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暢銷修訂版):家庭必備!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暢銷修訂版):家庭必備!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05108
顏瑞泓
商周出版
2025年5月08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6263905108
  • 叢書系列:商周養生館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15 x 1.4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75歲
    商周養生館


  • 醫療保健 > 醫學/醫療史 > 醫療常識











    ★合法使用農藥種類全面更新修訂★

    ★插圖重新繪製

    ★權威農藥專家親身傳授,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蔬果清洗術




    洗對了,就能減少一分農藥殘留,多增一分安心!

    你知道嗎?其實──
    .用鹽、小蘇打洗蔬果,都比不上流動的自來水

    .蘋果蒂頭容易積聚藥劑是清洗重點,橘子放幾天再吃更安全?

    .空心菜沖洗好要浸泡,玉米水煮後農藥就發散

    .四季豆隙縫要刷洗,香蕉剝皮前也要洗……



    「如何清洗蔬果才不會吃進農藥?」

    臺大農化系教授顏瑞泓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尤其近年來食安風暴頻傳,民眾對自己入口的東西不放心,加上網路傳言非常多,消費者缺乏對農藥的正確認識,就無法免於吃的恐懼,因此,顏教授希望藉由這本書教大家:

    認識農藥,用對方法,洗對部位,再也不用擔心蔬果上的農藥殘留!



    〔特色?〕解答對農藥的疑問

    ? ? 由於不了解農藥成分和運作方式,一般人聽到農藥就害怕。本書以認識農藥出發,規劃了「蔬果農藥殘留27問」,有助讀者真正理解如何挑選安全的蔬果,為全家人的食安把關。



    〔特色?〕分門別類提供各種蔬果農藥殘留清洗法

    ? ? 將家庭常見的蔬果分類,說明農藥的合法施用方式、類型、易殘留部位等,針對各種狀況提供最有效的清潔步驟,並搭配重點清洗示範插圖,方便讀者照著做、安心吃。



    〔特色?〕破解網路上令人害怕的傳言

    ? ? 網路上似是而非的傳言很多,經常令人心生恐懼,什麼都不敢吃。其實只要具備相關知識,保持冷靜,很容易就能判別真假。權威農藥專家以專業為您一一破解網路上最熱門的二十大傳言,並告訴您真正的事實。



    【好評推薦】

    李國欽 前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徐源泰 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暨名譽教授

    黃青真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系名譽教授

    蔡季芳 電視烹飪名師「阿芳老師」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顏瑞泓教授,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為國際間此領域相當著名且卓越傑出的學者專家。現更在繁忙的教學研究之間,完成此一極具參考與實用價值的好書《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令人至為振奮與感佩。書中以圖文易懂的編排寫作方法,將非常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化為生活知識,正是企盼甚久的好書。

    謹此鄭重推薦。──前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暨名譽教授 ?徐源泰



    面對「農藥」的問題,農藥專家顏瑞泓教授以他在農藥方面豐富的知識學養,在本書中提供了實用的概念知識和清洗的方法。例如:「當季」、「在地」食材相對較為安全;颱風前「搶收」、「搶買」相對較不安全等非常實用的原則。……期望本書可以協助大家安全地攝食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及全穀、豆類等未精製植物性食物,讓全民有更健康的未來!──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系名譽教授 ?黃青真


     





    〈推薦序〉 專家傳授的生活知識�徐源泰

    〈推薦序〉要多吃植物性食物,也要更安全安心�黃青真

    〈暢銷修訂版序〉正確解讀,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前言〉 減一分殘留,增一分安心

    ◆ 本書使用指南



    Part1. 蔬果農藥殘留27問?

    ▍認識篇 ▍
    Q1:農藥是什麼東西?蔬菜水果都有噴灑農藥,安全嗎?

    Q2:「農藥」聽起來就感覺有毒,農作物為何還要使用農藥?

    Q3:常聽說農民種自己吃的菜時,會另外栽種,完全不噴灑農藥,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

    Q4:為何農作物會有農藥殘留?不能避免嗎?

    Q5:什麼是安全採收期?這段期間採收的蔬果吃起來就安全嗎?

    Q6:新聞時常報導某項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什麼是合格不合格的標準?

    Q7:「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如何訂定的?如果特別愛吃某種蔬果,那麼也沒事嗎?

    Q8:是否通過農藥殘留檢驗的農作物,就沒有農藥殘留?

    Q9:我們看到的農產品殘留農藥檢驗是誰做的?可以相信嗎?

    Q10:農民們怎麼知道哪些農藥可以合法用於哪些農作物呢?

    Q11:在農藥延伸使用制度中,農作物如何分群組?又分哪些群組呢?

    Q12:使用農藥還要分群,那麼農作物分了群組後有什麼好處呢?

    Q13:市面上快速檢測農藥殘留的產品,用來檢測農藥殘留準確嗎?





    〈推薦序〉專家傳授的生活知識

    徐源泰�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前院長暨名譽教授



    在家烹調煮食,有許多方面的好處,包括較能掌握原料食材與過程、較衛生健康安全,可以是一個愉悅的嗜好、藝術且增進與家人的情感互動。在無良商人與食安問題陸續被揭露之後,現在有更多的人開始或重拾鍋碗瓢盆,享受安全喜悅的烹調煮食之樂。



    於是,如何正確選購與處理食材,開始吸引愈來愈多的關心。當然,網路上有看不完的資訊,卻大多數零散破碎而不完備,且也多有網路訊息道聽塗說、斷章取義的通病及非專業的錯誤。



    個人一直喜歡在認識各領域新知時,能透過一本有系統的專書,了解專業的真實。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顏瑞泓教授,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為國際間此領域相當著名且卓越傑出的學者專家。現更在繁忙的教學研究之間,完成此一極具參考與實用價值的好書《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令人至為振奮與感佩。書中以圖文易懂的編排寫作方法,將非常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化為生活知識,正是企盼甚久的好書。



    謹此鄭重推薦。





    〈推薦序〉要多吃植物性食物,也要更安全安心

    黃青真�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系名譽教授



    目前健康飲食的潮流,國際學術權威機構多推薦「每日飲食應以未精製植物性食物佔大部分」。例如,世界癌症基金會經過嚴密審閱數千篇學術研究文獻後,專家推薦的飲食防癌原則中即有一條是──植物性食物:吃大部分是植物來源的食物。



    (PLANT FOODS:Eat mostly foods of plant origin)其中特別強調要吃到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全穀、豆類等。這樣的吃法,也是預防其他常見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則。這些食物的組合,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健康促進因子,不止對人體有利,也是自然界中其他物種的最愛。今年初我實驗室的一個學生,在農藝專家的指導下,學習在溫室中種植黃豆,結果被害蟲吃得非常嚴重,連夏天種植的第二批也全軍覆沒。而歷史上的「蝗災」,也有多次農作物被完全摧毀的記錄。近代科學終於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植物保護」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農藥」的施用。



    曾有人估計,完全不用農藥,不用基改作物,全世界作物產量恐減產百分之四十,在目前全球人口增加壓力下,對糧食不足的現況更是雪上加霜。而農藥的上市均經嚴密的安全評估,在嚴格的使用規範下,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應在合理可接受範圍。問題出在,現實中這個理想的使用狀況有時不被遵守,一經媒體報導,常引起民眾的恐慌,導致營養推廣教育鼓勵多吃蔬菜水果時,常會被問到:「農藥的問題怎麼辦?」



    食物或食品殘留農藥屬「食安問題」的一環。在一個已開發國家,政府負擔了「規範、輔導、管理」的重責大任。每位公民都應該嚴格監督政府,盡責地維護人民的健康,將風險管控在合理可接受的範圍。目前,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均有定期稽查監測並公布結果,對不合格產品供應者進行處罰。有些連鎖超市也會自行監測,剔除不合格的供應商。我的印象中整體不合格率大約都在百分之十幾或更低。消費者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不合格產品中,往往有某一類或某幾類的不合格率較高。



    面對「農藥」的問題,農藥專家顏瑞泓教授以他在農藥方面豐富的知識學養,在本書中提供了實用的概念知識和清洗的方法。例如:「當季」、「在地」食材相對較為安全;颱風前「搶收」、「搶買」相對較不安全等非常實用的原則。聯合國出版的《二○一○全球非感染性疾病狀況報告》中,明確指出慢性疾病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而主要的風險因子包括:吸煙、少活動、酗酒與不健康飲食。其中不健康飲食首推「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期望本書可以協助大家安全地攝食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及全穀、豆類等未精製植物性食物,讓全民有更健康的未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