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張元奇:詩歌、政治與歷史的交會
張元奇(1860-1922)是中國近代的政治家學者,留下豐富的詩歌作品,結集為詩集《知稼軒詩》和歷史評論─《清外史》,並在政壇上有卓越貢獻。他曾被交付重任,起草〈清帝遜位詔書〉,並曾擔任過福建省長、遼寧省長,當選國會議員、經濟調查局總裁。他的書法也很有名氣,東北第一份中文報紙《盛京時報》報頭的四個大字是他題寫的。
張元奇擅於寫詩,他將生活中所見所聞,無論是大事或小事,都以詩歌的形式記錄下來。他的詩歌不僅融攝了古典風格與「現代性」的新事物,而且深入民間,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尤其是福建、東北風土民情,可作為中國近代史和台灣史的研究參考資料。
張元奇反對恭維之風,堅持以直言和重實記錄清朝歷史。他的《清外史》以客觀角度出發,記錄、評論滿清入關後的十朝史事,他認為記錄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至關重要,並通過著作在於教訓後世,以便為國家的永續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對抗外國侵略找到道路。他的作品不僅是一部史學著作,也是一份自我反思和對國家未來的展望。
作為張元奇的曾孫女,他的才能、智慧和對國家的貢獻,是我的驕傲和激勵。通過學習和理解他的故事,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族背景和文化遺產。
我盼望通過張元奇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他的歷史貢獻和人文關懷,並且從他的精神中獲得啟發和力量。
?
張勝先 Irene Zhang Chang
(元奇公曾孫女)
2024年5月20日 寫於美國加州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