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燃料消費與日本海軍燃料工業 1 7
一、 近代日本的燃料消費與石油工業 18
二、 臺灣燃料消費與油礦探勘 22
三、 日本海軍燃料工業之創建與演變 30
第二章 後勁人文風貌與臺灣大海軍要地 35
一、 後勁庄舊聚落風貌 36
二、 北高雄日本海軍基地之建置 51
第三章六燃高雄本廠的建置、構成與運作(1942-1945) 61
一、六燃高雄本廠之籌建 62
二、產業空間之構成 77
三、人員養成與生產概估 83
第四章 戰後接收與中油高雄煉油廠之整建(1945-1948) 89
一、中國石化工業之創辦 90
二、戰後臺灣石油事業的接收 101
三、戰後初期的高雄煉油廠 113
第五章 煉油事業的更新與擴張(1949-1967) 133
一、臺灣中油公司的開展 134
二、突破瓶頸(1949-1952) 141
三、擴建與精進(1953-1967) 150
四、專業分工的組織擴張 161
第六章 完全的煉油廠(1968-1986) 171
一、石油化學工業的初步嘗試 172
二、致力發展石油化學工業 182
三、分支擴大石化工業 197
四、高雄煉油總廠的體制與精神 205
第七章 從五輕興建到謝幕(1987-2015) 217
一、從工業衛生到環境保護 218
二、被忽略的外部成本 226
三、反五輕運動的展開 236
四、環保課題與關廠 250
第八章 油廠空間和遺產 263
一、油廠空間之構成 264
二、行政區重要遺產 267
三、廠區遺緒 284
第九章 油人生活與文化 305
一、宏南宿舍區的發展 306
二、宏毅宿舍區的發展 315
三、從搖籃到墓葬的福利設施 323
四、油人活動與文化 338
第十章 後高廠時代與未來展望 351
一、後高廠的煉製事業部 352
二、高廠的文化資產評估 356
三、產業新契機與未來展望 360
附錄 363
附錄一:歷任廠長一覽表 364
附錄二:六燃高雄本廠土地徵收名冊 367
附錄三:1949年間高廠職員名冊 368
參考書目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