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潛入核動力潛艦:最機密軍事行動,不能留下任何鏡頭,全程手繪重現法國潛艦「警戒號」110名成員巡航與訓練內容。

潛入核動力潛艦:最機密軍事行動,不能留下任何鏡頭,全程手繪重現法國潛艦「警戒號」110名成員巡航與訓練內容。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648827
雷納.佩利謝
黃明玲
大是文化
2025年7月29日
217.00  元
HK$ 184.45  






ISBN:9786267648827
  • 叢書系列:Style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9 x 26 x 1.5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tyle


  • 人文社科 > 軍事�軍武裝備 > 武器











      ◎它的使命是:在海底徹底消失。艦上乘員知道目前所在位置的,只有3人。

      ◎海底沒有GPS訊號,戰鬥時如何追蹤敵艦?靠「金耳朵」。=

      ◎潛艦只有三區域,三甲板,一次任務至少要待70天。怎麼避免幽閉恐懼?

      ◎潛艦舵手其實都在「盲駕」。只能聽從長官指示,向右、向左、向上或向下。

      ◎「住戶」怎麼倒垃圾?有軍規!垃圾袋要打洞、放鉛塊,然後射出潛艦。

    ?

      法國自1972年,便維持每天至少一艘彈道飛彈潛艦在水下巡航,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

     ??

      「警戒號」(Le Vigilant)是法國海軍現役4艘凱旋級核動力潛艦之一,

      部署在布雷斯特港的長島,

      配備16枚飛彈,每枚都攜帶數枚核彈頭。

      使命是:在海底徹底消失,並做好「隨時響應總統決定的戰略命令」。

      

      作者雷納.佩利謝(Raynal Pellicer)是法國資深記者與紀實作家,

      他與插畫家Titwane合作多部圖文紀實作品,

      聚焦執法、司法與軍事等第一線職場,

      並獲當代歷史圖書獎、法國國防部創立的軍事漫畫大獎等獎項肯定。



      本書是兩位作者跟法國國防部爭取了幾個月,

      才獲准進入的「潛入核動力潛艦」計畫。?



      事礙國防機密,許多場景不得拍攝,

      兩位作者決定以畫筆取代鏡頭,

      帶領讀者潛入水下數百公尺(深度P──實際數字是祕密),

      報導110名潛艇船員在為期12天(正常是70天)巡邏訓練中,

      作戰演習、火災警報、核射擊模擬、封閉空間中的生活和聲學判斷。



      ◎下潛後,我們將不復存在

      封箱、稀釋(diluer)這都是法國海軍術語,

      意味著溶解於海洋,銷聲匿跡。

      船員們一週只能收到一封40字的「紙本信」,但禁止回覆。



      深海中一片漆黑,也收不到GPS訊號,怎麼掌握自身位置?

      全靠慣性導航系統(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縮寫為INS),

      從出海就分秒不斷的記錄潛艦前進的速度、角度。

    ? ? ??

      如何追蹤敵艦?船上的聲學作戰員被稱作「金耳朵」,

      就像精通鳥類鳴叫的鳥類學家,聽聲音就知道對方是商船、漁船還是戰艦。



      ◎這是我們的使命

      警戒號載有16枚搭載核彈頭的M51潛射彈道飛彈,

      船員會受到輻射傷害嗎?

      發生火警(是的,海底的火災)、系統故障(沒有多餘零件可換)怎麼處理?

    ? ??

      戰鬥時如何分工?演習有劇本嗎?

      整個警戒號只有3人知道潛艦的正確位置,其他人必須全然信任上級。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知道哪些祕密……?



      70天待在暗無天日的封閉空間中,這110人怎麼熬?

      第40天是情緒最緊繃的時刻──任務「只」完成了一半。

      領導者怎麼提振士氣??



      最機密軍事行動,不能留下任何鏡頭,

      全程手繪重現法國潛艦「警戒號」與110名乘員巡航與訓練內容。



    推薦者

    ? ??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


     







    推薦序一 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能為這麼多人做出過這麼大的貢獻�施孝瑋

    推薦序二 不再需要靠想像,就能了解潛艦兵的世界�黃竣民



    序章 「我們將不復存在。」



    第一章 稀釋

    稀釋的意思是,將自己溶解於海洋並隱藏其中。潛入水下,迅速從螢幕上消失。



    第二章 金耳朵

    每種船都有其聲學特徵,而這個聲學特徵就是它的身分證,它的DNA。



    第三章 僅知原則

    守住祕密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告訴任何人。



    第四章 火警

    第一個抵達現場的人,就是第一個救援人員。



    第五章 黑就是美

    警戒號是一艘黑色的艦艇!我們為這個顏色和它所代表的意義感到自豪。



    第六章 飛彈艙

    飛彈艙分成兩個完全相同的艙室。每個艙室有8枚核彈。



    第七章 第40天

    第40天代表任務進行到一半,這是一個危機時刻。



    第八章 家書

    最多只能40個字,如果家中有寶寶出生,可以寬待至60字。



    第九章 恢復視野

    使用潛望鏡還可以享受一項特別福利:彩色的風景!



    第十章 潛艦船員的話

    「我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了。」



    第十一章 所見所聞

    為了安全起見,打開氣閘艙丟垃圾時,副指揮官和大副必須在場,且只有在獲得指揮艙的同意後才能進行。



    第十二章 奧斯卡,奧斯卡,威士忌

    海豚166:前方有一枚魚雷,這是我們提醒你該慢下來的方式。



    第十三章 回到生活圈

    「離開的確困難,但這是必要的,而且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回家比離開更難。」



    致謝





    ?





    推薦序



    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能為這麼多人做出這麼大貢獻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




      二戰時期,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以「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能為這麼多人做出這麼大貢獻」(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形容英國皇家空軍在不列顛空戰,守住英國免於納粹入侵。



      世界已安然度過了那相互保證毀滅的冷戰時期,而如今在世界最孤獨的角落,默默維繫世界和平的,正是這些隨時備便的水下勇者。是這些裝載核彈頭彈道飛彈的戰略核潛艦部隊,以及使命必達的精神,嚇阻敵人不敢率先攻擊。



      在相互保證毀滅的時代,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戰略性核武,通常以固定發射井的洲際彈道飛彈、搭載於轟炸機上的核彈,以及深海黑洞中默默守護世人的戰略核潛艦部隊,為三位一體的核武力象徵。



      在這三種戰略中,又以部署在大海中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Sous-marin nucleaire lanceur d’engins,縮寫為SNLE)最具嚇阻性。因為大海中的潛艦隱密性最高,難以定位和追蹤。一艦多彈的毀滅能力,使核潛艦成為相互保證毀滅的手段中,最後一道防線和報復能力的載具。



      為了維持並延續相互保證毀滅能力,在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皆持續派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在世界各地巡弋。即使至今,美國依然全天候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處,各部署一艘俄亥俄級(Ohio-class)核潛艦。若有任何國家以核武攻擊美國,美國就會以艦上的三叉戟(Trident)潛射彈道飛彈反擊。



      俄羅斯也有類似部署,而美國的反制方法,就是派遣攻擊潛艦,在俄羅斯的軍港外執哨。一旦偵測到潛艦出航,就全程跟監,也因此孕育出《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這樣的經典小說。



      法國和英國也是如此。而本書就是描述法國海軍凱旋級(Classe Le Triomphant)彈道飛彈核潛艦──警戒號(Le Vigilant)──的一次演習任務。本書作者親自登艦,和艦上官兵相處12天,第一手的觀察讓讀者得以對海下潛艦生活的真實面貌,有基本的認識。



      目前,全球僅有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與中國)和印度擁有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因此,相關部署與艦上的生活,也成為軍事迷高度好奇的話題。



      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出港後,就要過著至少70天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段期間,只能透過艦上的通訊陣列(按:由多個天線組成的系統,用於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接收來自岸上的隻字片語及重要的作戰指令。



      《潛入核動力潛艦》以畫冊形式,呈現值勤任務型態、各部門人員的工作實況、艦上生活點滴、船員對過往經歷的敘述,以及牽掛岸上親友對身心的影響等,正是本書最值得閱讀的原因。



      最後,希望本書主角們,和世界各國肩負相同使命的同僚們,永遠只要扮演好各自政府所賦予的「嚇阻」使命,始終無須真正履行他們的最終任務。因為他們一旦被迫行動,便將應驗書中那句話:「我相信我們會無家可歸。」



    不再需要靠想像,就能了解潛艦兵的世界

    「James的軍事寰宇」粉絲頁主編�黃竣民




      潛艦,是國家海軍的隱形武力,足以對水面的船艦造成威脅;而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又是另一個檔次,它們不是以攻擊水面或水下目標為主,而是以自身攜帶的核子飛彈作為威懾力,在國家安全或利益遭受重大威脅時挺身而出,成為保證相互毀滅的殺手?。因此,說他們是一個國家的最後王牌,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潛艦是尖端國防工藝的代表作,一般傳統柴電的潛艦已是如此,「警戒號」這樣的核動力潛艦,技術含金量更是高機密的存在。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打造核動力潛艦的國家仍寥寥無幾,一般人根本無法輕易接觸,更遑論想一窺其中,加上水手們有默契的遵循著「僅知原則」(Need to know,只對有必要知道的人提供資訊)。因此,關於潛艦的傳言,多半是以訛傳訛的形容。這或許也詮釋了一名潛艦官兵的不平凡與不容易。



      先前我在編撰《鋼鐵傳奇:德意志的沉默艦隊》時,便深深的佩服潛艦部隊的官兵,之後還因此獲准登上德軍212A級型潛艦(U-Boot-Klasse 212 A)參觀。回想那個幽閉且布滿纜線、管路、閥門、壓力表、噴嘴的鋼鐵沉箱裡,不難想像那些官兵在出勤時過得有多麼「艱苦」。



      雖然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的噸位大上許多,生活設施也較完善,但水手們出航一趟至少要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期間不僅無法對外聯絡、更不知身處於何地,與世隔絕,如果沒有強韌的心理素質,根本無法熬過每趟巡邏任務。



      尋遍國內出版的軍事書籍中,鮮少著作以法國海軍為背景,以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為主角的作品更是罕見。本書在作者雷納.佩利謝(Raynal Pellicer)與插畫家Titwane的共同合作下,以法國現役4艘「凱旋級」核動力潛艦之一的警戒號為題材,輔以淺顯易懂的插畫,介紹核潛艦內各級水手的職掌與生活、他們的成長與教育背景、值勤時的酸甜苦辣,以及潛艦兵之間的行話等。



      本書除了讓讀者更輕鬆的了解,這一艘攜帶16枚M51潛射彈道飛彈的核潛艦,不為人知卻真實的另一面以外,也能吸收到更多祕密的科技知識與運作原理,有興趣的讀者怎麼能錯過!



    序章



    「我們將不復存在。」




      準備登艦。



      經過幾個月的等待,我們登上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的圖文報導計畫,終於獲得批准。



      雖然法國海軍批准了這項計畫,但我們仍被要求遵守以下條件:



      首先是登艦日期必須保密,所有隨行人員都須遵守,且潛艦名稱到最後一刻才會透露。當然,還有其他的保密規定。



      基本上,我們保有言論自由,但無法轉錄所有內容。



      一名戰略海洋部隊(la force oceanique strategique,縮寫為FOST,為負責所有核動力潛艦的單位)的通信官,將密切注意我們的行動,以確保隨艦採訪與潛艦下潛任務順利進行。在這次的深度報導中,最令人好奇的就是在封閉環境裡,大家如何共同生活。



      我們在法國西北部的布雷斯特(Brest)會合。更正確的地點,是在勒庫夫朗斯(Recouvrance)升降橋下的圖維爾門(Porte Tourville)。



      通信官在該處的海軍基地停車場與我們碰面,他首先清點可以帶上艦的器材:相機、數位錄音機、硬碟和筆記型電腦。回程時,這些資訊器材必須再次接受檢查。通信官表示:未經FOST許可,任何錄影或錄音資料均不得攜出基地外。



      至於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將留在通信官的後車廂裡,靜靜度過這段下潛期間。



      做完最後檢查,我們登上一艘看起來像塞納河觀光遊船的接駁船。船駛向港口的另一側:克羅宗半島(Presqu’ile de Crozon)上的長島,也就是彈道飛彈核潛艦的母港。

      這裡的通行,均須過濾並受嚴格控管。換句話說,全區受到保護。可別想在Google Maps或Google Earth上找到它的街景圖,因為相關影像都已經被模糊處理。



      通信官說:「你們即將深入法國核武威懾力量的核心。長島作戰基地內有4艘核動力潛艦,分別是凱旋號(Le Triomphant)、大膽號(Le Temeraire)、猛烈號(Le Terrible),以及你們將在上面度過12天的警戒號!」



      法國自1972年起,便維持每天至少一艘彈道飛彈潛艦在水下巡航,每次巡航時間長達七十餘天。



      那麼其他3艘呢?



      其中一艘正在執行日常訓練──警戒號也將是如此。另一艘在保養,最後一艘則在船塢進行為期約18個月的大修。這4艘潛艦輪流巡航,從不間斷。



      這就是為何出航日期不可以向別人透露,因為這可能洩露輪班的節奏。



      對誰說??



      世界上多的是好奇的人。



      通信官接著介紹:「每艘潛艦都有兩組船員,各110名,分為藍隊和紅隊。每次巡邏返航後就會換班,而這次的任務,你們將與紅隊一起登艦。」



      「我們到了。警戒號已停泊在碼頭邊。」



      警戒號艦體全長138公尺、直徑12公尺。氣勢懾人的黑色鎧甲外觀,前端有一個翼狀的凸出構造,稱作「帆罩」(法語:kiosque;英語:sail)。



      甲板上,潛艦兵們正忙著出發前的最後準備工作,舷門的入口則有武裝警衛看守。



      這是為了生存的苦差事。



      一輛配有液壓吊臂的卡車,將棧板上的補給品,從碼頭吊到潛艦的前甲板上。幾個人趕緊卸下貨物,填滿這頭巨獸的肚子。



      總計有40公噸的生鮮和冷凍食品、飲料,以及清潔用品。



      大夥接力搬運這些貨物和包裹,通過狹窄的垂直管道,送達下層甲板的食物儲藏室,那裡是艦上的雜貨店。



      在這裡,一層一層的貨物堆疊得像超大型的俄羅斯方塊,就連零下18℃的冷凍室也堆得滿滿的。進入冷凍室的船員必須換上特殊服裝,才能適應極度寒冷的環境。



      補給的同時,在潛艦尾部,機械師和工程師正忙著點火。他們慢慢啟動反應爐,驅動蒸氣渦輪發動機!彈道飛彈核潛艦不僅是一種核武發射器,本身也是由核動力推進。



      很快就到了重要的安全須知講解時刻,緊急裝備裡包括一套防火頭套和呼吸面罩,稱為EZ面罩。這是一種全罩式潛水面罩,附有2公尺長的呼吸軟管,必要時可連接到呼吸管路。



      潛艦中很怕發生火災,因為密閉空間一旦失火,即使火勢迅速得到控制,也會產生大量濃煙。



      因此,潛艦四處都設有進氣口,船員們可以將EZ面罩的呼吸管插進去,在火災時取得氧氣。若照明設備故障,這些進氣口的插座也會以螢光板或螢光棒標示。



      這套裝備是你絕對不應該落下的東西!然而,它被裝在一個運動品牌販售的特價小背包裡,感覺不太符合法國海軍的莊嚴形象……。



      在了解安全須知並簽署一份備忘錄後,我們終於要和指揮官見面。



      路易-埃爾韋.蘭伯特(Louis- Herve Lambert)上校,44歲,膚色明亮,灰髮藍眼,有著沉穩的嗓音。他的歡迎詞令我頗感意外。



      這位指揮官說:「我同意這項隨艦採訪計畫,但有個條件:這次的報導要比你之前寫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 R91,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更精彩。哈哈哈!」



      這算是語帶諷刺, 還是以迂迴口吻挑戰我的報導原則?抑或是黑船(bateaux noirs,譯註:指水下艦艇)與灰船(bateaux gris,譯註:指水面艦艇)船員之間永無休止的較勁?



      「言歸正傳,歡迎登上警戒號。它是極為複雜的機械裝置。你們現在登上的是一艘以核反應爐為動力來源的潛艦,艦上配備有16枚彈道飛彈及核武器,這些都由一群被關在海面下數百公尺、時間長達數週的人控制。所有參數都顯示這是不可能運作的,然而,您將會看到,它運作得非常好。



      「最後要說的是:你們很幸運可以和紅隊船員一起登艦,我們才是潛艦的真正主人!其他人和藍隊船員只是房客,哈哈哈!」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