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地震、空污、病毒,
就連生存都覺得艱困、宛如末世來臨前的最後時光,
記憶,是否還值得用盡一切換取?
∥ 睽違十年,陳育萱最新長篇小說 ∥
就連生存都覺得艱困、宛如末世來臨前的最後時光,
記憶,是否還值得用盡一切換取?
∥ 睽違十年,陳育萱最新長篇小說 ∥
來自香港的麥雅文,在反送中運動後與家人決裂,逃至台灣。他帶著運動後的創傷,慢慢融入這座島嶼,在一次大地震後,他與陸依蓓產生了宿命的牽繫。
陸依蓓因新冠疫情失去父母,她選擇搬去高雄,與外婆林素蓮同住。大地震時陸依蓓意外救了落難的麥雅文,與他一同參與占領空屋的行動,爭取災後的居住權。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突發的新災難即將降臨,人類將遭遇大規模失憶的景況。
就像COVID-19席捲人類社會時的措手不及,當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人突然在瞬間失去記憶,生活停擺、社會崩解,人們才意識到,新出現的卡曼病毒就像劇烈阿茲海默症。新興醫療公司MNN成為救世主,它們推出的保存機器讓各國爭先恐後爭取名額,上傳記憶。當科技再度成為生存與政治的一環,陸依蓓和麥雅文則各自經歷恐懼、自我懷疑、失落,以及彼此對於記憶的不同價值觀。
那日,終於迎來了生命中最關鍵的一刻。
國家級警報大響,陸依蓓和麥雅文逃出大樓,躲進地下室,眼前的景色分不清是流星墜落、抑或軍事攻擊。記憶被遺落的星塵反覆摩擦,新一波災難的降臨,是改變生活的可能?還是代表將墜入一場永不甦醒的惡夢?
《擦亮記憶的星塵》架構於可能並不遙遠的未來。小說結合台灣近幾年的社會經歷:既有社會運動如:反送中、占領空屋、以及本外省議題;也有氣候變異造成的影響,如地震、空污、病毒;以及這塊島嶼永遠存在的軍事危機及地緣政治。陳育萱欲探討在這個接近末日的時空裡,當人類反覆經歷不同的災難打擊,生命存在的意義以及人性的複雜與韌性──儘管有恐懼、焦慮、自私,但同時也存在互助、關懷與善行。書中藉由主角麥雅文、陸依蓓與林素蓮,探討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性。
名人推薦
吳曉樂? 專文推薦
沈信宏、臥斧、連明偉、張慧慈、劉芷妤、劉思坊? ?一致好評
當末日逼近,記憶流失,我們該如何抵抗?《擦亮記憶的星塵》是場從香港到高雄的末世求生記,也是對人性、愛與記憶本質的深刻詰問。面對環境惡化、疫病蔓延、政局動盪與星際浩劫層層逼近,主角緊握彼此與過往,在崩壞世界中尋找尚未斷裂的牽繫。當生存處處危機,渴求記憶的倖存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因為對城市、情感與人之為人的信念,仍懷抱著深切的依戀。當記憶既可能是擦亮過的光輝,也可能是被重構的謊言,這本小說提醒我們:唯有彼此記得,我們才真正存在。──沈信宏
災難的將臨,秩序的崩解,已是當代不可逆轉的衰亡風景。小說家之難得,在於細膩呈顯人類面對困厄的難能禁得,倖存於世,必得肉搏,意識覆滅的隱憂,同時指引珍貴的自處。源於日常,更顯驚心,再三提醒生命的危脆,記憶的留存與何以留存,成為無可撼動的意志──在此,命運毫不寬容,小說卻能秉持溫柔,將方向留給相互牽引的自我星體。──連明偉
這是我最喜歡的那種末日故事:詩意、憂傷,細膩又浩大。《擦亮記憶的星塵》宛如一卷精緻畫軸,隨著故事開展,才發現看似輕薄的畫面,其實疊合了多重可能的香港與高雄、粵語臺語華語、星圖與人間、經驗與想像、過去與未來、記憶與科技,甚至是我們已經熬過去的那些疫情與可能熬不過去的疫情??在育萱筆下,織綴成一卷哀傷又優雅的劫後餘生,讓我願意在有限的記憶上傳容量中,加上這一本書。──劉芷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