農奴的生存狀態。全書包括二十五個短篇故事,描寫了鄉村山川風貌、生活習俗,刻畫農民形象的同時,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醜惡殘暴的本性,充滿了對備受欺淩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
所寫的眾多人物,主要可分為截然對立的兩大類:一類是作者以「從以前沒有任何人這樣接近過的」視角去描寫的農民形象,比如《霍里和卡利內奇》中的兩位主人公、《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奇揚》中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農奴哲學家卡奇揚等;另一類則是作者懷著憎惡之情加以刻畫的地主形象,比如《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中,地位顯赫的茲維爾科夫夥同他那個俗不可耐的臭婆娘、《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中那對刁蠻兇狠的姊妹地主婆。通過對兩類人物的不同態度和評價,清楚顯示了作者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
※【書中金句】
★一個女人常年住在偏遠的鄉村房舍裡,從不指手畫腳,從不搬弄是非或怨天尤人,與人為善、不卑不亢,遇事從來不焦躁,也從不因為充滿好奇而驚慌失措,是一件讓人驚奇的事情!
★俄羅斯農民死得多麼怪異!他們在離開人世之前的心境,既不能說是冷淡無求,也不能說麻木不仁,他們赴死如同參與和完成一種儀式。他們死了,死得那麼冷靜安詳,樸實從容。
★雅科夫自己顯然也已經沉醉其中了。他不再怯懦了,完全沉醉在幸福之中。他的歌聲如同一根金屬絲一樣微微顫抖。但這也就彷彿是箭一樣穿入聽眾的心靈中,隱隱地發出內在的震顫。
★毛毛細雨像是有意捉弄人一樣,靜悄悄地飄灑下來,在樹林中發出輕柔的淅瀝聲。白樺樹的新鮮葉子儘管不再煥發出金色光澤,但是它們全部呈現出淺綠色。除了遠處某些地方立著那麼一棵孤零零的小白樺,紅色或金色的新鮮葉子。細心看去,當燦爛的陽光一下子照射到這些剛沐浴過晶瑩雨水的濃密的新鮮葉子時,那棵小小的白樺樹顯得是那樣的光彩奪目。
★有時候我自個兒靜靜躺著,彷彿就感到全世界除了我就再沒別人了。只有我獨自活在世上!這種感覺很奇妙也很美好,於是我的腦子裡就思緒萬千,充滿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太妙了!
★即使你的腦袋很大能裝得下許多東西,即使你學識淵博,並且能與時俱進,但是如果你沒有一點自己的獨特的東西的話,就等於一無所有!你只是人世間一個多餘的堆放普通貨色的倉庫!可誰能在倉庫中獲得令人快樂的東西呢?沒有!就算你很愚蠢,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這一點至關重要!
★由於自尊受到了嚴重傷害,他忍受著徹骨的痛苦折磨。然而又不僅只是自尊心受傷害而痛苦。他灰心絕望,又怒火熊熊,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復仇之念。但是憎恨誰?向誰復仇?向猶太人,向雅弗,向瑪沙,向教堂執事,向偷馬的哥薩克,向所有鄉鄰,向天下所有人,還有他自己?
★起初,我覺得馬車似乎在下沉,可顛簸了幾下,跨越了幾處坑窪後,河水彷彿突然變淺了,而且越來越淺,馬車彷彿突然鑽出水一樣──快看,車輪和馬尾也都看得一清二楚了。瞧,那三匹馬奮力揚蹄猛衝向前,濺起一大片水花,水花在朦朧的月光中飄灑飛舞,折射出鑽石般的光澤,不,不是鑽石,而是藍寶石那絢麗的光澤。
★您是否明白,春天,尚未破曉之時,乘車出去遊獵是多麼令人舒心快意嗎?穿戴整齊以後,您邁步走上臺階。舉目望去,昏暗的天空中,有些地方星星還在閃耀,溫和濕潤的輕風如細浪一般飄遊過來。常常傳來夜晚那時隱時現的絮語,一株株影影綽綽的樹木悄悄搖曳著枝葉,喧響著。僕人忙碌著鋪好車毯,把盛放茶炊的小箱子放在腳邊。兩匹馬拉幫套的馬尚未舒展開身軀,打著響鼻,氣宇軒昂地倒換著四蹄。一對睡意朦朧的白鵝,安靜地踱著四方步子扭過。在用籬笆圍住的花園裡,更夫打著鼾聲還在睡夢中。空氣似乎凝滯不動了,連那些最輕微的聲音也彷彿在空氣中凝結。
★在深秋時節,清晨峭冷,稍微有些寒意,那時您走進白樺樹林,一片金光閃爍,彷彿進入了一個神話世界,一株株白樺在蔚藍的晴空中,展示著它們那俏麗身姿。太陽剛剛出來,還沒有射出溫暖的光線,卻比夏日的太陽更加輝煌燦爛,小片的白楊樹林裡陽光充盈,似乎因抖落了細枝密葉而輕鬆愉快。谷底結著白霜,微風飄然而至,追著落葉嬉戲──這時河水奔騰,翻捲著青色的波浪,逍遙游耍的白鵝和鴨子此起彼伏地飄浮。遠處傳來掩映在柳樹叢中水磨的軋軋聲,一群鴿子在水磨上空飛快地畫著圓圈,在透明光亮的空氣中扇動著彩色的翅膀……
目
錄
譯者序
霍里和卡利內奇
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草莓泉
縣城裡的醫生
我的鄰居拉吉洛夫
獨院地主奧夫謝科夫
里戈甫村
白氏草場
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奇揚
莊園
事務所
孤狼
兩個地主
列別江集市
塔吉雅娜•鮑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兒
死亡
酒店
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
約會
希格羅縣的哈姆萊特
切爾托普哈諾夫與涅多皮尤斯金
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
骷髏
車輪聲響
森林和草原
序
譯者序
《獵人日記》作者屠格涅夫,是俄國近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之一,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學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該書是其成名作。這位偉大的作家全名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生於西曆一八一八年十一月九日,卒於一八八三年九月三日,是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
一八一八年,屠格涅夫出生於世襲貴族之家,父親是一個騎兵團團長,母親卻是獨斷專橫的農奴主,擁有五千多個農奴,經常打罵自己的孩子,他親身體驗了由他母親主持的農奴主教育方式的野蠻,同時也目睹了農奴主摧殘農奴的種種暴行,因而屠格涅夫從幼年時就產生了對農奴制的反感。這種反感後來形成了他精神世界中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因素,使他在十七世紀四○年代中後期到五○年代初期跟革命民主派的批評家們站在了一起。
就是這樣一個富有的地主之家深深影響了屠格涅夫,他的父母非常關心兒子的教育,聘請了最好的老師培養他,使他在十五歲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俄國最好的大學莫斯科大學,並於三年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後來他又到德國留學深造。在歐洲學習期間,屠格涅夫見到了更加現代化的社會制度,形成了他的西歐派觀點,主張俄國學習西方,廢除包括農奴制在內的封建制度,也主張對俄國社會實行漸進的改革,不贊成以革命的方式解決俄國的社會問題。
一八四三年春,屠格涅夫發表敘事長詩《巴拉莎》受到別林斯基的好評,二人建立了深厚友誼。十九世紀四○年代末發表《獵人日記》。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羅亭》(一八五六)、《貴族之家》(一八五九)、《前夜》(一八六○)、《父與子》(一八六二)、《煙》(一八六七)、《處女地》(一八五九)。其中《羅亭》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塑造了繼奧涅金、皮卻林之後又一個「多餘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羅亭死於一八四八年六月的巴黎巷戰中。
一八六二年創作的《父與子》更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係,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札羅夫。但巴札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激烈爭論。從六○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對俄羅斯文學和歐洲文學的溝通交流起到了橋梁作用。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緻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獵人日記》出版於一八五二年,這部作品使他進入俄國傑出作家的行列。作品中鮮明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傾向引起了沙皇當局的極大關注,並且他被藉故拘留,後又被流放近兩年。
《獵人日記》作為一部隨筆性的紀實文學作品,通過一個獵人出獵路途上的見聞,真實記錄了沙皇專制統治下農奴主和農奴的生存狀態。全書包括二十五個短篇故事,描寫了鄉村山川風貌、生活習俗,刻畫農民形象的同時,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醜惡殘暴的本性,充滿了對備受欺淩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所寫的眾多人物,主要可分為截然對立的兩大類:一類是作者以「從以前沒有任何人這樣接近過的」視角去描寫的農民形象,比如《霍里和卡利內奇》中的兩位主人公、《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奇揚》中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農奴哲學家卡奇揚等;另一類則是作者懷著憎惡之情加以刻畫的地主形象,比如《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中,地位顯赫的茲維爾科夫夥同他那個俗不可耐的臭婆娘、《彼得·彼得洛維奇·卡拉塔耶夫》中那對刁蠻兇狠的姊妹地主婆。通過對兩類人物的不同態度和評價,清楚顯示了作者的人道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傾向。
作品中對大自然富有詩意的描寫和敘述中的抒情筆調,增添了它的藝術魅力,其中關於森林、沼澤和天氣的描寫,使人對於俄羅斯的田野產生一種親切感,作品所展示的美麗自然風光,是烘托主題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