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到社會,由校園到職場,臺灣金典獎文學蓓蕾獎得主許恩恩,經過社會運動的洗禮,融合從高雄北漂的經驗,從女性的私角度,書寫公共行動、政治參與的另類實踐,探討女性與公眾事務之間的關係,挖掘並展演由此衍生的種種可能。
九個短篇小說,書寫這群參與過抗爭的女性們,由體制外轉向體制內,在公職中如文播員、約聘的公務員、政務官幕僚等,還有從事公部門培力交流營的主持人……描繪出夾雜在現實與理想、收編與抗拒收編之間的複雜樣貌。
同時也向內探索,刻劃女性的心思轉變,在男女兩性之外,細膩呈現出女與女之間的曖昧或激情,深入剖析同性情慾與情感,訴說渴求多元性別與流動關係的認同。更旁及在職場、社交等所遭遇的困境與煩惱。
〈決定〉以性騷擾為檯面情節,水下延續著波濤;〈傷心人類學七辣〉描繪的是一些邊緣的公共工作者之心的轉折;〈PAR〉彷彿空景的都市速寫,期望一個喘息的機會,也是給書店的情書;〈經痛仔的祈禱〉則以午睡之夢境,書寫經期的種種奇思妙想。〈玉山當歸〉裡一群人因專案認識相約登山,在岔出現實以外的路,訴說對工作與國家的迷惘;〈學妹沒有街頭〉訴說「運動」的世代差異;〈小世界〉記錄下一段與不同人在社會運動中的種種相遇。負責揭露政府透明議題的〈文播員〉則是註記了人工智慧普及前的一種遐思,而融入北漂經驗寫出一次久違的聚會的〈高雄同學〉,道出生命的體悟與掙扎。
許恩恩透過小說,寫出這群「公共行動、政治參與的另類實踐者」如何處理、繞道、迴避性別課題;並描繪一個又一個的「女性、女同志、女性主義者」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實踐公共行動,走入廣義的政治世界。融合出這個在女與公之間的糾纏與擺盪。
本書特色
★臺灣金典獎文學蓓蕾獎得主許恩恩,透過九個短篇小說,探詢女性與公共事務關係,以及與同性間幽微的情感。
專文推薦
作家? 房慧真 ?
《在女與公之間》寫到了不同於男�女二元對立的性別張力,而是女�女之間幽微而綿密,絲絲入扣的權力,以及從權力而來的資源,共享的社運語境、文化慣習。──房慧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