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榮格論占星:榮格對占星的心理學思索

榮格論占星:榮格對占星的心理學思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499771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黃春華,周俊豪
楓樹林出版社
2025年4月10日
300.00  元
HK$ 240  






ISBN:9786267499771
  • 叢書系列:身心靈
  • 規格:精裝 / 500頁 / 14.8 x 21 x 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身心靈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經典學派/大師思想











    ∼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的永恆對話∼

    ◎心理學書籍作家、譯者�鐘穎審定、作序

    ◎美國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占星師(C.A.P.)暨終身會員�愛卡(Icka)專文推薦

    ?

      榮格在《榮格全集》、研討會筆記以及書信集中,

      皆存在大量對占星這古老占卜系統的討論,

      他也以占星作為診斷工具,實際對自己進行分析,

      並在其中發現了豐富的精神和心理意涵,

      認為占星學代表「古代所有心理學知識的總和」。

      

      《榮格論占星》首次將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占星思想集於一書。

      涵蓋榮格對占星的重要論述內容,包括:

      占星學的原型象徵、春分點歲差、占星時代、

      占星學作為共時性現象和非因果關聯的一種形式、時間的質性特質,以及占星占卜實務等。

      讀者得以藉此一窺占星在榮格龐大思想體系當中的地位,

      及其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徵意義之緣由。

    ?

      編者緻密地掌握、統合與橋接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這兩個專業知識領域,

      對象徵論述的敏銳和細密賞析價值非凡,

      將同時讓榮格心理學家、占星學家、深度心理學、

      後榮格研究的學者,甚至其他心理學派的治療師獲得莫大助益。



     





    .推薦序:淺談榮格與心理占星

    .審定序:心理占星學界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編者致謝

    .簡寫說明



    .編者序



    第一篇 脈絡與觀點

    .導言

    .第一章 占星在現代西方的地位

    .第二章 榮格的占星學觀點

    .第三章 行星與神祇:占星學的原型概念



    第二篇 榮格著作中的占星象徵

    .導言

    .第四章 行星與黃道十二宮象徵

    .黃道十二宮

    .太陽的象徵

    .太陽和月亮的象徵

    .金星和火星的象徵

    .曼陀羅、出生星盤、以及自性

    .第五章 命運、黑瑪門尼、以及穿越行星而上升

    .第六章 占星和醫學



    第三篇 占星時代

    .導言

    .第七章 歲差現象之象徵

    .占星時代與文化過渡

    .從牡羊座時代到寶瓶座時代

    .占星時代與基督教象徵

    .即將到來的寶瓶座時代

    .第八章 雙魚的象徵(周俊豪譯)

    .第九章 諾查丹瑪斯預言(周俊豪譯)

    .第十章 魚的歷史意義(周俊豪譯)



    第四篇 占星解釋

    .導言

    .第十一章 天上如是,地上亦然: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對應

    .第十二章 占星作為無意識之投射

    .第十三章 占星學作為一種預測占卜法

    .第十四章 占星作為因果影響力

    .第十五章 共時性與時間的特質

    .第十六章 數字和原型

    .第十七章 非因果秩序與一體世界?



    附錄

    .葛雷特•包曼-榮格

    .導言

    .附錄:葛雷特.包曼-榮格〈關於榮格命盤的一些省思〉

    .榮格全集



    圖片列表

    .4.1 曼陀羅圖案

    .4.2 代表月亮運行軌道的大蛇

    .4.3 羅馬符號

    .4.4 雌雄同體的雙性神

    .4.5 西布莉和她的兒子情人

    .4.6 繪有宮位、星座和行星的天宮圖

    .7.1 黃道星座地圖

    .7.2 雙魚星座符號

    .7.3 雙魚座

    .A.1 榮格的命盤






    審定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