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醫生,也是人:資深心理師揭露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脆弱人性

醫生,也是人:資深心理師揭露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脆弱人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148116
卡洛琳.艾爾頓
林麗雪
木馬文化
2025年4月09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3148116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 x 21 x 2.5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傳記/醫療史











    醫師致力於救人,卻在受苦時求助無門、生病時不被視為病人

    ——直擊醫療最前線的真實困境,來自資深心理師的深刻省思

    ?

    ??《受傷的醫者》好評暢銷修訂版??

    ?

      日夜遊走生死之間,面對飽受痛苦的病患不斷上門,醫師被期待要冷靜理性、果敢抗壓,然而醫者的心並非鐵打,也有其極限。沉重的責任帶來的焦慮與憂鬱,不僅威脅著他們的職業生涯,更可能摧毀他們的人生。

    ?

      「這個制度把你當成一件器材一樣搬來搬去,而不是一個人。」當醫療體制忽視甚至否認醫師的心理需求,不單讓他們無法妥善照顧自己,最終也會影響醫療品質和病患的福祉。

    ?

      作者艾爾頓是一位資深心理師,這本書記錄了那些受困的醫師向她求助的故事:小兒科醫師第一天上班就得獨自處理嬰兒的死亡宣告;產科醫師悉心為病患診治,自身的不孕症治療失敗卻無人聞問;腫瘤科醫師在病床旁昏厥,因病人患有與父親同樣致死疾病……

    ?

      取材自二十多年親臨醫療現場的經驗、直擊數百位醫師的內心風暴,艾爾頓博士以親切的文字提出無數長期被漠視的現實議題,她不只關切醫師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更深入探討整個醫療體系和教育方針有何缺陷?又該怎麼改善這封閉環境中的歧視問題?

    ?

      透過窺看這些醫療專業人士的脆弱與掙扎,我們將知曉並同理掌控生死之人的真實困境,認知到醫生也是人,白袍之下的一個個血肉之軀,各有不同性格、夢想和欲望,也會感到恐懼、悲傷和迷惘。

    ?

      更多醫者的故事盡在書中:

      ● 實習醫師工作不到一週,因憂鬱症而掙扎是否離開醫界。

      ● 傑出神經外科醫師在性別歧視的醫療環境中,事業屢遭阻礙。

      ● 婦產科醫師因自身性傾向感到不安,內心充滿矛盾。

    ?

    專文推薦

    ?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林靜儀�醫師、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

    共感推薦

    ?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志金�重症醫師

     

    各界好評

    ?

      「這是一本超級營養、精彩、優質的臨床田野筆記,既超越八點檔故事的複雜度,更超越台灣對醫學教育認知既有深度與高度。」——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

      「這是一本誠實窺見醫師內心矛盾衝突的書,書中關於眾多醫師無助沮喪、甚至孤立無援的真實紀錄,值得所有醫師閱讀,發現自己壓抑或不敢直視的困境;這更是一本所有醫學教育者應該閱讀與思考的書——我們有責任支持與協助年輕從醫者。」——林靜儀�醫師、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

    ?

      「以精準且深刻的理解與同情,為受傷的醫者而寫,無論是醫師或者病患,都應該拿起來讀一讀。」——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曼布克獎得主、《狼廳》作者

    ?

      「卡洛琳.艾爾頓是一位職業心理師,與執業醫師們一起工作超過二十年。她非常具資格來評論關於醫療體系的事……令人好奇是否有誰在看完這本書後,還能用同樣的眼光看待醫師們。」——《衛報》

    ?

      「以富有同情心的視角帶我們深刻詳細地了解,用來訓練以及養成醫師的系統能夠如何地摧毀身為人的我們,卡洛琳.艾爾頓給出了關鍵且正是時候的提醒,告訴我們醫師也是人。」——葛文德(Atul Gawande)�《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作者

    ?

      「來自醫療體系最前線的憤怒報導。」——《泰晤士報》

    ?

      「這是一本生動而引人入勝的書,講述受傷的治療者如何掙扎尋找治療。艾爾頓幫助了數百名醫生度過個人和專業生活中的危機,她的故事讀來如同改革護理職業的緊迫宣言——讓他們開始關心自己。她參考了心理學文獻,並結合了她豐富的臨床經驗,探討為何某些醫生會被醫學的壓力壓垮,而另一些人則能在壓力下茁壯。」——蓋文.弗朗西斯(Gavin Francis),醫師、《人類冒險》(Adventures in Human Being)和《變形者》(Shapeshifters)作者

    ?

      「艾爾頓是一位職業心理師,在過去二十年中,她觀察、輔導並幫助醫療領域中真實、脆弱且完全真實的人們。……這本書文筆親切易讀,對最佳醫療實踐的實用且有益的探討,將使病人、醫療從業者以及所有涉及醫療保健的人受益。」——《書單》(Booklist)

    ?

      「這是一本生動而引人入勝的書,講述受傷的治療者如何掙扎著尋求治療。艾爾頓幫助了數百名醫生度過個人和專業生活中的危機,她的故事讀來如同改革護理職業的緊迫宣言——讓他們開始關心自己。她參考了心理學文獻,並結合了她豐富的臨床經驗,探討為何某些醫生會被醫學的壓力壓垮,而另一些人則能在壓力下茁壯。」——蓋文.弗朗西斯(Gavin Francis),醫師、《人類冒險》(Adventures in Human Being)和《變形者》(Shapeshifters)作者

    ?

      「這本書的核心在於探討如何識別初準醫師的情緒韌性,以及如何強化執業醫師的這種韌性。我們是會犯錯的人類,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推薦序? 白袍包裝下的內心世界成令方





    導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