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學概論: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ISBN:9789864372188規格:平裝 / 212頁 / 14.8 x 21 x 1.0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出版地:台灣
|
|
分 類
|
[ 尚未分類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本書主要著重在考古學這門學科的理論方法,以及手段技術等兩個領域,希望可作為認識考古學的一本入門書籍。學術研究本來是不該有「教科書」、「標準版」的概念,只因「考古學」在今日社會已經不是個陌生名詞,然而相關基礎書籍在台灣卻仍出奇的少,所以才勉強整理出版了此本概論。希望讀者在看過這些基本知識後,每個人都可以開創出自己的「考古學」。
本書特色
台灣首部系統性考古學方法論專書
從理論技術入門,到開創獨立的考古視野
?
|
|
目 錄
|
自序
第一篇 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考古學的學術領域
第二章 考古學的發展史
第三章 考古學的資料
第四章 考古調查與發掘
第五章 基本研究方法 1:層位學與類型學
第六章 基本研究方法 2:分類與統計
第七章 基本研究方法 3:從器物、資料到人與文化
第二篇 考古學與我們的社會
第八章 考古研究的社會意義
第九章 遺物、遺址與社會
第十章 考古遺址的法律
第十一章 遺址保存的問題與對策
第十二章 遺址所有權與考古工作倫理
第十三章 口傳、神話、民族史與考古學
後記
引用書目
?
|
|
序
|
自序
對於考古學這門學科,一般是將它的組成區分為理論方法、手段技術,及研究成果等三大項。理論方法是知識的形成基礎,在大學教育中通常放在「考古學史」的課程中;手段技術為資料產出過程所必需,通常屬於「考古田野方法實習」課程。本書主要著重在這兩個領域,希望作為認識考古學的一本入門書籍。
至於研究成果,校園教育中則有如「史前史」課程,但其內容會因區域對象而不同,各學派的論述重點也有異,有興趣者可另尋參考。
本書的前半(第一篇:第一章 ~ 第七章)之標題雖名為「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實則也納入了獲取考古資料的「手段與技術」。這是因為後者的原理基礎來自前者;前者也隨著後者的提升而不斷更新。換言之,兩者相關緊密,足以一併認識。
本書的後半(第二篇:第八章 ~ 第十三章)是「考古學與我們的社會」,主要敘述考古學對於當代人與社會的意義,其中涉及了環境、法律、思想意識等議題。相對於第一篇屬客觀性的知識介紹,第二篇有部分難免涉及些個人觀點,尚請讀者參考。
學術研究本來是不該有「教科書」、「標準版」的概念,只因「考古學」在今日社會已經不是個陌生名詞,然而相關基礎書籍在台灣卻仍出奇的少,所以才勉強整理出版了此本概論。希望讀者在看過這些基本知識後,每個人都可以開創出自己的「考古學」。
?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