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絲路傳(上):征服西域大漠,重現陸上絲路的繁華歷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718056
武斌
大旗出版社
2025年8月01日
160.00 元
HK$ 13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718056
叢書系列:
大旗藏史館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大旗藏史館
分
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同
類
書
推
薦
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二版)
東大名譽教授的歷史講堂!建築裡的世界史圖鑑
(套書3本) 跟著課綱讀歷史
圖解八大文明 更新版
人類的故事
內
容
簡
介
過去,絲綢被人們稱之為「東方絢麗的朝霞」,是全世界驅之若鶩的存在——
西元前一三八年,張騫帶領著由一百多人組成的隊伍,牽著駱駝,一路向西,要去找尋一個名叫「大月氏」的國家……原先只是為了聯合對方攻打匈奴的軍事計畫,怎麼會成為「絲綢之路」的起點?
在卡萊戰役中,擾亂羅馬軍心,致使波斯人大獲全勝的關鍵物品,竟然是由絲綢做成的斑斕軍旗!從此之後,來自東方的絲綢,走入了羅馬人的日常生活,讓絲織業在地中海沿岸繁榮起來……
絲綢之路的開通,不僅讓東西方的貨品得以交流,更連帶著宗教開始傳播,無數僧人穿過絲路上的熱風流沙,越過刺骨雪山,披星戴月,只為將佛教的恩澤廣播中原,在佛教史和翻譯史上,留下了影響深遠的篇章。
從「經略開通」到「黃金時代」,重新認識「陸上絲路」的發展史!
本書特色
★最完整的絲路發展史
本書講述陸上絲路的起源到海上絲路的興盛,帶領讀者看見東西方文化與貿易的發展之路。
★精美彩圖
收錄東西方畫作或貿易物品,讓讀者從中身歷其境,感受絲路歷史的魅力。
目
錄
前言 傳奇之路:世界文明的生命體
第一部分 歷史發軔:開拓與通途
第一章 漢朝對西域的經略
第二章 絲路上的駝鈴聲
第三章 絲綢與羅馬
第四章 殊方異物,四面而至
第二部分 行走:大佛東行
第五章 從西域出發的「佛教之路」
第六章 往天竺者,首自法顯
第七章 鳩摩羅什:從西域到長安
第八章 達摩與真諦
第三部分 唐帝國:亞歐大陸上的文明風景
第九章 絲路上的盛唐氣象
第十章 玄奘的旅程
第十一章 王玄策的傳奇
第十二章 胡人與胡風
第十三章 從西域來的藝術家
?
序
前言
傳奇之路:世界文明的生命體
我們居住的土地,是一片廣袤的歐亞大陸。這片大陸,縱橫數萬里,高山峻嶺,大漠荒原,大江大河,冰蓋雪山,將最初的人類活動分割成一個一個獨立的區域。我們的先民,最初的人類祖先,點燃火種,敲打石器,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繁衍生息,分別創造了屬於自己種族的生存方式,也迎來了最初的人類文明的曙光。
最初的先民是彼此隔絕的。各個民族都是在屬於自己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他們也是在屬於自己的環境中創造了文化。然而,他們都有著互通聲息的渴望。於是,相鄰的部族之間,接著又是在比較遙遠的部族之間,開始有了物質產品的交換,有了早期的商貿往來,還有了戰爭與掠奪,征服與交聘。無論是哪種形式,人們都開始走出自己的故鄉,走向遠方。對於許多人來說,遠方永遠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不同民族、不同社會之間的文化交流,前提就是交通。交通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文化交流得以實現的最根本條件。交通狀況決定和制約了文化交流的規模和程度。而文化交流的繁榮與否,也對交通狀況發揮了促進或滯礙的作用。有了路,有了交通,就有了物質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就有了相互之間的你來我往,相互的認識和瞭解,就有了文化上的傳播和接受,形成世界文化交流的繁盛風景。
於是,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各民族,都在不斷地突破各種物質和技術的障礙,為開拓歐亞大陸的各條交通路線做出不懈的努力。為此,人們不斷地發明和改進交通工具,探索交通路線。甚至可以說,交通工具的發明和改進是人類主要,並且是對於文明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技術之一。經過千百年,在歐亞大陸上的各個獨立區域之間,在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從東往西,自西向東,從陸地到海洋,穿過大漠荒原,跨越大江大河,踏過驚濤駭浪,走出了一條一條的路,形成了遍布各地的交通網絡,形成了縱橫大陸的大通道。
這條大通道,這個交通網絡,我們今天稱之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詩一般的名稱,具有浪漫色彩。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半部世界文明史」,就是通過歐亞大陸的大交通和文化大交流講述的世界文化史。
用「絲綢」來命名貫穿歐亞大陸的大通道,是因為絲綢為中國最早的、持續時間最長的、分布地區最廣的大宗出口貨物。絲綢被人們稱之為「東方絢麗的朝霞」,它以其美輪美奐的色彩和風情萬種的姿韻,征服了全世界各個民族,成為全人類都喜愛的織物和藝術佳品。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絲綢」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
絲綢之路強調了「絲綢」這個古代東西貿易的核心,絲綢之路首先指的就是東西方的貿易之路。絲綢之路是從中國出發,橫貫亞洲,進而連接非洲、歐洲這條陸路通道的總稱。
通過「絲綢之路」這個巨大的交通網絡,自東向西,數千年來,在曠日持久的綿延歲月裡,歐亞大陸兩端的居民開始有了接觸和往來,大陸上的各民族、各種文化展開了大交流、大會通、大融合。有了這樣的大交流、大會通、大融合,也就有了東西方文明的大發展,有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共同的繁榮。
絲綢之路是整個歐亞大陸上的文化交流之路,是東方與西方各民族的相遇、相識、溝通與交流之路。
在這漫漫長路上,在幾千年的悠久歲月之中,民間商旅、官方使臣、虔誠的僧侶、勇敢的探險家和旅行家,以及征戰的軍隊和遷徙的移民,相望於道,不絕於途。絲綢、瓷器等等豐饒的中華物產,經由這條國際貿易的大通道輸往沿途各國,中國的生產技術、科學知識也陸續傳往西方世界,關於中國的種種遊記、見聞乃至傳聞,不時向西方傳達著遙遠東方帝國的文化資訊。而西方的物產和技術,科學知識和發明創造,以及關於西方文化的傳聞資訊,也沿著這條大道,源源不斷地傳播到中國,給中華文化的發展,不斷地補充新鮮的血液。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交流、激盪和相互影響的主要源泉之一,對於中華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對於世界文明的豐富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經過絲綢之路,在各民族之間,從物質的生產、生活,到精神的禮俗習尚,不斷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共同進步發展,經歷千百年之盛衰興替,蔚成古典世界文化歷史之燦爛輝煌。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方和西方從兩端互相走近而開闢的。期間山高路遠,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人們走向遠方的雄心和勇氣。而到了十六世紀以後,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有了直接的海上航線,歐洲和中國有了直接的接觸。大航海活動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古代各國人們對世界交通探索的繼續;大航海時代開闢的航路,就是絲綢之路在全球範圍內的延伸和拓展。從此,西方人和東方人直接地面對面了,歐洲各國的商船航行在廣袤的大海上,舟帆相繼,絡繹不絕,把精美豐饒的中國瓷器、漆器和許許多多的工藝品以及茶葉等等,大批量地運往歐洲,在歐洲大地上引起一陣陣文化激動,掀起了持續一、兩百年的「中國風」,對於近代歐洲文化的發展,發揮了直接或間接的激發作用。不僅如此,大帆船還在太平洋上開闢了直通的航線,把中國商品運往遙遠的美洲大陸,也把「中國風」吹到了那裡。有的西方學者說,近代的世界貿易實際上是以中國商品為中心的,而這個時代跨文化世界貿易的實現,正是因為大航海時代開闢的航路,把古老的絲綢之路延伸到更遠的地方。
因此,我們可以說,大航海時代開闢的航路,就是絲綢之路在全球範圍內的延伸和拓展。但這是一個具有本質意義的延伸和拓展,人類的社會因此發生了一個本質性的變革,人類的歷史因此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到了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人們開始把整個世界都聯繫起來,促使今天的世界進入到全球化時代。全球化時代的實質意義在於人類文明的共用,在於每個民族都能很快地吸收世界文明最先進的成果。而文明的共用,正是絲綢之路本身所提供的文化理想。所以,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古代的文化交流之「路」,而且也存在於我們如今的生活中,就是我們今天生活的文化背景。通過絲綢之路,我們與世界同行;通過絲綢之路,我們去看世界,獲得了一種面向全人類的世界觀和文明觀。
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的成長史。文明是一個綿延的生命體。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人們,發生在絲綢之路上的事件,都是絲綢之路的血脈和靈魂。因此,在絲綢之路的歷史上,處處都有生命的躁動,也處處彰顯出生命的光輝。所以,我們追尋絲綢之路的歷史,也就是尋找人類文明的生命之源,就是追尋人類文明成長的足跡。我們書寫絲綢之路的文化歷史,講述絲綢之路的故事,也就是為人類文明作傳,為它的生命旅程作傳。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絲路傳(全二冊)
2.
絲路傳(下):橫跨東方汪洋,重返海上絲路的貿易現場
3.
文明的使者
4.
文明的使者
5.
文明的力量:中華文明的世界影響力
6.
美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