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慶祝我們的失敗

慶祝我們的失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4854
夏爾.佩潘
楊恩毅
寶瓶文化
2025年8月04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4064854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0.8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sion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我們與成功之間,

    只差一步「成功的失敗」。



      ▎成功讓人飄上天,

      ▎失敗卻帶你踏實落地,向人生探問:

      ▎「什麼有意思的事情開始了?」



      �



      我們一直都搞錯了,

      真正的失敗,不是鼓起勇氣行動但搞砸了,

      而是因恐懼失敗而壓抑好奇,怯於跨步,

      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是誰。



      為何失敗令人難堪、罪疚,甚至羞恥?這是因為我們誤將「我做的事」和「我這個人」混為一談──事實上,失敗是「我的」,卻不是「自我的」失敗。

      法國明星哲學家夏爾.佩潘結合眾多實例,透過哲學、文化、教育等跨界視角,全面解構、翻轉失敗的真諦:

      

      ◎令我們痛苦的其實正是「成功文化」,由於怕出錯,我們不敢行動──沒有什麼錯比這更糟的了。「犯錯文化」卻能消減挫敗感,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是小進步。

      ◎主張快快步上成功軌道的「快車道」觀念有毒。快速成功雖然帶來安心,但也使人安逸。快速失敗,再迅速修正,反而更有助於大腦學習和成長。

      ◎失敗是人生方向的再創造。遇上「此路不通」時,正是生命在提出質疑:「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沒能成功,或許正因那並非你真心所求?我們往往想要的太多,卻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看似「意外」的失敗反映了心之所向,帶我們看清內心最隱祕、也最深切的渴望。



      �



      我們活在歌頌成功的世界、活在他人的肯定中。但誰的人生不曾曲折或分岔?逃避面對的人,是最難從中重新振作的人。

      這本書震碎我們的思維盲點:失敗不是恥辱,而是全新開展,激發我們的潛力,將其轉化成獨一無二的生存養分,真正為自己而活──

      這正是一場值得歡慶的「成功的失敗」。



      ◆◆◆【你必須先失敗,才能從失敗中復元,所以快點失敗吧!】◆◆◆

      ◎有時只有輸了才能贏,失敗幫助我們糾錯,加速進步。?

      ◎嘗試就是成功,每一次失敗都是更接近目標的一步。

      ◎危機卻是有利時機,它劃出一道縫,揭開了隱藏的機會。?

      ◎失敗讓人從嬰兒式的全能幻想中清醒,認清自己,真正長大。

      ◎有些事,再努力也強求不來,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

      ◎「過度認同成功」與「過度認同失敗」一樣,都是過度偏執。

      ◎如果不敢失敗,你只能失敗地活下去。

      ◎跨出你的舒適圈,並且「多走一步」。

      ◎學習,不只是學會什麼,而是「要用你學會的做什麼」。

      ◎別受限於「標籤」或「頭銜」,忘了投入創造的初心。

      ◎人生是不斷改進、修正錯誤、尋求「觸底反彈」的一場探索。

      ◎忠於自己的渴望,不自我設限,也不貪戀盲目的自由。



    本書特色



      ● 法國明星哲學家暢銷傑作:法國暢銷200,000冊,售出15種語文版權。

      ●《解放報》、《回聲報》、《費加洛報》、《Elle》雜誌、《觀點》雜誌等十數家國外媒體好評。

      ● 法國前總理亞蘭.居貝推薦:「這是本好書,探討了智慧、勇氣和快樂!」(當時他剛參選失利。)



    國內聯合推薦



      ●【專文推薦�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佩潘引領我們看見,失敗從不是終點。它是一次提問,問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它更是一扇窗,讓我們窺見自己的軟肋。」



      ●【專文推薦�陳昱築(Impact Hub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主辦「台北搞砸之夜」)】

      「『我以為我很糟,但原來我們都一樣』……在這個快速追求成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樣一本書。」



    強力推薦



      Vito大叔(熱情人生學院執行長.人氣播客.圖文作家)

      王婉諭(時代力量黨主席)

      姜泰宇(作家)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同名粉絲專頁經營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


     





    【國際好評】? 008

    【聯合推薦】? 011

    【推薦序】為我們「成功的失敗」先乾一杯!? 文◎楊斯棓? 013

    【推薦序】創新是從勇敢犯錯開始? 文◎陳昱築? 018

    【前言】慶祝我們的失敗? 022



    ● 失敗是為了學得更快──有時只有輸了才能贏? 032

    ● 錯誤是理解真理的唯一方法──對每一個小進步充滿熱情? 044

    ● 危機是一扇打開的窗──危機,反而是有利的時機? 052

    ● 失敗是對夢想的考驗──逆境滋養了生命力? 064

    ● 從失敗中,學會謙卑──從嬰兒式的「全能」幻想中清醒,看清現實? 074

    ● 失敗是對現實的體驗──面對現實吧!有些事,再努力也強求不來? 084

    ● 失敗是重塑自我的機會──好奇地問:「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094

    ● 反映潛意識的失敗,與因禍得福的失敗──看似意外的失敗,隱含著真正的渴望? 108

    ● 失敗了,不表示就是失敗者──「過度認同成功」與「過度認同失敗」一樣危險? 120

    ● 敢作敢為,就是不怕失敗──如果不敢失敗,你只能失敗地活下去? 126

    ● 只有行動,才能釋放恐懼──跨出你的舒適圈,並且「多走一步」? 140

    ● 我們的教育教了孩子什麼?──學習,不只是「學會什麼」,而是「要用你學會的做什麼」? 152

    ● 以成功造就成功──別受限於「標籤」或「頭銜」,忘了投入創造的初心? 168

    ● 戰鬥者的快樂──成功就是從失敗走向失敗,卻沒有失去熱情? 182

    ● 人,這種會搞砸事情的動物──失敗了,也能不斷改進、修正錯誤,然後「觸底反彈」? 200

    ● 我們有無限的「反彈能力」嗎?──不自我設限,也不貪戀盲目的自由? 210



    【結語】失敗是人生真正的寶藏? 218

    【附錄】一首關於「失敗的智慧」的詩? 220



    ?





    推薦序



    為我們「成功的失敗」先乾一杯!(節錄)

    文◎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在一個歌頌勝利、追逐完美的時代,許多人對落入「失敗」避之唯恐不及。我們期待履歷上有一份無瑕的紀錄,甚至為此沾沾自喜;而有些人,更會把每一次的挫敗都視為對自我價值的否定,於是乎,很可能不自覺吹噓得到一個根本沒有獲得過的獎項,讓自己獲得更多機會或注目,一直吹脹自己,終有一天,會扛不住那顆膨風氣球的壓力。



      我們是否曾靜心思考:倘若通往最終成功的唯一路徑,恰恰是由那些我們極力避免的失敗所鋪成的呢?



      我有兩部作品:《人生路引》以及《要有一個人》,這兩本書的紙本銷量超過四十三刷,而且所有版稅全捐出。世人若視之「成功」,我則會解釋這是無數次「投稿失敗」,但正確看待失敗,從中獲得滋養後的結果。



      法國當代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之一夏爾.佩潘(Charles Pepin),在他的新作《慶祝我們的失敗》中,便以一場橫跨哲學、運動、商業與藝術的思辨之旅,為我們拋出了這個顛覆性的大哉問。這本書蘊含一次又一次的智慧探險,讓熱愛思考的讀者,得以自我叩問、自我澆灌。套一句知名企業教練楊田林老師所說:「當自己的自耕農。」



      佩潘的核心論點既簡單又深刻:我們與成功的距離,往往只差一步「成功的失敗」。他犀利地指出,我們最大的迷思,在於將「事情的失敗」與「自己的失敗」混為一談。若將「失敗」視為被一箭穿心,將為「失敗」所嚴重傷害;若將「失敗」視為當頭棒喝,將因「失敗」而領略頓悟,甚至被「失敗」滋養而成長。同樣地,若將「成功」視為可以驕人的勳章,將為「成功」所害,自陷泥沼;若將「成功」視為一陣涼風,一時颯爽,但一陣飄過,繼續前行,如此心態才能更接近廣義的恆久成功。



      〔…〕佩潘引領我們看見,失敗從不是終點。它是一次提問,問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它更是一扇窗,讓我們窺見自己的軟肋。



      在當前這個追求一步到位的社會,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們知道正確看待失敗,失敗可以是成功的踏腳石。我們或許想像最好有一條零風險、無失敗的舒服人生路,若真有這條路,也可能剝奪一個人發展韌性的機會。〔…〕佩潘提醒我們,人生最大的風險,或許是「從不嘗試」;而最大的悲劇,是錯解成功、錯解失敗!



      多年前我在某場台語演講曾這麼收尾:「一時的成功,當作一陣風;一時的失敗,笑笑當作詼諧。」



      詼諧正是代表一種豁達的態度,不害怕失敗、正確看待失敗、從失敗中汲取養分,打造韌性。

      

      (完整文章詳見本書。)



    創新是從勇敢犯錯開始(節錄)

    文◎陳昱築(Impact Hub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主辦「台北搞砸之夜」)




      在 Impact Hub Taipei,我們始終相信,創新不是從完美開始,而是從勇敢犯錯開始。



      二○一六年,我們首次舉辦「台北搞砸之夜」(Fuckup Nights Taipei)活動時,場面熱絡,卻也帶著一絲不安──畢竟,在東亞文化中,失敗往往被視為不可提及的禁忌。我們邀請創業家、非營利組織管理者、企業領導人、作家、企業二代等,站上台講述那些「不能寫進履歷」的故事:合夥人間的決裂、產品不被市場接受、募資失敗、錯過最佳的進場時機等,一個又一個令人心碎、卻也真實動人的故事,在台下引起了不曾預料的共鳴。



      正是在這樣的經驗中,我深深體會到:失敗若能被誠實分享,它就會轉化成一種力量,一種讓人更理解自己、更堅定理想的力量。



      當我讀到《慶祝我們的失敗》這本書時,那些我們在搞砸之夜聽過無數次的「不完美」,彷彿在文字中找到了哲學的解釋與精神的回響。作者夏爾.佩潘以法國哲學家的敏銳觀察與人文深度,寫下了一本打破成功迷思的生命指南。他提醒我們:「失敗是我的,卻不是自我的失敗。」這句話點醒了我,也點亮了許多創業者的心──我們不是因為跌倒而失敗,而是因為不願從失敗中學習,才會真正錯過成長。



      佩潘強調:「快速失敗,快速學習。」這與矽谷「Fail fast, learn faster」的精神不謀而合。但書中最令我動容的,仍是他從納達爾、達爾文、戴高樂、賈伯斯這些人身上所看到的「挫折之光」。他們並非因為一帆風順而成功,而是一次又一次從錯誤中淬鍊意志、重塑自我、走向卓越。



      而這樣的洞察,也正是我們在Impact Hub Taipei實踐的文化。我們致力於創造一個心理安全的空間(活動現場是禁止拍照、錄音以及錄影的),讓創業者能放心說出「搞砸時刻」,也能在跌倒後被理解、被支持、被重新啟動。我們看到的是,真正有力量的創業者,並不是從未犯錯,而是願意面對錯誤、擁抱真實、轉化脆弱為韌性的人。



      〔…〕搞砸之夜的講者們,每一位都像是那個勇敢面對裂縫的人。他們站上台說出自己的失敗時,常常哽咽,但他們的故事卻點亮了台下無數人的眼神。那是一種共鳴,也是一種重生。觀眾離開時,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以為我很糟,但原來我們都一樣。」



      這,正是我推薦《慶祝我們的失敗》的原因。



      我相信這本書不只屬於創業者,更屬於每一位在人生中曾跌倒、曾懷疑自己,但仍願意再起身、繼續走的人。在這個快速追求成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這樣一本書,帶我們慢下來,與自己的錯誤和解,與別人的脆弱連結,並重新定義何謂「有意義的成功」。



      因為真正的成功,不只是抵達了終點,而是在歷經跌倒、修復與反思之後,依然選擇前行的那一刻。



      (完整文章詳見本書。)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