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預感,那竭盡全力打造的生活,
最終會因為這道細微的裂痕而徹底崩壞……」
信任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夠擊潰一個人對生活的信念嗎?
在愛情的世界裡,信任猶如三月春雪,隨時都可能從風中消逝——
國際布克獎提名作家朴相映出道至今風格最成熟的代表作
���隨書附作者「信念」祝福印簽扉頁���
最終會因為這道細微的裂痕而徹底崩壞……」
信任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夠擊潰一個人對生活的信念嗎?
在愛情的世界裡,信任猶如三月春雪,隨時都可能從風中消逝——
國際布克獎提名作家朴相映出道至今風格最成熟的代表作
���隨書附作者「信念」祝福印簽扉頁���
★韓國文學村青年作家獎、許筠文學作家獎得主
★韓國Yes24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京鄉新聞★國民日報★文化日報★首爾新聞★韓民族日報聯合推薦
#文藝青年 #我們這個時代的小說 #年度圖書 #引領韓國文學未來的年輕作家 #愛的類型 #不尋常的愛 #愛的意義 #酷兒
因為《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入選國際布克獎而成為話題的小說家朴相映,隨後因作品同步改編為電影《在熙的男,朋友》及影集《大都市的愛情法》成為焦點。《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描述無懼傷害奮不顧身陷入熱戀的二十世代年輕人們的火熱歲月,《信任的模樣》則描寫了成為社會新鮮人的三十世代的人們。這個階段的人們,除了在職場要面臨艱苦的奮鬥,也夢想著更美好的生活及穩定的關係,最終卻可能難以兼得。
獻給一起度過珍貴時光的人們
相信自己堅定的心,抓住希望,和青春的愛與眼淚
《信任的模樣》由四篇小說組成,每篇分別描述一個主角的故事。這些人物年齡相近,但大學科系、步入社會的年齡、性格、家庭背景皆各不相同。四個故事的主角以奇妙的連結而交纏在一起,分別是四部作品的主角,也是其他故事的配角,增添了小說合輯的閱讀樂趣。朴相映以四篇小說串起四個人的故事,這種合輯式的串連不僅呈現了我們生命中複雜的聯繫,更呼應著真實的人生:每個人或許都是他人生命中的配角,更是自己生命的主角。
《信任的模樣》中的四篇小說,各自以第一人稱敘述了自己的故事,也各有不同的主題。〈現在的年輕人〉鎖定主人翁們初入職場時的經歷,呈現了南韓高壓嚴苛的辦公室文化縮影。〈半個月後的愛〉則描述疫情時期的封鎖經歷,當年的隔離制度及確診人數讓全球人心惶惶,同居的戀人也面臨了隔離的考驗。〈成為我們的瞬間〉聚焦在親情及友誼關係,也透過女性角色試圖對社會僵固體制做出無聲抗議。〈關於信任〉的主人翁則面臨了信任及信念的雙重考驗:情感上的信任危機同時摧毀了自己的生活信念……
小說所有張力集中在最後一篇,隨著四篇故事的主人翁娓娓道來,讀者逐漸明瞭幾位主角的關係,劇情卻在最後一篇出現反轉。朴相映以此質疑愛情的意義,也誠實描繪了人們在愛情間游移的灰色地帶。故事以當年的疫情為背景,傳達出無論多麼努力,生活也隨時可能化為泡影的危機感,同時以此質疑脆弱的情感關係:是否無論多麼堅固,最終也會像沙雕一樣崩潰?朴相映透過小說探討信任、信仰及信念的含意,書名中的「信任」具有多重意義:能夠指涉愛情中的信任,也能夠代表人們對於生活的信念及信仰。故事也如同朴相映在序言裡所說:「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這些人卻沒有放棄對愛情的希望,並且持續努力尋找對生活的信念。我希望能在書中描繪出這樣一群不放棄的人的身影。」
「前輩啊,我不是想得到稱讚,只是想被當作人看待。」
——〈現在的年輕人〉金南俊
金南俊是雜誌社的實習生,對所有事都竭盡全力,但是卻常被前輩訓斥。每天和伙伴都面對著嚴酷的企業文化,總是被前輩們以「現在的年輕人啊——」開口嘮叨指責,最後終於忍不住爆發了——這篇故事真實描述年輕人初入職場所面對的高壓環境,記錄了辦公室裡的陰暗面及荒謬,讓人不禁想起《未生》,感到極具共鳴。
?
「性格就是命運。後來,我反覆說著那句話。」
——〈半個月後的愛〉高燦浩
二十多歲開始就輾轉於夜店過著多采生活的燦浩,已習慣透過社群軟體結識新朋友,同時羨慕好友們穩定的戀情。某日透過約會軟體與南俊見面,雖然兩人的長相、性格、職業都迥然不同,卻開始談起人生中第一次的長期戀愛。故事敘述了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兩個極端性格之人的戀愛生活,也描述了在疫情下受到阻礙的各種情況,讓人不禁回想起封城時期的種種考驗。
「他們經歷的人生會如何呢?他們是如何既相同又不同的呢?」
——〈成為我們的瞬間〉柳漢永與黃恩彩
黃恩彩是性格開朗,工作能力極強的女生,在與南俊共同歷經了耗損的企業文化之後,重新展開另一段精采的職場生活。她帶領著充滿創意的行銷團隊在職場上衝鋒陷陣,卻也引起辦公室一場風波。柳漢永身為恩彩的同事,時常在她身上見到自己親人的影子,因而意外吐露心事成為好友。本篇故事描述兩人在職場並肩扶持的生活,也透過恩彩及幾個女性角色探討了女性在社會面臨的掙扎與困境。
「我下定決心了。不要隨意約定未來。」
——〈關於信任〉林哲宇
哲宇從未懷疑過愛人Y的虛假人生及死亡,卻因此對生活感到失望,放棄了攝影師的工作。在Y的葬禮上偶然見到漢永,彼此的關係逐漸加深。兩人展開戀情後決定同居生活,哲宇轉換職涯跑道後在梨泰院經營居酒屋重新出發,也得到不錯成績。然而隴著疫情席捲全球,店鋪面臨停業危機,漢永和哲宇的戀情也面臨了考驗。愛情的背叛與信任,就在一念之間……
與過往聚焦於青春歲月燃燒生命似的戀愛態度有所不同,《信任的模樣》裡呈現出的三十歲世代戀情,顯得更加成熟與寬容。對於愛情的渴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不同嗎?朴相映藉由四篇故事探討人們對於愛情及生活的信念,再次留給讀者思索的餘韻及空間。
本書特色
●如同《在熙,燒酒,我,還有冰箱裡的藍莓與菸》的進階版,描述二十代進入職場後的三十代生活
●四部小說皆採第一人稱敘述方式,各自獨立卻相互串連,別有閱讀樂趣。
齊聲推薦
王盛弘(作家)吳珮如(P
odcast情熱韓半島主持人、雙島書店負責人)
馬欣(作家)
盛浩偉(作家)
許婷婷(出版工作者)
陳思宏(作家)
陳?青(作家)
陳雪(小說家) ?
盧建彰(詩人導演)
(按姓名筆劃排序)
各界好評
朴相映筆下的三十歲青年群像,為了生存過度努力,為了不傷害別人而壓抑自己,也為了不想有朝一日成為我們看不起的大人,用力活出自己的模樣。但在疫情當下,許多努力都變得徒勞,世界依舊太殘酷,社會太直觀,而愛情太不可靠,迷途在梨泰院十字路口的人,何止書中主角而已。閱讀《信任的模樣》,總讓我想起那個難堪、孤獨又脆弱的自己,回到疫情那年,我離開記者崗位,獨自隔離在仁川一間單人房,對愛的信任和期待,拋棄與背叛,將我吞噬,即使隔離結束,我也一度走不出來,彷彿和小說主角們經歷著相同的黑洞,但看著他們在自己的故事之外,也成為別人生命的配角,我竟感到有些寬慰。「人啊!其實不管怎麼樣都能活下去」,書中這句話輕巧地置入對白中,卻重擊了看完這本小說而恍惚的我,帶給我力量。——吳珮如(Podcast情熱韓半島主持人、雙島書店負責人)
現在。半個月。瞬間。小說標題在倒數,每讀一篇心跳快好多拍,要爆炸了。時間在迫近。與其說,當代的生活有保存期限(「我」要到期了嗎?被承諾的未來、當初的夢想,寫下的計劃……),其實一切不過紙箱外一張標籤:「內有易碎物,小心輕放」,總是太容易破碎的感情線,太裸露的心。太多的計畫,太快的變化。磕碰一下,內裡早已經破碎。小說多舒緩,故事多好讀,卻總能一下子把你逼到極限。到頭了,社會化的不安,個體與群體的對抗,好不容易融入,發現早已經被孤立。朴相映很會,他給你看全新的時代風景線,以為還很遠,其實早就是生活的地平線,已經逼在腳下。讀《信任的模樣》是在懸崖邊緣一個故作微笑的回頭,他的每一個字,都讓你想,下一步,跳,還是,不跳?——陳?青(作家)
《信任的模樣》中的四部小說,都是獨自或被隔離在暴雨、暴雪中的人。朴相映描述了在黑暗的世界裡孤獨而前進的人們,這些沉默安靜的臉龐卻顯得如此熟悉。他們雖然因為疫情導致未知的未來而感到不安,但也面臨到另一種新的覺醒。從這個分裂的時間點開始,反而領悟到另一種明天的可能。朴相映的小說就在描寫這樣的故事。——文學評論家吳恩喬
每當我讀朴相映的小說,生命中感到深深孤獨的時刻就會浮現在腦海中。很少有作家能如此細膩地描繪孤獨的感覺。我同情那些失去珍貴的東西、毀掉辛苦建立起來的一切、四處漂泊尋求穩定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的人們,也同時得到了只有優秀小說才能給予的安慰。一個人看著一扇巨大的、有裂痕的玻璃窗,彷彿隨時破碎也不足為奇。窗外,大雪紛飛,望著心愛的人走過,距離卻遙不可及。我可以在這本書裡久久凝視那片孤獨卻又美麗的風景。向那些想深入了解朴相映世界的讀者推薦本書。——小說家崔恩榮(著有《祥子的微笑》《對我無害之人》《朗夜》等)
我們這一代人竭盡全力,試圖過著與上一代人不同的生活,上一代卻總是把「現在的年輕人啊」當成批評的理由,但最終我們這代年輕人的眉宇之間卻出現了與前輩們相似的皺紋。就像在滿月時許願但希望中樂透而非中愛情頭獎的場景一樣,這些故事仍因為穿插了輕鬆的笑話而更加感人。難道他們永遠無法安於那種公寓平面圖般的幸福,是因為他們夢想的生活充滿了重複的、絕望的時刻,而不是平淡卻永恆的瞬間嗎?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該說是他們不相信愛情,還是說他們太相信愛情了?這本書是為剛步入社會的大人們準備的成長小說。——作家黃善宇(著有《兩個女人住一起》等)
?
果然是朴相映!——KYOBO書店讀者魯**
如同之前的作品,朴相映又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時代的縮影。——KYOBO書店讀者英石**
朴相映就是朴相映。他自由地連結和充實人物形象,創造出「此時此地」的故事。由於自嘲式的幽默,整個故事流暢愉快,很快就讀完了。然而,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時間賦予我們對未來的責任比對過去更大的責任。一旦我們度過了某些成長階段,就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樣子。——KYOBO書店讀者安**
總是能勾起人們回憶的當代作家。——KYOBO書店讀者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