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大的座頭鯨到小小的螢火蟲,
從為樹治病的醫生到波特小姐,
從日治時期到現代……
?
最會說科學故事的張文亮教授
將豐富知識結合人文關懷,
寫出精采無比的科學家冒險故事,
搭配畫家蔡兆倫風格萬變的絕美插圖,
帶我們展開收穫滿滿的悅讀之旅
?
● 《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九位先驅科學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河馬教授獻給 喜愛在海邊聽故事的你 最美麗的禮物
?
請用心聆聽? 海洋的頻率
自然的嘆息
座頭鯨,在海洋底下訴說的動人旋律……
?
座頭鯨是海洋生物最會唱歌的魚之一。
只有公的座頭鯨會唱歌;牠的體長可達十三公尺,體重可到四十噸重。
牠的歌聲柔和又低沉。
?
每一隻座頭鯨的歌聲不同,每首唱出的音頻也不同。
每一隻座頭鯨會唱的數目不同,每首歌的節奏也不同。
原來,除了人類、雀鳥、蟋蟀,在海底的世界,還有愛唱歌的生物!
臺灣是個海洋國家,但我們從不了解海洋之美。
?
海洋給我們豐富的寶藏,讓我們了解大自然的智慧,更要善用海洋帶給我們的資源。海洋無國界,透過本書,希望在每一位讀者的生命裡,刻下對海洋的愛,與進一步瞭解海洋的企求。
?
內容包括:全世界第一個海龜守護者、保護潮間帶的科學家、保衛藍鯨的先鋒、螃蟹研究專家、保育海豹第一人等等科學家的動人故事。
?
● 《世界第一位樹醫生——約翰.戴維(John Davey)》
每一棵樹木倒下,豈能沒感覺?
愛護樹木的人,對於每一棵照顧過的樹,都有一個故事要說。
他愛樹、懂樹、醫樹,讓都市變得更美麗;
他愛學、愛問、愛觀察,開創樹醫新領域,是終身自學典範。
他總是飛翔在樹梢
世界第一位樹醫生 約翰.戴維(John Davey):
「樹木醫之父」戴維(John Davey),率先將照顧樹木的方法傳遞給全世界。一八四六年出生於英國的戴維,從小在家鄉的農場工作和學習,他從父親那裡學得照顧農作物的方法,以及對樹木的愛;他首先提出照顧樹木的十二種技術,以及保護樹木的意義,是在維護一份愛──因為保護一棵樹,子孫可以使用、鄰居可以在樹下交談;社區、都市會更美麗,更多的鳥類、昆蟲會有棲息的所在。戴維與鄉親移民美國之後,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間樹木照顧公司,並培養出無數的樹醫生,造福世人。
?
戴維提出照顧樹木的方法,不只在於利用樹木,而是讓樹木健康的生長。照顧樹木的任務,更不專屬於樹木專家,而是要讓更多人一起參與──「要種樹,就要愛護樹。」
?
● 《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因為她們,世界變得更好》
生命是一場值得歷練的探險,她們只管帶領世界,勇敢往前。
「我想讓學生知道,科學研究不在乎性別,而是誠實、愛人與認真的心。迄今,我還在講科學的故事。」──張文亮
?
科學研究不分性別,但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科學家卻以男性為主,很少有女性參與其間。本書講述10位傑出的十九世紀女性科學探險家的故事,她們當中有人是改革自然科學教育的生物學家,是世界第一位女醫生,是保育瀕臨絕種植物的先驅,是建立精神護理制度的先鋒、近代食品安全的推手,是工業毒害學開創者,是醫學院第一位女教授……
?
本書是張文亮教授透過動人的科學家傳記,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科學的發現,其程序以及理念如何影響全世界的重要故事。
?
● 《愛你喔,螢火蟲:都市公園螢火蟲復育記》
看著螢火蟲在公園起舞,就是幸福的感覺!
愛你喔,螢火蟲!
?
科普作家張文亮教授從事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復育的珍貴紀錄,
也是一本讓我們獲得更多關於螢火蟲知識、思考環境倫理的科普好書。
?
作者張文亮教授是螢火蟲的好朋友。
他想把在都市漸漸消失的螢火蟲找回來,
讓點點螢光成為臺灣都市的生態之光!
他飛往世界各地知名的都市公園拜訪螢火蟲。
探尋現代都市與螢火蟲共存共榮的答案。
?
本書分四卷:
一、臺灣卷|復育本土種螢火蟲的真實故事
作者在大安森林公園復育臺灣本土原生種螢火蟲「黃緣螢」的過程、
所累積發現的成果,以及長年在螢火蟲復育區向大眾解說的關於螢火蟲的知識與趣事。
?
二、日本卷|歐洲卷|拜訪世界各國螢火蟲的故事
為了在臺灣螢火蟲復育,作者飛往國外各個著名的螢火蟲棲地,
拜訪住在這些國際都市公園裡的螢火蟲,體驗不同國家的螢火蟲文化:
日本房總半島的「海上螢火蟲」、椿山莊的「螢光賞」、小石川植物園……,
歐洲的海德公園、肯辛頓公園、慕尼黑公園……的螢火晚會,
?
作者不僅關心昆蟲棲地營造,更關注生態背後的價值觀。
除了觀摩昆蟲棲地營造技術,認識不同國家的螢火蟲生態,
這更是一場價值思辨之旅:
當人類共同面對資源耗竭與生物多樣性消失的環境危機時,
不同的價值取向,產生不同的作為,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
三、特別卷|螢火蟲與特殊教育的故事
經過幾年努力,螢火蟲真的回到都市裡了!
不論是在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復育池畔,或是在野外,
不論是天才兒童、自閉兒童、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
作者發現,有螢火蟲可以觀賞,有機會與昆蟲對話、與自然對話、與環境對話,
就是最好的療癒,也是最好的學習。
?
● 《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14位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
日治時期,一群具備現代知識與技術,滿腔理想與熱情的日本農業科學家,
自願前來臺灣,協助殖民政府發展農業、林業、畜牧……,
改良土壤、茶葉、稻米、豬隻育種與飼養……,提升農村經濟與民生。
這群專家大都出身北海道札幌農校。
北海道是日本國內的殖民地。
這樣的背景,使得他們對於被殖民的地方較有同理心,
也深諳教育對於弱勢者的重要,
於是他們少歧視、多協助,籌畫高等教育、設立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
?
這群專家,既是臺灣農林畜牧業的開拓者,也是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他們與臺北帝大(以及其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淵源深厚,
或是籌備者、創建者,或是教授、研究人員……
科普作家張文亮教授爬梳這群日籍開拓者的相關資料,深感震撼:
臺灣人吃的米、用的水、喝的茶、腳下踩的土壤,甚至臺灣大學的創建,
背後都有他們的身影。
?
這群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以畢生專業與熱情,開拓、澆灌這片土地。
他們對臺灣的貢獻,不僅是「蓬萊米」、「紅茶」、「養豬王國」……,
舉凡土壤改良、水利管理、植物檢疫制度、景觀規畫……乃至高等教育,
都有他們出力的身影。
?
時至今日,這群日本專家在臺灣的事蹟與貢獻,已鮮為人知。
然而,我們生活中所享有的諸多成果,其實與他們息息相關。
張文亮教授深受這群日本學者專家的淑世情懷與事蹟感動,寫下本書。
他推薦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應該來認識這群改變臺灣的開拓者。
?
獲獎紀錄亮眼,深受各界肯定
?
● 《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九位先驅科學家的海洋保育故事》
第41屆金鼎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好書大家讀 2016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2017年臺南市立圖書館 優質本土兒童文學書籍
第39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
● 《世界第一位樹醫生——約翰.戴維(John Davey)》
第43屆金鼎獎 兒童及少年優良圖書推薦
2020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
好書大家讀 2018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好書大家讀 第75梯次好書推薦
第41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
● 《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因為她們,世界變得更好》
第42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推介★精選之星★
好書大家讀 2019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好書大家讀 第76梯次好書推薦
● 《愛你喔,螢火蟲:都市公園螢火蟲復育記》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推介
好書大家讀 第80梯次好書推薦
?
● 《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14位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
好書大家讀 第84梯次好書推薦
2023天下雜誌希望閱讀百本好書
好書大家讀 2023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