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未來使用說明書:寫給對未來迷惘的人,破除焦慮恐懼,擁抱不確定,培養自己無限可能的大思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905399
佛羅倫絲.高布
楊婷湞
商周出版
2025年6月19日
133.00 元
HK$ 113.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3905399
叢書系列:
生活視野系列
規格:平裝 / 224頁 / 21 x 14.8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生活視野系列
分
類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同
類
書
推
薦
創造人生奇蹟的100日冥想書寫:當心一靜,好運也跟著來了
假裝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麼?:外向孤獨者的勇氣之書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修訂版】: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
致獨特的你:愛、生活與學習,完整自己的13堂課(2版)
禮物【25萬冊暢銷紀念增訂版】:「寓言之王」史賓賽.強森不朽經典!
內
容
簡
介
本書能喚醒你沉睡的超能力,
為自己設計每一分鐘、每一小時、每一個明日。
你能想像的未來越多,你的每一個選擇會更自由。
***明鏡週刊暢銷書、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書***
我們能思考、規劃,並以個人行動塑造未來,因為未來是我們每一個人行動的結果。
你是否正在為眼前最可能失去的事物擔憂?是否害怕變動與意外,因而漸漸失去掌控未來生活的信心?甚至在聽聞到關於未來的種種預言時,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懼?
今日的世界被戰爭、天災、氣候變遷、通貨膨脹、政經局勢變動主宰大環境氛圍,未來在我們的心中從未像此刻這般模糊、動盪、令人不安。
「人類是一種能夠縝密想像未來,並最終能創造未來的生物。」歐洲知名的未來學家佛羅倫絲.高布結合了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和歷史等領域,帶領我們重新思考未來的樣貌,並校正那些根深柢固的誤解與偏見。她想喚醒我們忽略的潛能,驅除對未知的恐懼與無力感,讓我們重拾對未來的想像力與行動力,積極把眼光投向明天。
從未來的定義、啟動說明、安全警告到故障排除,本書就像一份為人類量身打造的操作手冊,協助我們跳脫逃避心態與災難性思考,並且相信自己擁有無限可能。
每一個當下都是改變未來的契機。未來從來不是命運的安排,而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結果。
目
錄
開場白
進入未來之前
第1章
基本資料:什麼是未來?
1. 未來的主要特徵
2. 用途:為什麼需要未來?
3. 未來的四種類型
4. 起源:未來的故事
第2章
操作裝置和零件:未來的組成元素
1. 開關鍵
2. 現在
3. 過去
4. 開創新局
第3章
正式啟動:未來的運作方式
1. 信心的基礎:掌握知識
2. 與危險共存
3. 想像最美好的一面
4. 意料之外
第4章
安全指南和警告標語
1. 災難性思考
2. 幻想式思維
3. 確定感的錯覺
4. 偽造的未來
第5章
故障排除
1. 未來的賞味期限
2. 看不見的未來
3. 無望的未來
4. 缺乏想像力的未來
結語
未來的保證
?
序
我常被問:思考未來的工具有什麼?
人們已發明許多將未來規律化的工具與概念,包含時間、曆法、手錶、願景、風險、黑天鵝、灰犀牛、專案管理、統計與各類預測方法——發明這些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我們得以掌握無數個明天。《未來使用說明書》亦是一種掌握未來的方法,它不只介紹工具,更提供理解未來的思維架構。透過分析我們與未來的距離,以及我們能發揮影響的範圍,這本書一步步引導讀者,學會如何與未來建立連結且主動參加未來。
然而,方法只是流程。許多人在掌握方法後,想法仍舊了無新意,問題在於我們不習慣去思考「與現在不同的事物」。本書在不同章節多次提及科幻,因為科幻即是描述人事時地物與現今不同的事,正是促使我們大腦軟化的關鍵。
——未來敘事工場執行長�未來學家彭?東(黑喜)
德國學術界最具權威的聲音之一。
——記者,前《明鏡週刊》總編輯史蒂芬.奧斯特Stefan Aust
強調主動行動、正面願景與嶄新想法的價值,從而消除人們對未來的恐懼,這是她所具有的罕見才能。
——重量級書評家丹尼斯.薛克Denis Scheck
我們現代最有趣且最原創的思想家之一。
——社會心理學家哈拉德.維策Harald Welzer
氣候變遷、戰爭、通貨膨脹,此刻要相信未來會變得更好實在不容易。然而政治學家與未來學者高布說明,我們依然有充分理由懷抱希望,以及我們該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獲得更多信心。
——南德日報雜誌Su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
這位對危機瞭若指掌的女性相信,我們有充分理由保持信心。她就像康德一樣,不僅要賦予我們力量,更真心呼籲不要忍受或承受這個未來,而是要去塑造未來,呼籲我們樂觀思考與積極生活。對於所有怨天尤人的人,以及許多傾向消極主義的政治人物與媒體工作者,這是必讀之作。
——新聞Podcast The Pioneer Briefing
為什麼學校不教預測未來只教歷史?本書就像一份操作手冊,從啟動說明、安全指南與警告到故障排除,一步步帶領讀者克服對未來的逃避與災難性思考。用豐富的例子和輕鬆詼諧的筆調傳達核心理念:未來是由我們共同創造。
——Galore雜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