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鯊魚使者

鯊魚使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87183
齊拉.貝賽爾
柯清心
台灣東方
2025年7月05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3387183
  • 叢書系列:青春悅讀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4.8 x 21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青春悅讀


  • [ 尚未分類 ]











    唯有原諒與?恕

    才得以自我療癒、獲得力量



    這並不是一本悲傷的書,因為它傳達的訊息強大而充滿希望。

    這是一場奇妙而迷人的冒險,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也是一場敏感的人生課程,教導我們學習寬恕和充實的過好每一天。



      故事發生在南太平的巴布新幾內亞島上的一個小村莊。十二歲的藍翼,父母死於札克—一隻惡名昭彰的鯊魚之口,她渴望成為鯊魚使者,以報父母之仇,所以時常纏著她的監護人——目前村裡碩果僅存的鯊魚使者七十五歲的西林庚教她召喚鯊魚,成為鯊魚使者。



      可是,依傳統祖制,鯊魚使者從來不允許女性擔任;另一方面,藍翼心中充滿仇恨,不適合擔任鯊魚使者,因為召喚鯊魚不是為了獵殺,而是一種儀式和尊重。



      「召喚鯊魚」這個行當吸引了許多外來觀光客,其中來自美國的一對父女,爸爸漢米林是位美國教授,女兒玫波約十二歲,由村長安排西林庚接待,並住在以前藍翼和父母同住的小屋。自從初次見面,玫波便全身是刺,待人充滿敵意,和藍翼之間互生嫌隙、沒有好感。



      但經過相處後,才發現兩人均失去了至親;玫波渴望透過女巫琴美拉向媽媽道歉,藍翼則一心想召喚鯊魚札克前來赴死。兩人互訴內心的心情,互相勸慰、互相療癒,感情漸漸深厚,變成如姊妹般親近。



      沒多久,她們發現漢米林教授行蹤可疑,原來他在尋找一件日本古老的寶藏——卷軸,上面記載了可能讓逝去的親人死而復生的祕密。就在他們三人出海尋找卷軸的同時,札克出現了。為了讓父女兩人安全離開,藍翼設法引開了札克,同時也看見札克恐懼的眼神。而玫波和爸爸驚慌失措上岸向村人呼救,但村長卻告知說藍翼一家三口在二、三年前就葬身於鯊魚口中……



      這怎麼可能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卷軸記載的祕密真的能讓逝者復活嗎?藍翼最後原諒札克了嗎?故事的結尾令人意想不到,但其實作者早就在情節中處處埋下伏筆。



      作者以個性突出的人物、生動鮮明的故事情節,帶領讀者透過藍翼、玫波、西林庚和漢米林教授等角色,探索失去至親的人,深藏於心底的失落、愧疚、悲傷等無法言說的情感。除此之外,也著墨了對動物生命的尊重,以及刻畫傳統與現代化的衝突。非常值得一讀。



      SDGs永續發展目標

      #良好健康與福祉?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

      #減少不平等?

      #保育海洋生態?

      #夥伴關係



    得獎紀錄



      ★已授權英、烏、印尼、簡中4國語言

      ★威爾斯年度最佳童書獎

      ★艾德華.斯坦福旅行文學獎年度最佳童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每週兒童選書推薦



    各界推薦



      卡內基獎提名作家蘇菲.安德森(Sophie Anderson)、施耐德家庭圖書獎得主莎拉.連(Sarah Lean)等人齊聲力讚



      專文導讀?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媒體書評



      最重要的是,這是對悲傷的探索,它充滿智慧,有些段落值得複製保存和重讀。—《星期日泰晤士報》


     





    出版緣起

    導讀與賞析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故事之前

    藍翼

    第1部分 沙子

    第2部分 海洋

    第3部分 海沙相接處

    後記 長長的此刻

    作者的話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長大

    關於鯊魚的二三事

    相關提問

    致謝





    導讀與賞析



    陌生空間傳來的熟悉訊息

    張子樟�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多層次描述悲傷



      這是一本充滿智慧、溫柔和安慰的青少年小說,一個關於家庭、失去、友誼和寬恕的美麗抒情故事。它也是一個多層次的故事,作者逐漸剝開每一層外衣,直到我們觸及故事的核心—兩個女孩心中所感受到的巨大悲傷。至親驟然離世將她們連繫在一起,但我們也見證了寬恕的力量。藉由道歉和寬恕,她們之間敵意逐漸消失,但一直無法原諒自己過去的過錯。任何讀者都可以將自己的親情體驗帶到書中,並找到自己可以認同或能夠感同身受的面向。



      作者描寫悲傷的方式極為精確。她完美的捕捉了那種渴望再進行一次對話,再進行一次解釋、提問或簡單的交談機會。書中的藍翼和玫波都覺得自己需要再有一次機會向自己的親人道歉。她們同時也發現原諒別人很難,但也許最難的是原諒自己。作者極為細膩的描繪悲傷以及如何面對悲傷,使得讀者在細讀之後,既感到安慰,又增長了智慧。故事情節本身同時也敏銳的探索了時間的概念、我們的生活,以及時間流逝之間的連繫,以及我們要如何感知時間。



      然而,這並不是一本悲傷的書,因為它所傳達的訊息既強大又充滿希望。讀者可以把細讀此書當作是一場奇妙而迷人的冒險。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也是一場極為敏感的人生課程,教導我們如何學習寬恕和放下一切,實實在在的過好每一天。作者將這些主題編織成一篇冒險故事,確保讀者完全進入她的奇想世界,並充分與她所創造的人物同行。有時,精采的故事可能會因突然或略微令人失望的結局而稍許失去光采,但這個故事並非如此。讀者讀到最後幾章時,時間彷彿靜止了,周圍的世界消失了,覺得自己被帶到了最動人、最完美的結局。



      人類誤解鯊魚



      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是對鯊魚本身的態度以及故事的一個重要中心主題。儘管許多人對鯊魚懷有恐懼甚至仇恨,但這個故事卻突顯了不同的真實面:鯊魚攻擊、殺戮,是因為牠害怕。藍翼在海裡面再次對咬殺父母和自己的扎克時,突然領悟扎克當年殺害雙親和自己的原因,終於釋然,放下一切,隨扎克而去。



      另外,書中的連結中也包含了有關島上相關生物的資訊,能鼓勵讀者了解更多相關內容,那麼這也應該包括在內。作者給了讀者充分的背景資訊,也增加對這本可愛書籍的享受和理解。



      超越生命的能量



      這本書另一個值得我們稱讚的是,作者對死亡的詮釋。當玫波不相信藍翼已



      經不在人世時:



      琴美拉撫了撫玫波的頭髮,「妳可記得我跟妳說過,所有關於鬼魂的事?」她問,「記得我說過,鬼魂是餘願未了,需要實現才能覺得自己是死得有價值的亡者嗎?」



      「記得。」



      「那就是藍翼。她死時,無法接受事實,不肯去下一個該去的世界,因為她無法接受自己的死。她覺得她必須殺掉扎克,才死得有價值,但她錯了,她需要做的其實是原諒扎克。



      而她今天所做的正是如此。」



      另外,作者也親自在一次訪談中解釋:「我生長在這樣一種文化中:萬物都具有超越生命逝去的能量,我堅信這一點。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我想起一個剛過世的人時,一隻蝴蝶、蜻蜓或生物就會出現。常常會有一隻鳥被困在房間裡,或是一隻蝴蝶飛過。當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我曾經看到一隻鷹旁邊有一隻兔子(都還活著),我強烈感受到我已故母親的存在。在長途駕車旅行之前,我幾乎總是會看到一隻鷹??」



      不同的文化對死亡自然會有相異的詮釋,讀者在書中看到作者在故事中對死亡的描述,自然是她族人一向傳承的觀點,值得我們尊重與深思。書中作者描寫生者對熟悉的親密死者超越生命逝去的能量,久久不願離去的書寫,我們是可以了解與接受的。



      我筆寫我思



      一般作家在動筆創作時,難免會顧及審稿者的批判角度以及對未來讀者的期待,而變得礙手礙腳,不敢放手盡情書寫。如此一來,作品的內涵也可能因此不如原先預期的美好。相對而言,本書作者似乎堅信「我筆寫我思」的原則,放手一搏,盡情揮灑,終於把她最想展現的完美展露在大小讀者面前,確實充分達到「我筆寫我思」的至高層次。



      本書引人入勝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以及對壯麗場景的生動描述,作者的生花妙筆巧妙的將讀者帶到了藍翼所在的島嶼。這本非凡的小說探討了內疚和悲傷等複雜情感,讀者讀完後仍會久久不能忘懷。這本作品同時似乎也想告訴那些有心仰賴創作而出人頭地的未來作家:如果你想說服你想像中的讀者,請務必書寫你最熟悉的時空,不論寫實或奇幻。如此一來,你的作品才會有說服力、感染力,誠哉斯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