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法學係指有系統的研究法律各學科原理原則之社會科學。警察專業法規(警察五法)為應用法學之一環,但屬於弱勢法學,對學習者來說是件好事,因為沒有太多學者把警察法規同其他法律學科(例如刑法)一樣,投入很多精力論述其原理原則,所以諸多警察的解釋與應用,都來自於警察主管機關內政部(當然多數出自警政署);或人民有爭議時,經由救濟程序而來自司法機關之認事用法及為數不多的大法官會議解釋(憲法法庭判決),所以雖然科目多,但並沒有過多抽象演繹內容需要去傷腦筋,大多都是具體個案的應用,對同學來說,應不是件難事。
觀歷年警察法規考試,警察五法(警察法、警察職權行使法、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及社會秩序維護法)出題分數占比約70%∼85%,其他三法的分數占比相對較少。雖然學習上並沒有太多困難,但對非法律系的同學來說,很多法律教材投同學之所好,採筆記式的編排,看起來似乎一目瞭然,但缺乏整體性,較適合已有法律學習經驗的學習者;惟對非法律系的學習者,可能見木不見林,本書則採整體性的教材編纂方式,能提供幫助學習者有系統性的學習,這種編排也對學習書寫申論較有幫助,只是同學要多費點心。? ??
本書屬考試用書,所以盡量採用官方的說法,僅有少部分官方未有明文解釋時,方採用學者之看法,減少學習上的衝突,節省學習者的時間與精力。另外也加上一些同學較容易忽略或弄錯的概念,例如社會秩序維護法事務管轄之第43條及第45條之區別等等,都有特別的提醒。本書有很多的註腳,只是著者在表達言必有出處,同時也是對學習者證明,內容都有相對的來源。法規學習最大的麻煩是修正頻繁,例如114年6月11日修正公布「社會秩序維護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修了第9條原瘖啞人定義、第64條、第72條及第89條等加重行為罰則,本書也都有納入。另法規多有競合,競合時如何適用等,希望學習者能瞭解此一現象,多留點心。
?
最重要的當然是祝大家 金榜題名
杰濂 20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