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從嘆息到感恩
這是一本既深奧又淺顯的輔導教育好書。深奧是因其主要的講論,取材於聖經中最難解的約伯記;而淺顯則因作者在融會貫通約伯記的精要之後,用簡明易懂的表達方式,應用在教會關顧與輔導受苦者之事工上,並且由約伯的四位友人之負面表現,提出目前關顧受苦者應有之態度、作法、用語,費心去理解「被輔導者」成長之生活環境與時代變遷等等的正面提示。
初讀約伯記,總是令人嘆息:「義人為何無辜受苦?」並且掙扎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否為「正確定律」的思辨中。不僅約伯自己如此,四個友人無不堅稱約伯必是罪有應得,當速速悔罪歸正消災吧!但約伯總是難以消受。
在苦難中,約伯學習反省自己的人生,尋求背後的神旨,並不是一意在追尋受苦的原因。但也難免在痛苦中對神有許多的誤解,說出一些不正確的評語,而很多是因這四位關顧者實在不知道如何向受苦者表達同理與接納,也不會適宜地聆聽與溝通,反用帶著壓迫感的崇高標準,提醒約伯認罪悔改。這確實是關顧輔導者的誤區與警戒。
然而,直到全書的末了,神才先用以利戶鋪路(32?37章),接著親自以統管宇宙萬有大能的主權,喚醒約伯那只有風聞而得之對神的認知,進而體驗到親眼看見神的屬靈見識(38?42章)。故此,約伯能因信心超越了理性,因順服勝過了環境。惡事的存在、苦難的臨到皆是神所允許的,神統管萬有的權能是世人無法測度的。「誰先給我什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伯41:11)神是公義的、是獨一的、是萬能的,撒但帶來惡與苦的悲慘,只是神所允許在萬物發展過程中的「小黑點」,至終在全幅美麗圖畫完成的時候,那些小黑點也都成為向神感恩的事件,而撒但也早已在悄然無聲中退出了舞台。
本書作者張德健長老是靈性豐盛、知識淵博、熱心愛主、敬虔事奉的美好基督徒。他在美國教育界極富盛名,是數學大師,是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的終身講座教授,又兼任武漢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及輔仁大學之講座教授。但最寶貴的,他是「基督的使者」,經常受邀至世界各處傳講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在十分忙碌的事工中,他用了三十多年工夫,與同工們一同建立並牧養了馬里蘭大學附近的中華聖經教會「樂道堂」;親自關懷、教導、照顧、輔導了許多主的羊群。從他豐富的學識及親身的體驗下而寫成了此書,再加上共同作者柯君穎弟兄及夫人林慕羽姐妹之精彩內容,使得本書錦上添花、好上加好。凡有意從事關顧與輔導事工及探討約伯記精意者,不可不讀。
我有幸應邀作序,先睹為快。拜讀之餘,心有所感,特此推薦。
?
黃子嘉牧師
新澤西州若歌教會榮譽牧師
亞特蘭大華人基督教會北堂榮譽牧師
中華福音神學院前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