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急性子的不累工作法:回郵件超快、喜歡多工進行、不喜歡等人更不讓人等,事事求快當然好,但如何不累不氣還兼顧品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505595
原弘始
卓惠娟
任性出版
2025年4月28日
133.00 元
HK$ 113.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505595
叢書系列:
issue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issue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主管使用說明書:詳解7大類主管,讓你對症下藥,再難纏都能搞定!
被領導學:當下屬別只是坐著乾等,向主管學習,直接培養你的領導能力!
老實人狡猾工作術:只要努力就會被看見?結果你會經常幫同事收爛攤。最強員工,從誠實交代、狡猾做事開始。
從仙台跳槽矽谷,日本企管講師寫給新鮮人的職場進化手冊!
內
容
簡
介
日文中的「急性子(????)」,
是由「急忙(??)」和「贏(勝?)」兩個詞彙組合而成。
這一詞不僅代表著急,更帶有「贏」的意味,
也就是說,在日文中,急性子不是缺點,而是能帶你迎向勝利的優點。
作者原弘始是設計公司Design Studio L執行董事長,
身兼管理職和設計師的他,永遠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滿,
被上司稱讚是「停不下來的創作者」。
但他發現,急性子工作態度雖然讓自己容易受重用,得到更多發揮機會,
卻也產生不少後果:
◎嫌同事動作太慢,自己來比較快;結果天天累到爆;
◎常被另一半抱怨「茶泡得太淡了」──因為等不及!
◎喜歡多工,但不斷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思維,會加重大腦負擔。
◎喜歡尋找最短路徑,但風險是為求快而偷工減料,品質不佳得重做。
◎任何行程都要事先查好路徑,然後急忙趕下個行程,忘了享受當下。
他開始自省,這種工作和生活都愛衝衝衝、卻搞得自己很累的工作方式怎麼改善?
作者開始在部落格上發表「急性子但不累的工作術」文章與眾人分享,
讓自己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多工是好事,但大腦很疲勞
為了求快,急性子工作者總是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思維,
但這麼做容易導致大腦不堪負荷,效率逐漸下滑。
怎麼做才能速度快又不累?
你可以設計一天的總工作量,不要超載;
或設定「中途目標」,完成階段性作業後,強迫自己先休息。
並把重要的事情排在早上處理,腦子更清晰。
◎這樣做事,速度與品質兼顧
.將所有工作列成清單,連倒垃圾、印收據、回信等雜事也列入,
看著打勾後的項目一個個消失,就不必再費腦想:「那件事我完成了嗎?」
.建立標準作業程序,不只是你,連同事也能受益。
作者的公司就建立作業「服務臺」,彙整常用的文件和常見問題,
任何人有任何需求,都可立即找到相應資源,速度快但不累。
.本書還提供很多方法讓你快而不累:
如何快速產出,但是大腦零負擔?
如何用低效率換來高效率?
如何創造時間……
……想知道嗎?
◎遇到這些時候,再心急也該踩剎車
看到訊息就秒回,也許你對自己的高效率感到滿意,
但客戶可能會想:「這麼快就回信,他根本沒看,只是在敷衍我?」
如何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專業與體貼?
回郵件超快、喜歡多工進行、不喜歡等人更不讓人等,
急性子不累的工作術,讓你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名人推薦
均弘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妤(Lulu老師)
《布姐的沙發》Podcast主持人�布姐
《這個工作我喜歡》Podcast主持人�Zac
Notion訓練營創辦人、生產力專家�侯智薰(雷蒙)
幸福行動家創辦人�張永錫
?
目
錄
推薦序一 快速完成,是急性子最大的成就感來源�陳家妤(Lulu老師)
推薦序二 迅速而不累的智慧,讓你有餘力享受生活�Zac
推薦序三 成為快得優雅、有節奏感的急性子�布姐
前言 速度快又有品質的工作法
第一章 老愛衝衝衝,是好還是壞?
1 習慣尋找最短路徑
2 不喜歡等,也討厭讓人等
3 先開始再說,邊做邊調整
4 想要先知道結論、先看結語
5 休息反而覺得不安
6 只有急性子才能體會的事
第二章 被視為可靠的工作夥伴
1 口頭禪:「什麼時候開始進行?」
2 有餘裕處理突發事件
3 有自己的做事節奏
4 做得多,身體就會記住
5 在團體中積極發言與表達
第三章 多工是好事,但大腦很疲勞
1 除了速度快,還得展現體貼
2 設計一天的總工作量,不要超載
3 設定中途目標
4 刻意保持未完成的狀態
5 將重要工作安排在早上處理
6 下班之後就是新的一天
7 急性子閱讀法
8 立刻做的工作優勢
9 將截止日提早
10 每天和同事分享一個資訊
11 做不來的事就交給別人
12 如果你是急性子的領導者
第四章 這樣做事,速度與品質兼顧
1 列出清單,做完就打勾
2 字跡不求工整,只要能辨識
3 儘量減少多餘的步驟
4 製作流程範本
5 先整體,後局部
6 複製貼上,找最短路徑
7 用一個字輸入一整句話
8 換個環境想事情
9 即時編輯,省去等待時間
第五章 如何快速產出但大腦零負擔
1 先吐後吸
2 有靈感馬上記下來
3 當場處理,而非回家想想
4 觀察客戶的第一反應
5 同時進行多項專案
6 隨時整理過去的成果
7 10分鐘內寫出10個小創意
第六章 遇到這些時候,你該那樣踩剎車
1 一味追求速度的陷阱
2 一開始先完成七成
3 立即回覆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
4 不要光衝,停下來觀察
5 接受初期的低效率
6 急性子的多重宇宙
7 把每樣工作數據化
8 創造時間
9 打破原有的成功模式
10 先動腦,不要馬上上網搜尋
11 用一句話概括蒐集到的資訊
12 不只抄筆記,還要超筆記
13 保留以前的檔案
第七章 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
1 刻意留白
2 每天第一件事,上傳照片到社群平臺
3 上班前,什麼都不要做
4 做不完?明天再做
5 安打數比打擊率更重要
6 將時間花在自己做想做的事情上
後記 用急性子工作法,我寫完這本書
序
前言
速度快又有品質的工作法
好想趕快完成!好擔心事情被延宕!不想浪費時間!
每當我這麼想、這麼做時,都不由得再次意識到自己真是不折不扣的急性子。
你好,我是作者原弘始。在日本長野經營一家名為「Design Studio L」的設計公司,並擔任執行董事,主要業務是為企業提供品牌推廣、網站設計、平面設計等服務。1998年,我以應屆畢業生的身分進入這家公司,並於2020年接任執行董事一職。至今已累積將近27年的設計師生涯。
由於我身兼經營者和執行者的角色,工作量自然不少。值得慶幸的是,周圍的人都認為我做事很有效率。
我也認為速度是我的優勢,但回想起剛才那些話,或許「急性子」才是讓我行動迅速的真正原因。
每當接到突如其來的任務,就不自覺的湧現「好想趕快完成!」的焦躁情緒。
明明沒有必要立即處理,卻因為擔心事情延宕,而將任務優先順序提前,急急忙忙著手進行。不僅如此,還會因為不想浪費時間,同時執行多項工作,追求最快、最短的完成途徑。
我總是心想,只要完成這項工作就會有空、想預留一些時間為下一項工作做準備,因此不斷往前衝,催促自己加快進度。
提早完成!真是太棒了!然而,好不容易空出來的時間,卻又立即排入下一個行程,陷入這樣忙碌的迴圈且無法自拔。
像這樣,總是急著往前衝,一刻也停不下來,無法靜下心來的人,就是所謂的急性子。不用說,急性子的我,也是過著這樣的日常生活。
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
•起床後,從距離臥室最近的地方開始,上廁所→洗臉→餵貓→燒開水……,按照這樣的順序行動(追求最短路線、效率)。
•常被另一半抱怨「茶泡得太淡了」(因為等不及)。
•出門旅行前想著目的地,抵達目的地後又想著家(超前部署太多)。
•常為走錯路而感到沮喪(認為浪費時間)。
諸如此類,關於急性子的事情說也說不完。
乍看之下,性子太急似乎是種麻煩的個性,但缺點和優點往往是一體兩面。我認為急性子也有很多優點。
據說,日文中的急性子「????」(sekkachi)是來自「急忙」(??,seku)和「贏」(勝?,kachi)兩個詞彙組合而成。也就是說,這一詞語不僅表示著急,更帶有贏的意味,也就是取得優勢的意思。
性急的人可以透過提前行動、快速完成任務,在各種情況下取得優勢。這種特質在工作中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雖然我工作時總是忙個不停,但也非常重視工作以外的時間。我的下班時間固定,且每天都會確保擁有8小時的睡眠。
此外,為了宣傳公司業務,我曾在連續10年間,每月都撰寫30篇部落格文章;週末也會為了拍攝街拍照片而外出(大約會拍1,000張),並以每天兩張的頻率發布在Instagram上。
我本來就喜歡分享資訊,也多虧這些習慣,才能同時兼顧公司業務和自我提升,因而有今天的我。我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也是因為在部落格上發表「急性子工作術」的文章後,獲得編輯的青睞。
仔細想想,這正是透過急性子行動模式創造出餘裕所帶來的成果。
聽起來或許有點矛盾,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性急而快速採取行動、並刻意留白,才能做到這一點。
無論是工作、興趣或休息,正因為我是個急性子,才會特別重視「創造」這些時間。
在本書中,我將介紹如何利用性急的特質提升工作效率、如何與你的急性子特質和平共處,以及如何確保擁有充裕的時間。
雖然名為「急性子工作術」,但本書絕非一味追求速度。你可以透過本書提升工作和成果的品質,也能學習如何周全的考慮他人感受,並培養細心謹慎的態度。
或許,慢性子的人、不擅長立刻行動的人,也能從急性子工作術中獲益。
有些事,正因為是急性子才能做到。有些優勢,正等待著性急的你發現。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將性急的優點運用在工作上,獲得充裕的時間和內心的平靜。期待你能從中找到所需的啟發。
推薦序一
快速完成,是急性子最大的成就感來源
均弘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妤(Lulu老師)
《急性子的不累工作法》這書名也太可愛了!但是,我懂這一本書想要表達什麼概念,因為我剛好是蓋洛普天賦優勢(Gallup CliftonStrengths)認證教練。而要幫本書寫一篇序,可能還需要先解釋一下「蓋洛普天賦優勢教練」是什麼。
蓋洛普天賦優勢,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唐納.克利夫頓(Dr. Donald Clifton)研究並提出的理論。他研究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天賦特質,再將所有的特質加以整理,歸納、統整出34項天賦。而克利夫頓博士認為,這些特質就是每個人腦子運作的模式,它是天生、與生俱來的。而每個獨立個體都有獨特的想法,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因為感受不同,就會創造出迥然不同的行為模式。
只要將這些天賦加以鍛鍊、讓它成長並且好好運用,每個人都可以成功,只是成功的方式不同。而研究這34項特質,以及協助它成長茁壯,能引導每個獨立個體達到成功的境界。實踐這一套理論,就是蓋洛普天賦優勢教練在做的事。
回到本書所提到的「急性子」,在蓋洛普天賦特質當中,就被稱為「成就」(Achiever)。這樣個性的人,精力充沛、鍥而不舍,總是忙忙碌碌卻有所作為。外人看他總是非常忙碌,但是他樂在其中,即便你要求他休息,他也可能會因為手上沒有工作而感到驚慌。急性子最大的成就感,就來自於將工作完成的瞬間。
急著完成工作,效率當然高,但是也可能伴隨一些負面效應。例如,工作品質不夠好、其他夥伴的負面情緒,甚至是工作量超載導致身心俱疲。所以,書中提出了多種方法、多種工作模式,讓急性子不僅可以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同時也能兼顧生活品質、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
書中為急性子的人列出種種建議,而在我輔導的案例中,最成功的方式是:清楚寫下每天的待辦事項,並刻意將休息、維繫感情等事情,加入清單中。
什麼是刻意排入休息時間?舉例來說,完成了2、3件事情之後,在待辦事項中加入「起身喝一杯最心愛的咖啡」。有意思的是,由於必須完成待辦事項中排定的任務,所以巧妙的將「休息喝咖啡」置入其中。為了完成它,就會真的起身去喝杯咖啡,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
再舉個例子,個性急的人一直汲汲營營的想要完成很多事,但是又會覺得應該要陪爸媽吃個晚飯,難以在親情與工作取得平衡。這時,將「陪爸媽吃晚飯」列入待辦事項,急性子為了完成清單上的任務,就會去陪爸媽吃晚飯。
是否讓人感到非常奇妙?只要一個簡單的技巧,就可以讓急性子,也就是擁有蓋洛普天賦優勢中「成就」天賦的人,安排休息時間、維繫親情。
所以,急性子是一種個性、是一種頭腦運作的模式。它是雙面刃,人的成功有它,因為它創造了效率;人的失敗也有它,因為它不顧慮他人感受,導致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取出優點,並排除缺點,順著天性發揮。別忘了,快速完成很多工作,是急性子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如果你也是急性子,那麼本書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推薦序二
迅速而不累的智慧,讓你有餘力享受生活
《這個工作我喜歡》Podcast主持人�Zac
自從開始工作後,我總是不停的向目標衝刺,完成一件事後,便迅速投入下一個任務。這樣的「急性子」讓我覺得自己超有「效率」,身邊的夥伴甚至幫我取了綽號──「Push Button」,意思是只要見到我,就知道事情又要被加速推進了。
過去的我總是想:「怎麼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快?」每天追趕時間的結果,卻是下班後筋疲力盡,常常一回家就倒在沙發上睡著,醒來後匆忙洗澡,再躺回床上,隔天又進入新的循環。
這樣的工作模式,讓我開始思考:「迅速處理一個接著一個的任務,真的就是高效率嗎?」
自我們經營Podcast節目以來,必須安排來賓與兩位主持人的時間、撰寫訪綱、預訂錄音室、做訪前功課、製作影音素材、洽談合作等多項事務。此外,兩位主持人也各自有不同的專案與創業品牌,工作任務不只是單一面向,而是更加多元複雜,「高效」逐漸也成了我們工作的核心目標。
這本書提出許多實用的方法,例如:迅速且保持體貼、設立工作規則、制定中途目標、刻意未完成、成果存款、先輸出再輸入等,這些都來自作者的實戰經驗,簡單易懂,且馬上就能應用。其中,作者提到的「使用者辭典」這個小祕訣,更是讓我大開眼界。
我想,如果能夠好好掌握這些方法,工作就能像鴨子划水──表面從容優雅,水下卻有節奏的朝目標前進。尤其在多工、斜槓、在家工作已成為日常的今天,如何提升效率,同時保留更多時間給自己和重要的人,變得至關重要。而書中的這些「祕訣」,正是能幫助我們做到事半功倍的關鍵。
作者擁有豐富的執行與管理經驗,既提供實用方法,也時不時給出當頭棒喝般的提醒,就像一位同樣是急性子且值得信賴的職場前輩,卻能不疾不徐的指引我們如何做得更好。
「真正的餘裕,並非來自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來自於創造餘裕。」書中這個觀念讓我深有共鳴。高效率不應該只是單純的追趕時間,而是能讓我們在下班後,仍然有餘力去享受生活、發展興趣,讓人生更加豐富。
本書將帶你體驗「迅速而不累」的智慧,讓你的效率不只是快,而是快得從容、快得優雅,真正掌握節奏,而不是被時間追著跑,從「解決事情」轉為「駕馭時間」。
最後也藉此機會,感謝所有急性子們帶來的正向影響,也感謝作者寫下本書,讓我們能學習如何更聰明、更高效的完成所有想要達成的目標。
推薦序三
成為快得優雅、有節奏感的急性子
《布姐的沙發》Podcast主持人�布姐
你是否有以下類似的情況?
1.看到訊息就忍不住立刻回覆,深怕讓人等太久而顯得不夠專業?
結果因為回得太快,內容可能不夠完整,反而造成誤會。還可能不小心變成別人眼中的「隨傳隨到」,降低自身專業形象。另外,專注力也常常被打斷,因此拖延真正重要的工作。
2.覺得事情交給別人做太慢,不如自己動手?
常常覺得工作交給別人處理太花時間,於是乾脆自己做。結果,下一次類似的任務又落到你身上,最後變成事必躬親,導致時間越來越不夠。沒有時間思考更重要的戰略問題,導致你的職場競爭力下降。
3.用最快的方式完成工作,卻發現不一定有效率,還讓自己更累?
因為過於快速的反應和缺乏思考,導致錯誤率上升,反而要花更多時間修正。習慣把事情快速做完,長期處於這種高壓狀態,身體和心理都會累積疲勞,容易導致效率下降、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產生職場倦怠。
如果你有類似的狀況,這本書可以幫助你。
「快」不是問題,但要快得有智慧。真正的高效率,不只是快,而是找到最適合的節奏。有時候,放慢腳步才能走得更快、更遠。不能只是速度快,更要走對方向。當你學會踩剎車,才能真正快得長遠!
我很喜歡第七章的提醒跟做法,例如「匆匆忙忙」能否變成「從從容容」?與其不加思索忙碌,變得盲與茫,為何不從容的忙呢?以下將幫助你更加從容:
1.刻意空白
我也很重視刻意的預留空白時間,不把行程壓到極限。留白,才有機會停下來思考;留白,才有機會嘗試新的事物。
2.上班前不處理工作,而是做點輕鬆自在的事
像是閱讀、慢跑、冥想等。我自己深刻體會到,聽首音樂、煮杯咖啡、做個伸展操、閱讀、寫感恩日記等,當作開啟一天的儀式,的確可以讓自己整日有美好的能量,而不是匆匆忙忙、混亂起跑,打亂一整天的節奏。
3.允許自己事情做不完
製作「不要做清單」,以及擁有「明天再做」的思維。
「不要做清單」不是在提醒你該做什麼,而是幫助你排除那些讓你分心、耗能、沒價值的行為,進而守住自己的時間與專注力。
而「明天再做」對急性子來說,是創造餘裕的策略。
4.重視安打數而非打擊率
運用「分解」和「加法」兩個概念,協助自己去計算累積的正向成果,不是只看失敗的次數,以此增添內心的自信與餘裕。
你也許是個急性子,但你可以變成一個有節奏感的急性子。
本書將幫助你快得更有品質、更有策略、更有餘裕。如果你也想擺脫那種「永遠在趕、永遠在忙、永遠很累」的狀態,本書會是你很棒的陪跑夥伴。讓我們一起練習從匆匆忙忙變成「從從容容」,快得剛好、快得聰明、快得優雅。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