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群王之夢:東南亞的故事

群王之夢:東南亞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6109
艾瑞克.湯普森
陳錦慧
時報出版
2025年7月22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6264196109
  • 叢書系列:BC 歷史與現場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7 x 23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C 歷史與現場


  • [ 尚未分類 ]











    東南亞的歷史變好懂了!



      多元文化交織出

      古老王國的輝煌記憶

      與新興國家的蓬勃生機。

      殖民霸權的強勢獨裁,

      對撞東南亞的兼容並蓄多樣性。



      五萬年人類歷程,世界的交叉路口,多彩多姿的故事



      世上最古老的洞穴具象畫,出現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島。四萬五千年前繪製的手印和動物,證實很久以前的人類已經擁有創意。半島、群島與水路航道上,各方王國興衰更迭,一代接一代的群王之夢推動著歷史輪轉。本書敘述東南亞的人們在過去幾萬年來如何創造他們的多樣性社會與文化。



      幾千年來,東南亞一直是全球交流的重要交叉口。其他地區的權力多半由中央掌控,東南亞的歷史卻是貿易、觀念與社會關係的複雜網絡。東南亞人運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創造並改造他們的文化價值。



      本書作者整理人類學、考古學、歷史與其他學科的最新文獻,突顯貫穿歷史的廣泛主題,包括東南亞眾多古國的盛與衰、各種不同宗教的流傳與在地化、性別方面的寬容與彈性、塑造現代身分的過程、主權的爭奪,以及在後殖民世界建立現代國家。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透過本書能了解到:

      ☉ 東南亞早期人類從採獵生活轉型成農耕定居的過程,關連到南島語系族群遷徙與台灣在其中的意義。

      ☉ 吳哥、蒲甘、室利佛逝、滿者伯夷等古代強大王國如何興起與衰落,又具有怎樣的文化特徵。

      ☉ 婆羅門教、上座部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儒家思想在東南亞如何流傳,又如何被當地人民接受。

      ☉ 梵文文化圈如何在東南亞形成,梵文對於東南亞的政治產生什麼影響。

      ☉ 東南亞的母系社會習俗,在歷史上對於性別的寬容,以及跨性別行為呈現出的文化樣貌。

      ☉ 如何理解東南亞眾多的族群和語言群體,他們彼此之間有過什麼重要的互動交流,發展出怎樣的關係。

      ☉ 東南亞各國如何在殖民強權的壓力下展現韌性與策略,並形成今日的國家版圖。

      ☉ 東南亞二十世紀之後的教育、文化、經濟情況,以及東協(ASEAN)的創立與理念。

      (本書包含20幅地圖+35張照片)



      東南亞涵蓋國家:

      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



    各界人士共同推薦



      李毓中?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吳象元? 《關鍵評論網》東南亞組資深編輯

      林開忠? 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張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創辦人

      黃宗鼎?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黃崇凱? 小說家

      賴奕諭? 轉角國際專欄作家、菲律賓研究者

      羅漪文? 作家、譯者

      Nina? 印尼PAN企業集團合夥人、印尼百萬部落格知名作者



    好評推薦



      Eric Thompson以細膩的筆觸,帶領我們走進東南亞這片多元而充滿活力的土地。他不只關注這裡的歷史如何被改變,更強調人們如何主動參與、形塑自己的世界。延續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關於東南亞整體性的觀察,這本書進一步刻劃在地社會的選擇與回應。這是一部深入而動人的作品,讓我們以新的眼光理解東南亞,也理解這區域的獨特魅力。──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李毓中



      Eric Thompson將各種重要議題如宗教傳播、社會變遷、政治事件和性別關係等,融入按年代劃分的東南亞史裡,同時以故事或更確切地說用馬來傳統文學敘事手法hikayat來呈現這些總是不那麼完美無瑕的「歷史故事」,如此有學術嚴謹性與「故事性」之著作,值得為讀者推薦。──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林開忠



      這本書以生動的敘事與深度視角,帶領讀者穿越東南亞數千年的歷史與多元文化。

      作為熟悉印尼文化與實務的投資顧問,我特別推薦本書給所有渴望理解東南亞人文底蘊與投資潛力的讀者,內容兼具啟發與實用價值。──印尼PAN企業集團合夥人、印尼百萬部落格知名作者 Nina

      

      他們是人類最早壁畫與貝葉經的創作者,在歐洲人「聞香(料)下錨」之前,他們標榜的是以「曼陀羅」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歷經千百年來梵文與伊斯蘭文化的洗禮,他們終成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信徒,但群王之夢,依然縈繞……──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黃宗鼎



      面對東南亞是否為人為建構的老課題,艾瑞克.湯普森以不斷遷徙與交流的東南亞人群為核心,重新思考東南亞如何在各種外來力量中汲取經驗、化為己用,形構出多元異質的區域性樣貌,是重新看見東南亞整體性的嶄新視角。──轉角國際專欄作家、菲律賓研究者 賴奕諭



      作者從史前時代敘述到當前,時間線拉得極長,全面描繪複雜又迷人的東南亞地區,在此同時生動地呈現東南亞偶爾令人困惑的文化多樣性,以及東南亞人民創新與適應的能力。──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 麥克.赫茲菲爾德(Michael Herzfeld)


     









      本書以敘事筆法介紹東南亞這個地區和當地的人們,內容參酌東南亞研究這門現代學科的學術成果,特別側重歷史與人類學領域。本書做為東南亞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從歷史的角度,主題式描述東南亞人如何打造出連結全球的多樣化交會點。在世界上其他地區,比如東亞、歐洲、中東或南亞,權力向中央集中。東南亞的多樣化,則是來自貿易、觀念與社會關係的複雜網絡。



      本書參考過去的東南亞史書,卻有以下幾點明顯差異。過去的東南亞史書探討歐洲殖民前的歷史時,會採用地區性視角,之後就以歐洲人為主角,認為殖民國家與民族國家從此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本書則是以東南亞的經驗與行動主體性(agency)為重點,自始至終維持地區性框架。本書汲取最近期、最先進的東南亞學術研究,以清晰易懂的語言陳述,敘述的對象主要是東南亞讀者,其次則是所有對東南亞感興趣的人。



      在這個時代,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以下簡稱東協)持續不懈,致力以「東協方式」結合迥然不同的國家,在此同時尊重每個國家的多樣性與差異性。針對這個目標,本書想要說明東南亞國家如何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如今這懸殊的語言、習俗、社會制度、治國之術和宗教。本書也檢視東南亞國家如何在面對多種議題的情況下邁向現代,這些議題包括性別與家庭關係的變化、新興的現代身分認同、統治權的爭奪與鞏固,以及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



      坊間探討東南亞歷史的書籍,大多將重點放在現代的事件。學者在陳述東南亞歷史時,偏重強調歐洲殖民主義的衝擊。本書試圖讓歐洲殖民主義回歸本質:重要性不可否認,卻絕不是塑造現今東南亞面貌的唯一力量。本書將重點放在塑造這個地區的更久遠進程。第一章探討大約五萬年前人類(智人〔Homo Sapien〕)開始在東南亞陸地與海域定居的過程。第二章檢視早期工業(尤其是金屬加工業)與都市中心的發展過程,以及東南亞如何成為如今的世界貿易樞紐。第三章討論早期國家的創建,以及東南亞人民如何吸納並發展出統治技巧,來治理漸趨龐大複雜的社會。第四章的重點是接納普世宗教(world religion)帶來的轉變。第五章探討親屬關係的重要性,歷史上對性別的寬容與彈性,以及賦予女性較高地位的傳統。另外,也說明在邁向現代的過程中,這些面向又受到什麼影響。第六章描述整個東南亞現代身分認同的出現,尤其是族群方面。第七章回到權力與政治的議題,重述大約十六世紀初開始的主權爭奪與鞏固過程,這個過程預示了東南亞現代民族國家的形勢。第八章概述過去一百年來塑造現代東南亞的某些關鍵力量。



      本書無意為東南亞歷史做出定論,讀者不妨將這本書當成更深入認識東南亞的入門或進階讀物。當然,這本書只是眾多東南亞歷史之中的一本,這方面的書籍過去有人寫過,未來還會有人寫。本書的英文書名是The Story of Southeast Asia,但作者更偏好的書名是Hikayat Asia Tenggara(馬來語,字面意思是「Story of Southeast Asia」)。遺憾的是,英語這個語言迫使作者在a story與the story之間做出抉擇。前者或許比較正確,後者卻更具描述性。本書提供全方位「大敘事」(master narrative)架構,方便讀者認識(並討論)東南亞的歷史與未來。站在國家歷史的角度,本書也希望為東南亞人民介紹東南亞這個地區,增進他們對東南亞的認識。



      本書是東南亞歷史的簡要介紹,不得不捨棄某些有趣或重要的話題,或僅僅簡略提及。過去幾十年來,人們越來越憂心氣候變遷與人類對環境的衝擊,細心的讀者不難看出——或至少推斷得出——農耕、人造林、工業化與都市擴張等人類活動,以及曾經地廣人稀的地區人口越來越稠密,必然影響到那個地區至關緊要的生物多樣性。這個主題在這本書只是順帶提及。同樣地,學界對東南亞的醫療史與人類學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本書並沒有納入討論,其他更多話題也是如此。



      對於東南亞的介紹,本書採用的方法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其中包括阿根廷政治理論家埃內斯托.拉克勞(Ernesto Laclau)的建議。拉克勞主張,社會結構應該被理解為由主觀行為者的歷史選擇沉積而成的客觀事實。正如大自然的進程堆疊出一層層沉積岩,形成地球表面,人類活動也積累一層層社會結構關係與文化意義,形成我們如今生活的這個世界。本書雖然不是理論性書籍,卻希望演示我們可以如何從這樣的社會理論與歷史視角,更有效地認識東南亞。因此,儘管幾十年來批判並解構這種大敘事著作的文章持續占優勢,作者卻自知這本書的建構性。作者希望,學生與學者都覺得這本現代晚期的歷史書籍既是思考東南亞的實用方法,也為他們提供批判性思考的素材。





    「浮羅人文書系」編輯前言? ?高嘉謙

    附圖列表



    致謝辭

    關於名稱與年分



    第一章? 定居陸地與海洋

    巽他古陸的傳說

    石器時代的創新

    改變的源起

    科帕農底遺址的陶器

    島間穿梭

    人類的漲潮期



    第二章? 世界樞紐

    從石器到青銅到鐵器

    鐵器時代產業密集化

    貿易、權力與聲望

    扶南異域商品貿易中心

    橫越地峽,繞過海峽

    運勢的起伏

    吸收新觀念



    第三章? 黃金之地的神王

    寫在石頭上

    治國之術

    沿海勢力

    半島區政體

    邊陲政治

    黃金之地的璀璨時代



    第四章? 權力、信仰與改革

    宗教與政治改革

    緬族勢力的興起

    泰寮聚居地:從?到曼陀羅

    泰寮版圖

    大越與南進

    室利佛逝的命運與馬來世界的誕生

    傳播大眾化宗教

    改革與多樣化的新體制



    第五章? 變動中的家庭與性別

    親屬關係與家庭價值觀

    性別多元論

    性別、權力與政治

    宗教改革與性別重新排序

    性別經濟

    現代性與邊緣化



    第六章? 新興的身分

    語言與世系

    移居與遷徙

    奴隸、子民和僕役

    多樣化與差異性的交換

    成為本地人

    殖民時期的分類

    族群的誕生



    第七章? 爭奪主權

    摩鹿加的權力協商

    來自遠西

    馬六甲之後的海上策略

    逐漸成形的菲律賓

    世界征服者的交鋒

    海岸地區的統一

    殖民征服

    收回主權

    變身現代國家



    第八章? 現代東南亞

    舊權貴與新民族主義者

    教育的普及

    印刷與公共領域

    屬於大眾的媒體

    都市化與社會運動

    軍隊的動員

    尋找新的治國之術

    從發展到全球化

    連結東南亞國家

    到目前為止



    附註

    參考文獻

    作者、譯者簡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