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因為孤獨,所以才能做點有趣的事。
因為孤獨,所以寂寞到什麼也不想做。
?
你是哪一種人呢?
?
要是身邊沒有人,就覺得幸福不起來;認為孤獨等同於寂寞──其實都是誤解。反而是接納孤獨,發現「有些事情正是因為孤獨才能完成」,方能擺脫身邊必須有人陪伴的偏見,讓工作與人際關係都變得更好。
當生活的基本從必須有人陪伴轉為「孤獨」,便能解放心靈,全心全意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喜歡的事。不再受到時間與地點拘束,快樂與幸福的程度都增加好幾倍。
秉持著好奇心去挑戰、遊戲、學習,結識許多人等這些都由自己決定,主動行動。
獨自露營、獨自喝酒、獨自旅行、獨自去卡拉OK唱歌、獨自追星……
?
我覺得現在越來越多人享受「獨自活動」(一個人行動),這代表現代人的心靈越來越疲於「與他人共處」。
以獨自露營為例,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全心投入想做的事,並且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行動。在放鬆的狀態之下打開五感,享受當下,譬如仰望星空發呆與聆聽鳥鳴等等。
孤獨的本質是自由地感受外在,恢復生存的動力,重新感受興奮、有趣與沉醉。
不習慣孤獨的人一開始會覺得寂寞,但不久後就能適應了。
當單獨決定與行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學會以正面的角度來看待「沉浸在孤獨中也是好事」、「孤獨時也有很多樂趣」,自然每一天都會活得越來越快樂。
?
孤獨絕對不是寂寞不幸。
反而是懂得享受孤獨的人,往往看起來帥氣美麗,生活幸福,受到眾人支援,活得閃耀發亮。
本書中的「活在孤獨中的人」不是把自己關在殼裡,而是以自己的心情為標準,在接觸人群的同時享受人生。
這種人懂得「我是我,別人是別人」,以自己的心情為優先,也懂得尊重他人。不僅是單身的人,有溫柔的家人、伴侶、朋友或是同事的人,倘若生活以「孤獨」為前提,想必更能實際感受與人相處的喜悅和幸運。
無論是何種立場,最好都要學會「如何一個人活得幸福」。如果學不會獨處,容易對虛幻的事物抱持期待,之後陷入更深的孤獨,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懂得孤獨的人內心成熟,能夠進一步愛護自己與周遭。
本書梳理說明「幸福的孤獨」,希望大家能藉由本書明白:其實「自己就能找到幸福」。這世上最會為自己著想的人只有自己。請為自己追求最大的幸福,而不是他人。
有川真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