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生與羈:新生命花園、新關係花園合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923755
麥基卓,黃煥祥
張老師文化
2025年7月28日
197.00  元
HK$ 167.45  






ISBN:9786269923755
  • 叢書系列:心靈拓展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9 x 25.7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心靈拓展系列


  • [ 尚未分類 ]











      一本關於「關係」的書,

      一場關於「生命狀態」的探索。



      關係不僅是互相照顧,而是一座需要共同滋養的花園;

      愛不是控制與依賴,而是在共振中各自完整。



      本書為《新生命花園》與《新關係花園》兩冊經典之合訂精編版,

      是黃煥祥與麥基卓兩位醫師跨越四十年所進行的一場以自身為田野的生命實驗,

      揉合東方哲思與西方心理學,穿越自我個體與關係課題,建構出一套關於「愛的狀態」的行動模型,

      在書中,他們誠實揭露恐懼、依附、控制與轉化,

      探索如何在袒露與共振中,穿越孤獨與分離的深淵,

      重新找回與自己、與他人、與宇宙能量的連結。



      這是一本獻給渴望親密、也渴望自由的人,

      讓我們學會愛,也學會成為自己。


     





    合訂版序



    脈絡


    我們的關係計畫

    花園中的生活:一則寓言

    共振與愛的狀態的本質

    親密與溝通

    分享感受與情緒



    發現力量??面對焦慮

    成敗之間:自我憎恨與自我疼惜?

    從「物」到「人」,從物化到融入

    自我價值感、鏡映與自我疼惜

    理當享權

    存在焦慮:人生在世的挑戰

    定位:在時空中找到自由



    關係的階段

    關係週期

    浪漫期間

    權力爭奪期

    .外在權力——內在力量連續體

    .再談外在權力與內在力量導向的區別

    整合期

    承諾期

    共同創造期



    走過循環的週期

    混沌與關係

    從權力爭奪期進入整合期,之一

    從權力爭奪期進入整合期,之二



    愛的狀態

    性欲

    愛的狀態的面向

    和諧的花園



    健康與療癒

    在病症與健康中學習

    過敏症與畏懼症:關於自我界定的問題

    多發性硬化症、癌症與難治之症:我們的進路

    擺脫憂鬱

    能量觀與健康



    ?





    作者序



      一本新書




      這本新書融合了我和黃煥祥 (Bennet Wong)之前寫的兩本書——《新生命花園》(Being)和《新關係花園》(Joining)——的主要章節。它們最初是為說英語的讀者寫的,後來才被翻譯成中文。這兩本書經過多年不定期的編修和再版,不斷演進。英文版的銷售量顯示,多數人先讀的是《新生命花園》。但中文版的讀者情況不同,他們顯然更喜歡《新關係花園》。



      這是第一次將我們的理念以中文版為首發的書,我們沒有計劃以英文出版此書。本書的編輯和校對者都是母語為中文的人士。



      其實,《新生命花園》和《新關係花園》一直都是一體兩面,是彼此的陰與陽。現在,它們首次在這本書裡合體,融合了原先的《新生命花園》裡的訊息和《新關係花園》裡的素材。這些相互關聯的理念經過整合後,提供給讀者一個更為全觀的視角。



      我和煥祥於一九八七年第一次受邀到中國去發表我們的理念。在我們其餘共事的職涯中,我們曾多次回到亞洲。許多人對本書的演進做出了貢獻,多得無法在此短短的介紹中提及。我記得你們是誰,且在寫此序時心念著大家。



      但如果我不提到一個人,就太失禮了,那就是李聖潔女士。我對我們數十年來的工作關係銘感於心。最初張老師文化提出以這種形式出版本書,並與她達成共識,在將之實現的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她孜孜不倦的身影。



      我們的關係實驗



      如果我們放下我們的防衛, 我們就會自然而然、毫不費力地進入親密關係。——黃煥祥



      五十多年前我和煥祥決心投入一項科學研究,這項研究有個非比尋常的目標:我們要探究如何深化和擴展兩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研究的關係就是我倆的關係。我們研究自己,並與對方分享我們的覺察。



      我們都是醫學專業人士。煥祥是名醫師,並受過精神醫學的高階培育,我的專業則是西醫和中醫療法。在我們進行關係實驗過程中,我們在診療室和團體課程中與我們協助的對象分享我們的心得。我們逐漸發展出一個開啟自我內在學習和人際關係中學習的方法。最初我們開始以短篇論文發表我們的發現,然後將之寫成我們的體驗學習課程所使用的手冊。最後,我們將實驗結果出版為兩本書,《新生命花園》(Being: A Manual for Life)和《新關係花園》(Joining: The Relationship Garden)。第一本聚焦於自我個體的發掘;第二本闡述關係中的體驗。



      我們的方法簡單明瞭——我們同意盡可能坦誠以對。我們同意每當對方詢問時,分享我們的想法、感受和觀點。我們同意不含糊其詞或欺瞞。我們同意近乎絕對的誠實,好能了解彼此的個人和私人生活。我們同意在感到難以化解的情緒時,讓彼此知道,並分享當下的正面及負面感受,而非僅以表面禮貌,且戴著面具來隱藏深層的自己。當我們發現這種方式,在自己防衛或責怪對方時尤為困難,有時甚至因意料之外或強烈的情感而感到害怕。我們的目標是與彼此同在,並於發現做不到時坦承不諱。我們同意對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動承擔全部的責任。



      我們兩人都崇尚存在主義的一個觀念,那就是——每個人就根本而言,都是單一的人格結構。我們也崇尚東方的全觀視角,認為每個人的深層本質乃是與全人類,甚至整個自然界和宇宙合一的。



      我們試圖變得越來越毫無保留地對待彼此。當然,這種方式頗為特別,畢竟我們是維持著專業醫療同事關係的兩個男人。我們會於平日工作前在我們的辦公室碰面,分享彼此的恐懼、焦慮、希望、夢想、心願。我們決心本著科學精神去探究這一切,去學習。我們承認自己的偏見、固?、滯礙、侷限,並學習更加直接、開放地表達自己。就這樣,我們越來越深入地認識彼此和自己。我們將這些學習成果透過研討會、演講、著作分享給他人,直到2013年煥祥過世。



      關係與生命



      這本新書的宗旨是將我和煥祥在漫長的友誼中學到和分享的點點滴滴加以更新,並將這樣的觀點與大家分享,我們努力將東西方的智慧融會貫通。



      西方所發展出來的個人自我成長,侷限於自我人格結構的調整,而實現此目標的途徑就是將思維上的洞見付諸行動。人們當然可以透過獲得洞見,在思想、感受、知覺上達到比較平衡的狀態。但另有一個更深入,超越思想、概念和文化極限的觀點,那就是學習活在每個當下,然後越來越安住在發自心的主觀生命覺知。



      這進階的一步可以從古老的東方智慧中取得。在中國古籍《易經》中,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時空的現象世界,另一個是現象世界生生滅滅的背景世界。現象世界是一個充滿個別物體的世界。這兩個世界自古以來便交織於中國文明的歷史和演進當中。中文獨特的語法和社會結構就是源自《易經》所蘊含的思想。



      我們的學員很喜歡東西融合所帶來的豐富性,這讓他們不僅能認識身為個體的自己,也能認識處於關係中的自己。



      我希望這本新書對你的生命旅程和愛的關係也有所幫助。



      當兩人發自內心深處地了解彼此,他們的言語芬芳又濃郁,一如蘭花的香氣。——孔子



      (譯者注:原文「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出自《易經.繫辭上》。《繫辭》分上下兩篇,為《十翼》之一,相傳為孔子注釋《易經》所作,用以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心存感激的麥基卓,2024年11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