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32550
林鍾隆
小魯文化
2025年7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6267632550
  • 叢書系列:小魯創作繪本
  • 規格:精裝 / 40頁 / 18.5 x 29.7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小魯創作繪本


  • [ 尚未分類 ]











    向童詩大師林鍾隆致敬。

    這是他留給孩子的自然詩集,也是我們最深的想念。

    ★隨書附贈登山小冊學習單



      山,不只是地圖上的高地,

      在林鍾隆老師的筆下,山是會說話的存在。

      它會微笑、沉思、撒嬌、發怒,也靜靜守望人類的世界。



      這本童詩自然繪本,收錄超過十五首詩,

      用孩子能懂的語言,描繪山的姿態、情感與靈魂。

      一棵樹、一條溪、一條蜿蜒的山路,

      都是通往自然祕境的入口,也是寫進孩子心中的詩句。



      山教我們謙卑,也鼓勵我們勇敢攀登;

      山像母親,也像朋友,用沉默陪伴世界成長。

      這本書,是寫給每一位仰望自然、熱愛土地的孩子。



      【本書關鍵字】

      親近自然、環境教育、山林保育、生態、童詩、獨立思考、自我省思、林鍾隆



      【本書資料】

      有注音

      適讀年齡:4∼8歲親子共讀;9歲以上自己閱讀



    本書特色



      1.自然主題童詩 × 生態教育啟蒙


      透過詩句描寫山林景象,引導孩子觀察自然、理解生態環境的變化與珍貴。



      2.詩意語言 × 充滿童心的觀察

      以簡潔卻富想像力的語言,傳遞山的個性與情感,培養孩子語感與感受力。從孩子的眼睛出發,看見山的高、險、柔、靜,展現多樣又真實的自然樣貌。



      3.結合環境關懷與土地意識

      詩中含有對環境破壞與保育的深層反思,是一本能引發孩子環境意識的作品。



      4.導讀學習單× 適合親子共讀

      內附導讀學習單,搭配溫暖質樸的插畫,圖文呼應,營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適合共讀與延伸討論。



    得獎紀錄



      ◎臺灣兒童文學界的「領航者」——林鍾隆經典重現?

      ◎第一屆布穀鳥紀念楊喚兒童詩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得主溫暖之作



    感動推薦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玉珮�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暨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綠繪本召集人

      林芷婕�桃園市興國國小校長暨教育部閱讀推手

      施照輝�桃園市立圖書館館長

      洪毓穗�晴耕雨讀小書院店主

      傅宓慧�桃園市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曾文政�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聘任督學

      黃淑貞�小兔子書坊店主

      劉仲成�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賴玉敏�新北市鶯歌國小教師暨教育部閱讀盤石推手

      陳玉金�兒童文學工作者

      顏福南�臺中市中科國小校長

      鄭明進�兒童美術教育家

      (按照姓氏筆畫列名)


     





    專文推薦



    林芷婕�桃園市興國國小校長暨教育部閱讀推手




      林鍾隆老師詩的語言自然流暢,富有節奏感,描寫山的意象獨具匠心。這本書以圖像詩的形式,描繪人、物與景的互動,融合了生活經驗與山的觀察,呈現出生動有趣的畫面。詩句簡潔卻充滿力量,讓讀者感受到山的呼吸與脈動,展現出山的生命力。作品不僅貼近兒童的心靈,也引發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想像,具有高度的藝術性與教育意義。



    洪毓穗�晴耕雨讀小書院店主



      這是林鍾隆老師寫給山的情詩,他寫出了山的千姿百態、山的深情與智慧、山的奉獻與包容,想必是深受山的滋養,才能寫出如此生動的詩句。



      讓我想起作家余華說的一段話:「土地是一個充實的令人感激的形象,比如是一個祖父,是我們的老爺子。這個歷盡滄桑的老人懂得真正的沈默,任何驚喜和憂傷都不會打動他。他知道一切,可是他什麼都不說,只是看著,看著日出和日落,看著四季的轉換,看著我們的出生和死去。」



      山由土地而起,可以說是祖父的祖父,當你遇到什麼過不去的,請記得像林鍾隆老師一樣,走進山裡,雖然山不會言語,但山谷的微風會吹乾你的眼淚,溪水會洗滌你的悲傷,而山則會無盡包容你的一切。



    傅宓慧�桃園市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臺灣是「山」的小島,在這片土地上,山滋養著森林,孕育著生靈,也是我們安放心靈自己的所在。這一本書用最簡單的文字,訴說著最深的情感,如詩,也如畫!



    劉仲成�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桃園在地作家林鍾隆老師,透過《山》一書,以圖像詩形式描繪山林的多樣面貌與人與自然的深刻對話,展現豐富情感與環境關懷。其作品蘊含哲思與生命教育意涵,不僅適合兒童閱讀,也值得大人細細品味。誠摯推薦本書,讓讀者在詩意文字與動人圖像中,重新認識大自然之美與山的靜默智慧。



    賴玉敏�新北市鶯歌國小教師暨教育部閱讀盤石推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的這句詩,說的是山從不同角度看起來樣子都不一樣。林鍾隆老師的圖像詩集《山》,就像用詩和畫帶我們從各種角度看山。有時高高的,有時低低的,有時像在跟我們說話。我自己爬山的時候,也常發現山很神奇,路很難走,但風景很美。這本書讓我用詩的眼睛重新看山,真的很有趣!快來和我一起爬書裡的山吧!



    導讀



    讚頌山的千姿百態

    謝鴻文�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兒童文學作家暨研究者




      一九六?年代以臺灣第一本少年小說《阿輝的心》聞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林鍾隆(一九三?∼二??八),一九八?年代初從中壢高中教職退休後,寫作讀書之餘,也熱衷登山,並給自己取了一個稱號叫「古道翁」。



      爬山對林鍾隆而言,既是健身,更從山林之中吸取無限靈思,山林成為他的創作資料庫,源源不絕地供給他靈感,於是寫出了散文《初學登山記》、《天晴好向山》,以及兒童文學《山》、《爬山樂》、《山中的悄悄話》、《山中的故事》、《讀山》和《大龍崗下的孩子》等書,豐富得讓人目不暇給。《山》這本童詩集,原是一九九?年四月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出版,能夠改頭換面,刪減調整了一些原作圖文的內容,以更契合現代讀者閱讀的面貌再版著實意義不凡。



      收錄在《山》中的每一首詩既可以獨立觀之,亦可以合為一篇歌詠山的長詩誦讀。開頭跟隨作者以人的視角去登山,欣賞沿路的山景地貌、自然林相,蔡靜江清新寫實的圖畫一方面呼應詩,卻也先自行加入了動物,讓山的生機更顯蓬勃。



      等到詩文字裡描述山中有小動物,敘事視角也悄然轉換成山,山被轉化擬人後,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事物?林鍾隆展現出他長年對山深刻的觀察和理解,才能捕捉山的千姿百態,貼近山的心跳脈動為山代言,才能有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的禪思哲悟,說出山:「用個性�表示�獨立的�自己」。山被賦予了思維、本性,依著自己的本性存在,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回看人類自身,活著不也是如此追求。所以以物喻人,寄託寓意引人覺醒,加深了詩的意涵。



      倘若人類親山近山,卻不懂珍愛敬惜,山也許沉默,但沉默之後的傷悲升起,擔憂樹被砍光災難將至,「山�是子孫�憂慮的墳場」,這樣的吶喊多麼哀慟啊!山雖無語,卻非無情,山恆常注視著人類,期望總是看見人們快樂的生活。這表明了山的深情,也是詩人胸懷的厚意,還贈與天地,也贈與讀者,願在心中迴盪出對大自然無限崇高的愛。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