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決定版的後記
本書最初是在昭和四十五年(一九七○年)八月,由Orion出版社以《全軍突擊?雷伊泰灣海戰》為題出版。之後昭和五十九年(一九八四年)六月,於朝日Sonorama出版社的「航空戰史文庫」系列,改名為《雷伊泰灣海戰》,以上下二卷方式將本書收入。不論是哪一個版本,都是與前大本營參謀、海軍中佐吉田俊雄先生掛名共同作者的形式問世。然而,這些現在都已經絕版,在舊書店也不太找得到。
PHP研究所的大久保龍也、福島廣司與西村映子等人,還有其他幾位編輯讀了本書,說出「就這樣令其永眠實在可惜」這樣讓我感到欣喜的話,還強烈建議我要再次出版。因為是距離三十年前所寫的書,再重讀發現有滿多自己覺得不好意思的地方。我沒有扭曲事實下筆,但是到處有玩弄文字、華麗做作的地方。想起執筆當時,記得除了想要寫一部波瀾壯闊的海戰戰記,心裡還偷偷懷抱著要試圖寫出日本稀少的海洋文學,這種不自量力的遠大意圖。因為這樣,用字也自然地緊張起來了吧。我一再試著重讀,心裡也相當猶豫,這有一部分也是出於對自己舊作品的嫌惡。但最後我還是答應了,這當中也曾自省過,覺得我現在的文章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拿不上檯面。
雖然極為失禮,我在取得吉田俊雄先生允許的情況下,把他所寫的前半戰史部分(海戰之前的冗長作戰計畫)給省略了。最大的理由是,超過五百頁的書,並不受現在的讀者大眾歡迎了。還有,跟三十年前最初出版時的情況不同,到雷伊泰灣海戰前的戰史,已經有相當多人知曉了。反倒是沒有詳細描寫海戰本身的紀錄。出版社判斷讀者的期望就在於此,而我也被出版社的想法給打動。我要對吉田先生深表歉意,並感謝他的同意。
最初版的〈後記〉裡,我曾寫道,在日本及美國至今出版過有關雷伊泰灣海戰為主題的書籍,盡是以栗田艦隊(薩馬島海戰)、小澤艦隊(恩加尼奧角海戰)、西村艦隊與志摩艦隊(蘇里高海峽海戰),以及神風特攻隊的戰鬥方式區分、彙整這場戰役,其呈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讓讀者不易掌握戰役的全貌。儘管本書理所當然,也是作為與雷伊泰灣海戰有關的一本書,但本書的特色是試著把所有部隊各自的動向,宛如兵棋推演一般,在圖紙上一分一秒記錄下來,然後做俯瞰式的描述。點出在這場戰役中出現的錯誤、誤判、幸運、厄運、遲疑,如何對其他的戰鬥產生作用,如何影響整體作戰。
另外,聯合艦隊幾乎所有的艦艇都參加了這場海戰。前後四天的作戰結果,是三艘戰艦、四艘航空母艦、六艘重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十一艘驅逐艦沉沒,所剩不多的飛機,被擊落一百架以上,七千四百七十五名官兵陣亡,聯合艦隊因此喪失組織戰鬥力,實質上宣告毀滅。藉由一艘艘艦艇的行動,應該能清楚呈現雷伊泰灣海戰是一場多麼悲慘的戰役。就算不可能個別一艘艘描寫戰鬥過程,本書還是盡可能地追蹤、調查各艦的行動。相較之下,日軍對美軍造成的傷害,就算加上飛機的攻擊與神風特攻衝撞達成的戰果,也僅止於擊沉三艘航空母艦、三艘驅逐艦。這場海戰也可以說是點綴大日本帝國最終章節的雄偉送葬曲。
在彙整本書時,我訪問了海軍兵學校七十三期的各位,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給他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已經跟他們完全沒有聯絡很長一段時間了,在那次訪問之後已經過了三十年,不知他們是否還硬朗?我在這裡本來只想寫下他們的名字,但比起只寫名字,作為一份紀錄,我也想寫下這些人在三十年前接受我的採訪時,他們當時的職位。戰後日本,就是因為這些曾通過生死關頭的人的努力而建立起來的,不是嗎?(由五十音順列)
安部時寬(村?石灰工業東京營業所長)、阿部勇(英和精工社長)、有村政男(富士銀行本店調查部調查役)、池田清(東北大學法學部教授)、石塚司農夫(順天堂大學事務長)、市川通雄(三鷹市立第二中學教職)、岩松重裕(日本郵船經理部副部長)、越智弘美(日本航空航運基準課長)、大坪寅郎(海上自衛隊補給統制隊企畫室長,一等海佐)、大場三郎(自雇,牛乳販售店)、加藤新(自雇,陶器販售)、兒島誠保(大森藥品社長)、?原梧朗(三井物產總務課長)、島田八郎(東京豐田柴油車取締役、客車部部長)、高田芳春(日本水產拖網課長)、高地一夫(日本航空工務本部管理部次長)、高橋準(東亞燃料工業人事課長)、竹下哲夫(自雇,牙科醫院)、近松正雄(自雇,內科醫院)、中川五郎(舊姓黑田,KK柳善社長)、馴田幸穗(古鷹商會社長)、長谷川保雄(長谷川纖維工業社長)、橋本文作(早稻田大學工學部教授)、?真佐雄(住友電木東京營業部長)、望月幹男(千代田火災海上保險人事課長)、森田衛(海上自衛隊望月號護衛艦艦長,一等海佐)、森?輝雄(栗田工業,大阪支店)、山口裕一郎(三重縣立水產大學,講師)。
另外,我也想起了,當年採訪過程中,我拜訪了當時還健壯的小澤治三郎、志摩清英、栗田健男、小柳富次、寺崎隆治等舊海軍將領時,聽到許多事。我還強烈地記得,小澤先生幾乎什麼都沒說。面對我不停的追問,他只說了一句:「有遵守命令的人,只有西村君啊。」我也跟栗田先生,還有也是我的老師的伊藤正德見了面。栗田先生對於在即將到達雷伊泰灣的時候掉頭這件事,幾乎沒有辯解,只淡淡地談了事實,尤其是缺乏通訊的情況,但到最後他透露:「總之就是累到底了。」令我印象深刻。我也沒有忘記還有從利根號艦長黛治夫、小澤艦隊參謀大前敏一、秋月號艦長緒方友兄、雪風號艦長寺內正道等前戰將口中,聽到了珍貴的實戰經驗談。我還記得也給防衛廳戰史室添了麻煩。我也在聖地牙哥軍港採訪了海戰中的美方指揮官——克利夫頓.史普雷格將軍珍貴的經驗談。
對至今所有逝者,致上深厚謝意。
還有,書中使用的時間統一為當地時間,與日本內地約有一小時誤差。
一九九九年十月
半藤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