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恐懼的,不是失智、失能的我們逐漸遺忘自己,而是整個世界遺忘了我們……
?
高齡者需要的不只是安置與照護,更需要社會參與和互動,在其中找到自我的存在與價值。
?
因此,荷蘭有照顧農場,人人都可參與,適才適所發揮潛力;澳洲有男士工棚,鼓勵中高齡男性參與貢獻社會,增加社交、減少孤單;挪威的社會福利二手商店,招募老年志工,自行決定營運,充分發揮老人價值。
?
透過這個過程,整個社會才能重新從高齡者的觀點看待他們的需要,設計友善環境,提升生活品質,讓他們在享受生活自主之餘,感覺仍對社會有貢獻,從而得到自信與尊嚴。
?
本書特色
?
1.作者帶回最新的他實地探訪北歐地區的情況,並且提供大量實際案例,讓民眾瞭解當地長照服務現況。
2.可作為服務設計、機構人員培訓、跨專業領域合作之參考。
3.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與態度,並將此概念落實於長照服務。
?
?
推薦名單
?
邱青萸(和鄰長照創辦人)
張立(聯合線上內容長)
林依瑩(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
陳政智(高雄醫學大學醫社系教授)
陳智偉(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主任)
高寬旭(社團法人屏東縣社會工作師公會理事長)
張菁倫(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盧秀卿(力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