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理論是由爭議作品與歷史所激起,在藝術學、藝術史與各種理論之間進行跨學科探索。它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具爭議的作品與歷史所激起的一切」作為思考動力,取代主體性與共同體,將重心全部投注於「藝術對知識、哲學、歷史與語言」的檢討。這樣的思考方式與研究範疇,讓它避開了國家的牽制,得以無所忌諱地檢視文明。
這種全新的「藝術」認識範疇發生於三個層面,都和這個奇特的追索性的認識狀態有關:一個是作品認識論,一個是全新面貌的藝術史,另一個是語言表達。前者環繞在爭議的作品周圍,便是我們所說的水平線;中者則由回顧過去引出支撐作品認識論的全新藝術史視野,此即垂直線;後者涉及一種平台式的語體。三者交纏,誰都離不開誰,它們構成一種動態性的T形,也就是本書所要述說的T形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