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的紋理2:人文篇——人地關係中的文化、聚落、產業、景觀與防災

臺灣的紋理2:人文篇——人地關係中的文化、聚落、產業、景觀與防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16779
王文誠,李柏賢,李素馨,林俊全,洪伯邑,洪廣冀,陳宏宇,陳美惠,黃誌川,劉益昌,蘇淑娟
野人
2025年7月16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6267716779
  • 叢書系列:beNature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2.1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eNature


  • 自然科普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地形/地質











    ——在這個世界級的實驗室,人文經濟產業以何姿態嵌入全球?——



    ★11種路徑交織,形成自己與世界的紋理 ★?

    ★氣候變遷下,如何留住山林留住人 ★



      紋理是對於刻畫在地景上的痕跡的詮釋,包含自然與人文。本書延續《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轉回人類生活本身,深刻觀看地景背後人與自然的關係,指出全球格局與在地發展如何息息相關,包括貿易、林業、礦業、農業、高科技產業、文化資產、里山經濟、氣候變遷等,各種歷史糾結被真實說出,至今仍不斷作用於島嶼。



      兩大脈絡,一是人與環境作用下的歷史經濟文化活動,二是加入氣候變遷因素後的災害預警與未來生存指引。

      

      經濟是驅動地景變遷最劇烈的因素,從馬克思到皮凱提皆強調世界地景是為經濟所支配。本書拆解此複雜且充滿挑戰的課題,談水文與山區農業的關係;臺灣森林的特殊性以及日治時期的林業史如何形塑了生態系與臺灣史;曾為東亞第一金都的金瓜石以及九份、水湳洞的礦業變遷;風土流轉下高山蘋果與臺灣茶如何形成貿易路徑;臺灣高科技半導體產業如何以造山運動詮釋等。



      在這個世界級的實驗室中,地方紋理被塑造出來,來自社區網絡、地方特色、山林生活。織就了奇蹟,也充滿災害,顯示環境為不馴的主體。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尋求韌性共處的生存方法,才能留住山林留住人。



      11種路徑製繪當代重要人文知識成果,充滿張力與矛盾。臺灣的紋理是自然地景,更是土地、歷史與世界連結的痕跡。其本身不但是結果,也是過程。我們一直在創造它們,也被重塑,然後形成自己與世界的紋理。



      (本書與《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為系列作品)



    本書特色



      1.? ? 從可見現象切入,層層追出島嶼環境的獨特性:紋理這兩個字,字面意思是物體表面的痕跡。《臺灣的紋理》以此為名,隆重推出兩本書,一是自然篇,二是人文篇,希望透過眼睛可見的大地痕跡切入,逐漸擴延詮釋,最終指出環境與我們如何相互塑造,以及其產生的獨特價值。



      2.? ? 紋理互相嵌合影響,變動從微小元素開始:紋理充滿無限可能。具體的、不可見的,時間的、空間的,巨大的、精微的,外在的、心靈的。紋理之間相互嵌合影響,本書即展現這些相互影響的力量來源、分布以及糾結。



      3.? ? 課本沒有教的,卻是我們應該知道的:臺灣許多特色,我們都認為理所當然。透過《臺灣的紋理》可以有系統地認識這些自然的作用現象,以及其與生物多樣性、人類生活的關係。



      4.? ? 主題豐富多樣,篇篇有驚奇:例如里山根經濟如何解除滿州灰面鵟鷹與部落間數十年的糾葛危機、景觀旅遊可以創造的幸福風景、水文地形作用如何影響農業和生態、百年林業史和現今林下經濟與人類生活的關聯、金礦如何轉譯時空的厚度、泥岩惡地如何成為韌性指標、臺灣島的前世今生、跟著鳥類飛翔探尋牠們匯聚於此的原因、超過300種淡水魚以及令人驚異的洄游冒險歷程、氣候變遷的防災工作如何救命……都在書頁紋理之間呈現。



      5.? ? 系列二書共匯聚21位環境工作者,傾其數十年耕耘累積而成,為當代社會整理出重要珍貴的知識成果。



      6.? ? 閱讀這個時代,給予向前的動力:光是閱讀21位作者簡介,就像閱讀這個時代的演進。從字裡行間讀出他們為何追尋,以及如何努力,給予觀者前進的動力。



      7.? ? 培養高中生讀者環境素養: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前,若能培養出全面認識臺灣土地環境的素養,更能豐富自己的視野與對生命的尊重,這套書是必讀佳作。



    推薦人



      王成機 國家公園署署長|林華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邱文彥 臺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彭啟明 環境部部長|黃向文 海委會政務副主任委員|盧怡文 臺北市立松山高中地理老師

    ?


     





    序 歷史文明與自然環境影響,我們在動態紋理中尋路�林俊全



    Part1 人地•共感——演進之島

    01 臺灣的人類世 是什麼�劉益昌

    引言? 人類和他所造成的人類世

    1 人和自然共存的階段:從舊石器時代到10世紀

    2 人類初步改變自然:17到18世紀

    3 人類大規模改變自然:19世紀

    4 人類全面改變自然:20世紀至今



    Part2 自然•能量——多變之島

    02 臺灣地景的美麗與破碎:變動下的地表作用與災害防治�林俊全

    引言? 地景多樣性與災害俱存

    1 動態臺灣:內外營力的作用與轉換

    2 切割大地的手

    3 大地的疤痕

    4 人類世的思索與作為

    •讀景素養是避災的積極作為



    03 臺灣的水文地形紋理:從社會—生態系統觀點看水文地形作用的特性�黃誌川

    引言? 會擴散的地景

    1 什麼是社會—生態系統?

    2 水文地形作用如何與地景、生態、人類生活交互影響

    (1)暴雨、山崩、地震——關於物理侵蝕的影響

    (2)岩石風化是吸碳還是排碳?——溫暖氣候與破碎地層作用下的化學風化

    (3)一切都是氮的問題?——營養鹽傳輸與生態失衡

    •地景解析可以了解生態系統的全貌



    Part3 林?•晶片——經濟之島

    04 當綠之列島遇上福爾摩沙:日本帝國統治下的臺灣林業(1895-1945)�洪廣冀

    1 東亞最美麗的森林??

    2 臺灣森林的起源??

    3 以啟山林??

    4 從封禁至開放??

    5 求知識於世界??

    6 追求永續??

    7 失落的福爾摩沙??

    8 文明開化??

    9 進步的日本人,保育的模範生??

    10 臺灣之恥???

    11 山林課的誕生??

    12 臺灣林業的藍圖??

    13 蕃地開發調查??

    14 森林遊憩的發展??

    15 戰爭與臺灣林業的起飛??

    16 林業體制的再調整??

    17 帝國暮色??

    18 尾聲



    05 織在地質與地景之間:金水?山的礦業紋理�李柏賢

    引言? 以金為名,轉譯時空的厚度與層理

    1 織在地質與地景之間的紋理

    (1)?山的自然與生活軸帶? (2)開啟新文化紋理路徑

    2 時空布局與交疊

    (1)日治與臺金時期 (2)後礦業文資保全時代

    3聚落裡的人間糾結

    (1)在地教授? (2)自由尋金人? (3)神靈照看

    4 「之間」的演進



    06 全球紋理下的臺灣經濟地理——嵌入、地景與經濟活動的空間動態�王文誠

    引言? 地景中的經濟紋理:經濟地理的意義

    1 世界經濟地理的紋理與大循環——工業革命至今的全球經濟發展地景動態

    (1)工業革命:1760—1830年代

    (2)蒸汽機與鐵路時代:1830—1880年代

    (3)鋼鐵、電力與重工程時代:1880—1930年代

    (4)福特主義—石油、汽車與量產時代:1930—1980年代

    (5)資訊與通信時代:1980年代至今

    2 臺灣經濟地理的紋理:開始長出自己的根

    (1)從農到工? (2)三大產業區域? (3)特區化

    3 從三位一體分析臺灣如何嵌入全球經濟地理版圖

    4 臺灣繪製出自己的特色高科技紋理

    (1)政府主導? (2)歷史與地理的偶然? (3)高科技產業的在地鑲嵌? (4)次微米的空間意義

    5 造山運動與半導體產業的交織

    •刻畫在土地上的經濟紋理



    Part4 環境•共融——芳菲之島

    07 泥岩惡地的人地關係紋理�蘇淑娟

    引言? 沃野之邑,惡地傳奇

    1 西南泥岩地區的地與人

    2 從泥岩長出來的生活地景

    (1)二仁溪流淌的紋理與生機? (2)農塘作為調適地景的興落與生態價值? (3)水塘、曲流、山羊、道路? (4)生態系中一個都不能少

    3 常民生活記憶:總是因為自然

    (1)竹生活與文化:放流竹? (2)劇場、童謠、引路人? (3)連結過去與未來:臺28線、大崗山步道

    4 泥火山的美麗與哀愁——如何明智利用環境

    •月世界觀光的當代版:惡地紋理,韌性所塑



    08 時空揉捻出的滋味——臺灣味的風土流轉�洪伯邑

    引言? 氣息與記憶形塑的風景

    1 風土與臺灣味:流動的風,根著的土

    2 臺灣的高山蘋果:從臺灣外到臺灣內的風土流轉

    3 臺灣茶:從臺灣內到臺灣外的風土流轉

    4 風土流轉下的臺灣味

    •我口中的滋味



    09 留住文化與人的山林生活:里山根經濟�陳美惠

    引言? 永續發展從森林開始

    1 從生物多樣性到氣候變遷之政策計畫與里山行動

    2 里山根經濟結合社區林業2.0:因應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

    3 進入社區林業2.0:啟動里山永續的生態旅遊故事

    (1)墾丁社頂部落? (2)滿州鄉里德社區? (3)社區參與保護區經營的新里程

    4 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5 因應氣候變遷、糧食安全考量的家庭農園

    •根經濟軸帶發展,留住山林留住人



    10 共感的地景:臺灣觀光遊憩區的地景閱讀與再現�李素馨

    引言? 感到幸福的紋理風景

    1 大歷史下全球移動的景觀演變

    (1)場所精神? (2)從荒野到城市? (3)全球休閒旅遊的起源與價值? (4)移動的景觀

    2 共感:閱讀地方遊憩地景的N種方式

    3 地景再現:景區永續發展與生態規劃設計

    4 創造地景:地方化的空間生產與文化治理

    •未來觀光旅遊的挑戰:智慧、永續、健康



    Part5 韌性•再生——機會之島

    11 多變環境下的島嶼生存方式:臺灣的地質災害與預警�陳宏宇

    引言 與自然的融合之道

    1 山水大地的美麗與殘酷:地質災害

    2 極端氣候不極端:豐枯熱寒無定時

    3 災害應變

    4 防災的時代演進:科技時代來臨

    •緊急一刻!防災使命



    跋 探索的起點�林俊全





    ?









    探索的起點�林俊全




      紋理這兩個字,代表著一種組成與條理的特性。臺灣的紋理代表臺灣這塊土地的種種組成、排列與彼此關係。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包括因為造山運動形成的地質構造、地表高低起伏,也包括整個生態的棲地,以及人為開發與生存空間。其中,充滿了各種長時間演育出來的生活舞臺,有礦業、林業、農漁牧業;更充滿各種組成空間的秩序與特色。



      臺灣的紋理分成兩個系列進行,也分成兩本書出版。這兩本作品希望盡可能呈現臺灣當前的議題與問題,包括自然環境的特色,尤其是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加上海洋的特色與人們長久以來利用土地的痕跡,及其所構成的文化資產,乃至可能的災害現象等,這些主題都有精簡扼要的剖析。



      對當代臺灣而言,相關的議題與發展過程,已經慢慢有較為深入、長期的研究與了解,如今透過22篇文章爬梳整理出來,分享國人,是當代學者的一份責任,相信也是一種樂趣。可以介紹的課題太多了,臺灣紋理系列只能呈現一小部分,但期待對於希望了解更多臺灣故事的讀者而言,這兩本書可提供一些探索的機會,讓您深入了解更多土地的故事。



      臺灣的紋理專書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各位講師的協力,也要謝謝讀書共和國、野人出版社的協助。特別感佩郭重興社長、王梵主編,堅持為臺灣這塊土地的傳承,盡一分心力。



      臺灣的紋理系列演講,在2024年共進行了24場,目前已經後製為100集的演講精華版。要謝謝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提供系列演講的講堂與同步轉播的軟硬體設備,讓這個系列完滿達成目標。感恩這一切。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