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是研究分析人類經濟行為的一門科學。人們天生就是消費者,有食衣住行育樂醫等無限多的需求(慾望),但人們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卻是有限的、是稀少的。為了滿足食衣住行育樂等的需求,人們必須考慮如何購買消費品,以使得無限慾望獲得最大的滿足。
另一方面,個人一生,可能是個受雇者、企業家或政府官員。當他是一個受雇者,他必須選擇職業或工作,以獲得最多收入,來養家活口。當他是企業家時,他必須考慮如何去進行生產的活動,如何生產產品,以獲取最大利潤。當他是政府官員時,他也需要思考如何來服務人民,以保護國家,促進經濟成長,維持物價穩定,達到充分就業,讓全國人民活得幸福快樂。
每一個人,不論是消費者、企業家、政府官員,生活在現代經濟社會,每天會面對各種經濟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濟問題,要如何解決經濟問題,成為每個人必須思考面對的問題,經濟學就是幫助人們瞭解及解決經濟問題的學科,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經濟學這門科學的原因。
拙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二版於2021年出版之後,許多讀者反應該書份量過多,難度較高,且較為偏重理論。建議我們寫一本比較簡單實用且份量少些的《經濟學》。我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而且現在各個大學都將一個學期上課週數從原來的18週調整為16週。有鑑於此,我們於是參考市面上其他的《經濟學》教科書,並篩選拙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二版的內容,費時一年多完成本書,並命名為《經濟學原理》。
本書主要著重於說明討論經濟學的原理,在說明時除以文字來敘述說明外,另以統計表、統計圖來呈現。在討論原理的應用時,主要是以我國現實經濟社會中發生的經濟現象為例子,而不是虛擬的資料。本書共分20章,在個體經濟學方面,首先介紹經濟問題的發生與經濟學的發展(第1章),其次討論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與需求(第2章)、廠商的生產行為(第3章)、完全競爭市場與供給(第4章)、供給與需求及供需原理的應用(第5章)。接著討論:各個市場結構下廠商行為及與經濟績效、廠商的訂價行為與策略(第6章∼8章)。再接著討論:生產要素市場(第9章)、外部性與公共財(第10章)、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與管制(第11章)。在總體經濟學方面,討論整個國家或經濟社會的經濟問題與政府政策,依序討論: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第12章)、國民所得的決定-凱恩斯模型(第13章)、經濟成長與發展(第14章)、就業與失業(第15章)、物價水準與通貨膨脹(第16章)、貨幣經濟與金融體系(第17章)、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第18章)、總合供需與景氣循環(第19章)、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第20章)。
本書除介紹經濟學原理外,同時著重討論經濟原理的應用,因此在介紹原理之後,我們利用最新的統計資料,以「個案研究」、「觀念與思考」及「法律與經濟」、「新聞報導」的形式,來說明或驗證經濟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也用來說明目前現實世界中人們的經濟行為,其背後都是有很好的經濟理論的支持。我們希望讀者唸了本書之後,能夠感覺經濟學實在是一門實用、非常有趣、生動的科學。
本書得以完成,我們要感謝很多師長、同事、朋友乃至學生的幫忙,特別要感謝過去我們在撰寫《經濟學-理論與實際》時,幫忙的師長、朋友們。
現實世界的經濟問題與經濟現象眾多,而各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複雜多變,實在難以盡述,本書寫得不足或不好的地方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及社會賢達多多指正。謝謝!
敬祝
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陳正倉 林惠玲 林建甫 林世昌 謹啟
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