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追尋北一:日治時期台北第一高女的光與影(附贈首刷限量贈品)

追尋北一:日治時期台北第一高女的光與影(附贈首刷限量贈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45178
蔡蔚群
衛城出版
2025年4月30日
183.00  元
HK$ 183  






ISBN:9786267645178
  • 叢書系列:Belong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elong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台灣歷史 >











    【附贈精美明信片贈品】

    ?????????????????????

    從台北一高女走向北一女,

    這所學校不僅象徵著台灣女性教育的先鋒,

    就連穿著打扮、校園景色都與台灣歷史息息相關。

    此次特別邀請北一女在校學生周宥佑,

    親手繪製一高女時期兩件非常有代表性的制服,

    搭配該時代的校園景色,是北一女學生必收藏的作品。

    ?????????????????????



      120年來,這片校園靜靜矗立,

      它承受過砲火的轟鳴,也迴盪過熱血的呼聲。

      身處政治權力核心的學生,如何以他們的雙眼與熱忱,

      訴說臺灣歷史的轉折與變遷?



      1904年,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分教場成立,後改稱台北第一高女,為北一女的前身。位處總督府旁的校園,成為全台女學生最嚮往的志願。儘管在日治時期女性教育較不受重視,但位處政治中心的第一高女,學生多半來自名門閨秀,在大正時代的洗禮下,成為「新女性」誕生之處。



      位處政治中心的校園,不僅僅見證了時代如何轉彎。從創校之初以培育良妻賢母為目標,到1922年正式開放台籍學生入學,再到二戰時期被迫支援戰爭,這片校地承載了多少動盪與希望?當女學生在「新女性」與「愛國者」之間掙扎徘徊,辦學理念也在政局影響下幾經波折。那些初入校門的台籍女孩,又如何在歧視與困境中堅定自己的足跡?



      至今,砲彈轟炸後的校園建築依然微微歪斜,時代曾在這傾斜、崩塌,但辦學的精神卻持續流傳,持續在第一線參與時代。



    本書特色



      1.??? 填補臺灣歷史上闕漏的校園書寫:過往我們在理解日治時期時,時常因為校園與時事的切割,而未了解當時的學生生活。然而,一高女便位於當時的總督府(今總統府)周圍,一舉一動皆與政治風向息息相關。透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窺見時代如何影響台灣教育的發展,更可以看到短短50年內,一高女如何走過大正浪漫、進步思想到戰爭時期,他們是時代的縮影,更是時代的先鋒。



      2.??? 承載一代女學生共同的回憶:北一女的前身一高女,至今依然是多數臺灣女學生最嚮往之處,不論是今天開放的校風、多元的課程,都逐步地從北一女開始實施,並擴散到其他學校。這樣的風氣,除了源自於戰後眾多女學生的付出與校方的開放態度,更可以一路追溯到日治時期校長的辦學理念。不論是改制服、重體育、倡導「新女性」的風潮,至今依然是全台女校學生共有的體感記憶。



      3.??? 從小校園走向大時代:歷史的變遷從來不會只施力於特定人事物上,學校的故事自始自終皆受到政治局勢的影響。在這本書中,作者非常有意識地透過描寫校園的發展,去投射整個台灣社會的政治走向。諸如日治時期社會對女性穿著短裙的思考、戰爭爆發後女性如何承擔後援責任,再到日本殖民下台北地景的發展與貿易轉變,這樣的關懷,讓歷史走出了校園,正如學生們下課後融入的風景般,北一女自始自終皆跟著時代一同起伏。這種從校園看往時代的書寫,讓我們更有機會看到以往忽略的細節。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陳智源?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懷念推薦──

      片山和之?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

      許雪姬? 中研院台史所兼任研究員

      鄭麗君? 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

      陳瑳瑳? 台北第一高女校友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如果你讀過《追尋北一》,將會更深刻地理解這場盛宴的底蘊與價值。《追尋北一》帶我們回到百年名校的起點,不只呈現台北第一高女的光與影,也開啟北一女的傳奇序章。」──陳智源,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北一女校史悠久,位處京畿核心,校園範圍發展伴隨周邊環境不同政權興建的諸多建築變遷,整個場域可說是『治理臺灣』的實體空間化。校內建築也歷經多次設施位置遷移和校舍新建重修,在各角落累積無數師生回憶,成為校友只待三年卻終生想念的夢中場景。因漫長的時間跨度,在建築構造方面,校舍歷經從木造到鋼筋混凝土的建材構造演進,也反映從古典的歷史樣式到現代主義等不同時代對於美學風格的品味轉變。層疊累積的空間痕跡是歷史悠久校園的迷人之處,包括連結木造校舍記憶的小綠屋造型、可能藏有戰前門柱構造的校門等,作者蔡蔚群老師爬梳大量史料,清晰呈現龐雜的校園發展遞嬗,還有許多精彩內容,無論是否和北一女有所關聯的臺灣人都值得一讀。」──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推薦序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校長 陳智源

    前言

    1.從附屬學校到台北第一:校名篇

    2.反映時代的治校風格:校長篇

    3.學校理想的象徵:校訓、校歌、校徽篇

    4.西風東漸下的衣著:校服篇

    5.與眾同歡的誕生日:校慶篇

    6.見證時代轉向的建築:校地、校舍與校門篇

    7.殖民體制下的掙扎:本島人篇

    附錄





    推薦序



    歷史總是在不遠處等我們去發掘,或是去創造




      蔚群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兼具學識涵養與研究能力。他在北一女任教近二十年,教學專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深獲學生喜愛。蔚群長期擔任本校綠衣使節培訓講師,負責校史課程。前幾年適逢修復光復樓及籌備一百二十周年校慶活動,我請蔚群幫忙梳理校史,意外發現很多珍貴的資料,包括照片、文件、書畫、人物等,皆極具典藏、研究價值。然而,要書寫一所學校的歷史,尤其是培育台灣傑出女性的搖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加上學校校史跨越日治與戰後時期,深具文化與政治意義,遣辭用句都需字字斟酌。我在想,蔚群一定是太愛這所學校,才能孕育出《追尋北一》這本書。



      《追尋北一》從校名沿革、校長任事、校訓典章、校服變化、校慶活動、校園建築、學生組成等篇目,呈現日治時期台北第一高女的樣貌,同時也探討這所位處政治中心的校園,從創校之初以培育良妻賢母為目標,到開放本島學生入學,再到戰爭時期被迫配合戰時體制,在變動的政局下,學校的辦學理念經歷轉折,當時的學生,也在新女性的自我追求與愛國者的時代要求之間尋找平衡。台北第一高女的歷史軌跡,不僅僅是時代的觀察者,更是時代變革的推動者,直至今日的北一女中,也是引領台灣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北一女中走過雙甲子,見證台灣女子教育的發展,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讀過北一女,它必會一生跟著你,成為一場可帶走的盛宴。而現在,如果你讀過《追尋北一》,將會更深刻地理解這場盛宴的底蘊與價值。《追尋北一》帶我們回到百年名校的起點,不只呈現台北第一高女的光與影,也開啟北一女的傳奇序章。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陳智源校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