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讓愛無止盡流動-公益教我的19堂暖心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08127
楊雅婷
渠成文化
2025年8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9908127
叢書系列:
Pretty life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Pretty life
分
類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同
類
書
推
薦
試著戒掉「隨便」,妳該有點主見:懂得取捨×保有自我×從容大方,別怕受傷害,妳是自己人生的摯愛!
惡習勒戒所:拖拖拉拉、喜歡抱怨、好高騖遠……這些壞習慣不會致命,不改掉卻是成功大忌!
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透過「小行動」打開大腦的行動開關,懶人也能變身「行動派」的37個科學方法
【Our Q&A a Day】我們的每日一問:兩人3年日記
隨緣,不是教你隨便: 學習智者處世的態度,開心或難過,一切都讓它Let it go!
內
容
簡
介
在這本書中,作者楊雅婷以真摯的筆觸分享她的公益日常;從父母的善行中獲得啟發,學會了「行善是最快樂的富足」。
她不僅將這份信念延續到生活與事業中,更帶動孩子參與公益,將愛心與善意世代相傳。無論是捐贈復康巴士幫助身心障礙者、在台北車站分送愛心便當,還是帶著家人與朋友一起參加淨灘活動,這些故事提醒我們:愛與公益不是驚天動地的豪舉,而是日常中的點滴積累。
翻開這本書,讓我們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的美好,並啟發自己的公益之心,一起「讓愛無止盡流動」,為生活注入更多?暖與希望。
本書特色
1.? ? 跳脫「為善不欲人知」的觀念,從拋磚引玉的角度「為善樂於人知」;進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您分享「行善最樂」的初心!
2.? ? 公益方式百百種,作者從父母身上得到善行的啟發,並言傳身教,帶領孩子進一步參與公益,讓愛心世代傳承;從本書看見公益的另一面貌,讓「愛無止盡流動」,永不停歇地循環下去。
多位名家有愛推薦
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李清志教授
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新光醫療財團法人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院長 侯勝茂先生
台北市議會議員 張斯綱先生
名主持人 趙婷女士
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副院長 劉如濟先生
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秘書長 萬惠誠先生
臺北市士林區蘭雅國小校長 藍惠美女士
目
錄
推薦序1 作者父親•楊燦煌先生 積善之家,榮於傳承
推薦序2 作者母親•陳玉霞女士 以孝為本,讓愛流動
推薦序3 李清志教授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推薦序4 侯勝茂院長 家族傳承的善,讓愛流轉世間
推薦序5 張斯綱議員 公益之心,始於平凡,也成於日常
推薦序6 趙婷名主持人 見證善的循環與傳承
推薦序7 劉如濟副院長 前線所見:一場不容等待的善意接力
推薦序8 萬惠誠秘書長 希望相隨,為善最樂
推薦序9 藍惠美校長 讓愛無止盡流動,點亮無數希望
自序 小付出大公益,愛無止盡!
第一章:春萌芽•種下一顆公益種子
1一件最大的小事:公益事業的初心
傳承自父母的愛心,是我行動的起點
2一杯茶、一把傘,讓愛無止盡的流動
公益,就從將心比心的基本需求開始
3挽起袖子,熱血不分你我
讓捐血車滿載而歸是最大的幸福
4棒球,也是連繫家人的公益話題
支持運動團體,讓世界看見台灣
5一場魔法表演,為孩子點亮不一樣的兒童節
即使在兒童醫院,也能種下快樂的種子
第二章:夏豐饒•發揮創意與愛的季節
6 和小小畢卡索一起畫出「夢想中的房子」
讓孩子勇於跳脫框架,人生不設限
7親子定向活動大成功
擁抱戶外,孩子學會看地圖拼觀察力
8向毒品說不,拒絕毒品從日常生活開始
一起為校園築起反毒防火牆
9 為孩子圓一個樹屋夢
透過木鋸與鐵釘,體認建築教育真諦
第三章:秋知韻•讓我們從溫暖出發
10 一輛復康巴士,一年帶來2628個希望
期盼身心障礙者與家屬出行能更為便利
11 關愛無限,設立蘭雅國小獎學金
小禮物大溫暖,為清寒學子點亮希望之光
12 100個愛心便當教會我們的事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不只是口號
13 帶著孩子一起去淨灘
傳承給下一代的海洋環保意識
第四章:冬暖藏•收穫無盡的愛與希望
14 認識家鄉,天母可以不一樣
從電影到繪本的尋鄉之旅
15 讓孩子的視角翻轉你的世界
小朋友也可以是大攝影師
16 請讓我為孩子們的純真買單
打造聖誕老公公的夢想信箱
17 種下一棵樹,給地球一份愛
大雨無阻的永續生活計畫
18 視障者的好夥伴:導盲犬的培養與使命
攜手認識導盲犬如何改變視障者的生活
19一筆一畫,寫下祝福與流動的愛
從寫春聯活動延續年節的溫度
後記
寫給讀者:籌辦成功的公益活動,你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寫給家人:公益之心,是我最想送給你們的生命禮物
感恩之路:感恩的腳步,讓愛隨行
公益花絮
序
自序? ??
小付出大公益,愛無止盡!
我出身於一個經商的家庭,但生活並不特別奢華。父母用他們行動教導我們:「錢應該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我的父母長年投入公益,將善行融入日常,而我在耳濡目染之中,年幼時便見證了世間的悲喜無常,也從中學會了理解和同理,那些身處困境中的人們正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長大後,我追隨父母的足跡,在公益道路上不遺餘力,特別是在捐血行列裡,全心投入,深感這不僅是助人的行動,更是心靈的滋養。父母用他們默默行善的身影,給我上了一堂又一堂寶貴的生命課程。
無形的手, 推動我在公益路上前行
對於這本書的完成,深懷感恩。感謝渠成文化總監及主編的用心,鼓勵將公益的19堂課,透過文字讓愛無止盡流動,每一堂課,都是一個故事、一個?發,將我的公益精神和價值觀一代代傳承下去。
另外,也特別感謝本書所有的推薦人:建築學者李清志教授、新光醫院侯勝茂院長、台北市張斯綱議員、我多年的好友知名節目主持人趙婷、雙和醫院劉如濟副院長、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的萬惠成秘書長、士林蘭雅國小藍惠美校長。因為有你們的愛與支持,我在這條公益之路上從不孤單。
公益路上的鼓舞與啟發
二○二三年榮幸獲得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此為「公益界的奧斯卡獎」。這份榮耀讓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本身所做所言從來不是為了獎項,對於這項肯定,就像一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頒獎典禮當天,有幸代表所有得獎者在記者會上致詞,我與幾位前輩交流,他們分享的公益故事也深深觸動了我,每一位願意付出的人,都是帶著光芒行走的個體,無私的照亮大家。雖然我們的行善之舉各有不同,但彼此的心意卻如此相通。
想改變世界,公益是很好的起點。但要讓影響力更深遠,組織能力與資源同樣重要。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經驗、資金或人脈時,可以透過參與公益活動,集合眾人的力量;而當我們擁有更多資源時,則能主動策劃公益行動,帶領更多人投入,讓善的影響力擴展得更遠。
我很欣慰身邊的人都非常支持我的公益行動,特別是家人及同仁,他們幾乎參與了每場活動;因此,這段公益之路不是靠一個人完成,而是依賴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走的更遠。
期待與你同行, 攜手點亮希望
行善的人最快樂,也最富有。這是一條需要堅持的道路,但它所帶來心靈的富足遠超乎想像。我希望讀者們能從中明白,幫助別人並不需要等待「最好時機」,而是任何時刻都是最好的開始。一個簡單的舉動、一個善意的微笑,都可能成為改變別人的契機。
我們攜手行善,哪怕是一點點心意,也能匯聚成改變世界的力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為這個世界點亮更多的溫暖與希望!
推薦序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李清志教授
因為對建築文化的熱愛,我有機會認識雅婷及她的家人,並且多次一起到世界各地參訪經典建築作品。在與他們家人相處中,我才發現她所經營的建設公司,不是一般只在乎蓋房子賺大錢的企業;她非常樂於參與贊助各種公益事業,並將財富回饋社會,期待產生更多良善的結果。
雅婷的父親也是經營建築事業,同時也非常熱衷做公益,從小就帶著雅婷參與公益活動,對她產生很大的影響,建立了她內心對於做公益、回饋社會的哲學思維。這樣的企業理念在台灣實屬少數,也顛覆了我們對於一般建商唯利是圖的刻板印象,讓我聯想到美國股神巴菲特的理財哲學。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理財哲學是大家熱切想要了解的,不過大部分的人只想知道他是如何選股,如何靠投資賺大錢?卻忽略了巴菲特對於財富管理的哲學。二○二四年的感恩節,巴菲特寫信給他的股東們,宣布他過世後將把他99.5%的財產捐出,作為慈善公益事業所使用,而不是留給子女。巴菲特的舉動讓世人驚訝,同時也帶來許多人對於財富管理的重新省思。
巴菲特認為,極大的財富不應該只是個人擁有,而是「社會暫時託管」給個人的資源,財富真正的價值在於如何運用這些資源來造福更多人,而不應成為子女的包袱。他堅信,「富有的父母應該給子女足夠的資源,讓他們去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不是讓他們什麼都不做。」因此,他沒有將所有財富留給子女,而是讓他們獨立成長,並透過自身努力建立事業。
股神巴菲特與比爾• 蓋茲共同發起「捐贈誓言」(The Giving Pledge),邀請億萬富翁將財富的一半以上捐給公益事業。這個計畫不只是捐錢,更是創造一種文化,讓更多富人意識到財富應該用來改善世界。
雅婷出版這本書《讓愛無止盡流動:公益教我的19堂暖心課》,記錄了她參與的各項公益活動,包括校園藝術、反毒教育、復康巴士、清寒獎學金、愛心便當,以及建造樹屋等等。雅婷參與公益活動並非基於炫耀或社會壓力,而是出於對「財富責任」的深刻理解;希望藉著以身作則,帶動更多人行善做公益,讓做公益成為台灣的一種文化。
過去雅婷的公司默默地參與並贊助了許多的公益活動,他們夫妻總是帶著兒女一起參加,希望將做公益這件事成為家族的珍貴遺產,可以不斷地傳承下去。他們的辦公室掛著一幅年輕書法家王意淳的作品,充滿力量的書法字,寫著:「積善之家」,這句話出自於《易經》,的確是他們家族的寫照,更適合作為他們的家訓。
其實「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話,並不只是做善事,為子孫後代積存福報;而是因為傳承做公益的精神,可以讓我們社會更好,同時也影響更多人投入做公益的活動,成為台灣社會的福份。
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與傳播,可以影響更多企業家投入做公益的活動,讓企業參與公益活動成為台灣文化的一部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榮格幸福語錄
2.
白袍下的全球拓荒者:國際醫療典範獎 得獎者行醫故事
3.
建設公司老闆教你 買好宅,幸福一輩子(新版)
4.
建設公司老闆教你:買好宅,幸福一輩子
5.
過動:第五屆御宅文化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文集(上)
6.
建設公司老闆教你如何買對房子
7.
鬆筋、指壓雙效自療:從解剖圖透視痠痛成因,立即改善 21 類痛痛與不適
8.
憂鬱的文化政治
9.
權利批判導論 Right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10.
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