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中大型鯰魚愛好者的實戰寶典
從選擇魚隻開始,
到打造適合的環境、
認識各品種的習性與魅力,
再到實際飼養照護與混養技巧。
從選擇魚隻開始,
到打造適合的環境、
認識各品種的習性與魅力,
再到實際飼養照護與混養技巧。
全書以大量精彩圖文,融合作者多年經驗,完整呈現信手鯰來的快樂日常。
不藏私全攻略,讓你從新手秒變玩家,開啟屬於你與鯰魚的美好緣分。
「這不僅是一本關於鯰魚的知識寶庫,更是一段成長與堅持的見證。」
台灣魚雜誌社 社長 ?蔣孝明|溫暖推薦
作者序:養魚路程
自從有記憶以來,我就對各式各樣的動物深深感興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家裡有一個七呎魚缸,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魚。還記得,我當時最喜歡的玩具是一隻黃色的蝴蝶魚模型,不管吃飯、睡覺、洗澡,走到哪裡都握著它。這隻小黃魚陪伴了我從會走路開始到幼稚園畢業的整個小小童年。
小一時,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一呎小魚缸,最開始養的是小隻的泰國鱧,接著是白子金恐龍、笑貓和紅尾鴨嘴。當時飼養牠們只是因為覺得牠們長得很酷,和一般魚不同。同時,我對昆蟲也產生了興趣,開始飼養各種甲蟲及其幼蟲、蝴蝶和蛾的幼蟲。到小學四年級時,我開始對爬蟲感興趣,飼養了多隻守宮和蜥蜴。每天餵食和清大便的生活讓我忙碌起來,逐漸減少了對魚類的關注。
雖然當時沒有特別熱烈的關注魚類,但週末逛水族街的習慣一直沒改變。國一時,我在水族街偶然看到一隻斑節恐龍,覺得很可愛就買回來了,為牠設置了一個二呎缸,養著養著,我對恐龍魚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便開始上網查資料,陸續開始收集各種恐龍魚。隨之而來的是我也開始注意到了同樣是底層魚的鴨嘴魚(鯰魚的一種),入手第一隻斑馬鴨嘴後,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確定了我最喜歡的就是鯰魚,就逐漸將魚缸裡的魚全部換成鯰魚,並擴大魚缸,然後開始了我收集鯰魚之漫漫長路。
隨著飼養經驗的增長,我也渴望獲得更多知識,尤其在搜尋自己熱愛的鯰魚種類時,會更加瘋狂地查詢各種資料。但我發現,相較於國外,台灣熱愛鯰魚的人不多,能找到的資料也相對少。有天,我看到一本有順便介紹到鯰魚的書,裡面的資訊並不準確,甚至連魚的學名都是錯的,這讓我萌生了自己寫一本介紹鯰魚的書的念頭,想向大眾推廣鯰魚獨特的氣質,讓大家知道鯰魚也可以是很美、很大器的觀賞魚。
許多人覺得鯰魚顏色單調「醜」,但事實並非如此。比如「月光鴨嘴」的亮銀色是無法被其他魚類比擬的,而「斑馬鴨嘴」鮮明的黑白條紋更是經典的美。有些鯰魚雖顏色樸素,但那體格粗獷的野性美也是其他魚類所沒有的。
我寫這本書,不僅是為了分享飼養鯰魚的樂趣,更是為了讓真正想了解鯰魚的人能更容易獲得真實有用的知識。書中介紹了許多值得大家認識的中大型鯰魚品種、牠們的習性以及飼養的環境與觀念,也希望能因此讓更多人發現養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