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歷史交錯的中東裂痕:《這才是真實的巴勒斯坦》+《黑潮》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1027996
王冠云(Cynthia Wang),金姆.葛塔
苑默文
時報出版
2025年8月12日
377.00 元
HK$ 339.3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
BC 歷史與現場
規格:平裝 / 856頁 / 14.8 x 21 x 4.5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BC 歷史與現場
分
類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世界歷史
>
同
類
書
推
薦
歷史的轉換期10:1905年.革命的浪潮與團結的夢想
共匪:左派、烏托邦與馬克思主義的未竟之業
危機時代的政治領導:俄國革命的警示
圖解世界史:現代卷【彩圖解說版】
伊朗的靈魂:革命、反美、神權政府,1979年後伊朗知識分子的掙扎與奮鬥
內
容
簡
介
糾葛的現代火藥庫,舊恨不斷觸發新仇的記憶拼圖
《這才是真實的巴勒斯坦》
聽見巴勒斯坦的聲音,看見巴勒斯坦人的身影
「我們看得見那片蔚藍的天空,看得見那片遼闊的大海,但哪裡都去不了,生活還要過下去,你說我們享受人生嗎?我們的確享受,因為根本不知道明天還會不會活著。」
「只有正視難民的源頭,才能讓這個問題真正在未來被和平解決。」
「在以色列不容許有不同的想法,尤其不容許你不把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視作敵人。」
「在加薩,最讓我感動的是這群人對生命的渴望,他們在夾縫中求生存,仍努力微笑,用最有創意的方式面對生活中各種不方便。」
巴勒斯坦人歷經逾一甲子的軍事殖民暴力,以色列在其境內拓建一座座猶太屯墾區與檢查哨,高築一道道隔離牆硬生生劃開這塊「流著奶與蜜之地」,阻隔了數不盡的家庭與有情人,埋下了世代難解的糾葛情仇,和平之路遙遙,鄉關何處?
巴勒斯坦人並非國際主流媒體報導下的恐怖分子和反猶太主義者,而是努力在自己的土地上爭取基本人權,積極為國家生存和主權獨立而進行反殖民運動的勇者。
數百萬的巴勒斯坦人經歷著怎樣的生命故事?他們因失去親人而刻骨銘心地痛過,除了勇敢之外別無選擇,因此成為在戰地裡、槍口下也不忘微笑的一群人。
親眼目睹的種種激起作者傳媒人的使命,藉著文字與影像記錄下親身經歷、感受的以巴現場,傳遞鮮少進入國際媒體視野的角度給閱聽讀者,期待有一天,世上有更多人願意一起匯集出改變這塊土地征戰紛擾的力量。
為了探索巴勒斯坦人的真實故事,作者展開一系列的人物採訪,包含移居各國的巴勒斯坦難民、以色列將軍之子和錫安主義者等,為巴勒斯坦人譜寫臉孔的同時,也為他們撕下難民的標籤,還原其身而為「人」的尊嚴。
《黑潮》
入圍2020年坎迪爾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
入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20年關注書籍
入選《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2020年最佳非小說類書籍
入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0年最佳政治類書籍
葛塔藉由本書給予了讀者許多精彩的故事,可看到西亞地區發生許多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件。……一九七九年之後的西亞與國際局勢,伊朗的革命確實在其中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時代若以伊朗作為觀察西亞局勢發展的中心,並不會過於誇張。葛塔以一九七九年之後的伊朗作為本書的主要角色,可見她了解若要觀察今日西亞局勢,必須把伊朗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文化、宗教與地緣政治形勢造成的深遠影響。
《黑潮》描述了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什葉派的伊朗走向反目的歷程,並揭示兩國如何在競爭中對宗教加以利用和扭曲。這場爭奪文化統治力的戰爭從中東蔓延到埃及與巴基斯坦,產生了數不清的衝突、謀殺與迫害,不僅刺激宗教極端主義的孳生,更導致911恐怖襲擊和ISIS的崛起。
金姆.葛塔向我們介紹了四十年來被地緣政治劇情顛覆了生活的人們:從反抗本國獨裁者的巴基斯坦電視主播、因不雅文字而入獄的埃及小說家,一直到2018年在沙烏地駐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的記者哈紹吉。這是一本全面而有力的巨作,將會大大地改變人們對中東的認知。
?
目
錄
《這才是真實的巴勒斯坦》
前言 「真相」是什麼?
PART1 巴勒斯坦與我
別相信媒體?
從加薩「露天監獄」到加拿大,一段臺灣與巴勒斯坦的故事
巴勒斯坦危險嗎?
PART2 歷史的鏡子
你的建國日,是我永遠的浩劫日
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加薩走廊
一片土地上,四種身分證:以色列殖民、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巴勒斯坦人
PART3 戰地裡的不朽之愛
被一道高牆阻礙的愛
地底三萬呎--加薩埃及隧道裡的世紀婚禮
回家--你的自由是我的鄉愁
PART4 高牆的這一邊--以巴關係裡的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殖民下,巴勒斯坦女孩的夢
《奈拉與巴勒斯坦人民起義》--反殖民運動中巴勒斯坦女人的光輝與掙扎
巴勒斯坦女性媒體工作者的成就與困境
我來自巴勒斯坦,出生就是難民
離開加薩「露天監獄」,在異鄉繼續為女權奮鬥的巴勒斯坦難民
PART5 高牆的另一邊--以巴關係裡的以色列人與猶太人
以色列將軍之子的獨白
從猶太屯墾居民成為挺巴的人權運動者--專訪紀錄片《路邊》導演立雅
一名前錫安主義者成為巴勒斯坦人權運動先鋒的旅程
PART6 政治下的眼淚
在西方主流媒體中長期消失的巴勒斯坦
失色的童年--在巴勒斯坦兒童入獄比例激增數字背後的故事
反以色列軍事殖民=反猶太主義嗎?從BDS社會運動探歐美國家的「中立」政治立場
PART7 餐盤裡的一千零一夜
餐盤裡的戰爭
巴勒斯坦首輛行動彩繪餐車
附錄 巴勒斯坦食譜與美食照片饗宴
《黑潮》
導讀 從伊朗看西亞、反思西亞╱陳立樵
關於人名和拼寫
人物
地圖
前言
第一部分 革命
第一章 錄音帶革命
第二章 今日德黑蘭,明日耶路撒冷
第三章 流血的心臟
第四章 黑暗
第二部分 競爭
第五章 我殺了法老
第六章 不准戴杜帕塔
第七章 貝魯特的卡爾巴拉
第八章 什葉派異教徒
第九章 麥加是我的
第十章 文化戰爭
第十一章 黑潮
第十二章 一九七九世代
第三部分 復仇
第十三章 該隱與亞伯
第十四章 破裂
第十五章 投降
第十六章 反革命
第十七章 ISIS和IRGC之間
第十八章 阿基里斯之踵
第十九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謀殺
結語
致謝
注釋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