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你心理系?不,我說話系!:搞懂人心才能有效說話,活用心理學的超強說話術

你心理系?不,我說話系!:搞懂人心才能有效說話,活用心理學的超強說話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4197410
李朝杰
時報出版
2025年8月2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6264197410
  • 叢書系列:VIEW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其他大眾心理學











      用科學說話術,讓人對你有好感、聽你說完、記得你說的!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會說話的人,走到哪都吃香。」但「會說話」到底是天賦,還是可以練習出來的能力?



      本書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你一個重要的真相——說話其實是一門腦科學。只要你理解人類大腦的運作原理,就能找到讓人願意「聽你說」甚至「照你說的去做」的溝通方法。



      這不是一本教你耍嘴皮子的話術書,也不是教你裝腔作勢的社交手冊,而是一堂融合「神經科學+心理學+實用對話技巧」的超實用溝通課。無論你是職場新鮮人、資深主管、業務高手、家有青少年的父母,還是想要改善人際關係的你,都能從中找到「說話得體、說進人心」的祕訣。



      原理+實例:說話的技巧,藏在心理機制裡

      本書從多個面向切入,介紹讓「說話變有效」的技巧,例如:



      1.? ? 大腦偏愛「具體而明確」的信息

      模糊的話會讓人失去方向,例如「你要有責任感」不如「你可以主動幫忙收拾會議桌」來得有效。



      2.? ? 避免「但是」,善用「同時」或「而且」連接句子

      當我們說「你很努力,但是還不夠」,聽者的大腦其實只記得「還不夠」,正面訊息被「但是」抹掉了。改說「你很努力,而且可以再調整一下策略」,就更容易讓人接受與採納。



      3.? ? 說話時盡量讓對方「感覺被尊重與理解」

      溝通並不只是「讓我說完」,而是「讓對方的大腦願意開門聽你說」。而這種「開門」的感覺,來自語言的溫度與態度。



      4.? ? 少用「你怎麼……」、「為什麼不……」這種指責型語句

      這些會刺激大腦的防禦機制,讓人只想保護自己而非聽你解釋。換成「你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效果大不同。



      適合哪些人閱讀?

      •? ? 在公司常需要報告、簡報、帶團隊,但老是講了沒人記得的主管與上班族。

      •? ? 想改善親子對話關係,卻常被小孩說「你都不懂我」的爸媽。

      •? ? 希望讓感情溝通更順暢、少一點冷戰與誤解的伴侶。

      •? ? 常在社交場合卡關,想把話說得好聽但自然的你。

      •? ? 覺得自己話說得太直接、老是讓人誤會的「誠實型」人格。

    ?


     





    第一章 這樣說,增加好感

    羅沙達比例:讓別人更喜歡你

    阿米效應:讓別人更珍惜

    餐廳服務員實驗:傾聽時怎樣回應更受歡迎

    共情式傾聽:透過傾聽安撫他人

    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峰終定律:讓聽眾印象更深、體驗更佳

    破綻效應:提升自己的魅力

    阿倫森效應:怎樣褒貶,收穫人心



    第二章 這樣說,贏得信任

    喬哈里溝通視窗:讓別人更信任你

    社會滲透理論:提升交流的深度

    故事腦科學:感染你的聽眾

    變色龍效應:模仿動作,拉近心理距離

    麥拉賓溝通法則:說話時的樣子極其重要

    人際交往距離理論:空間距離反映心理距離

    曝光效應:說多了,就信了



    第三章 這樣說,改善關係

    愛情三角理論:怎樣談情說愛

    人的四種氣質類型:和不同性格的人溝通

    PAC心理狀態理論:三種不同的溝通狀態

    課題分離理論:處理人際溝通矛盾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不同年齡段的人如何度過心理危機

    情緒ABC理論:勸慰他人走出負面情緒

    投射效應:避免以己度人



    第四章 這樣說,增強說服

    短時記憶:讓別人記住你的話

    中心路徑和周邊路徑:怎樣選擇說服策略

    框架效應:影響別人的想法和決策

    對比效應:善用對比,更有衝擊力

    歸因理論:怎樣解釋,讓人更理智

    登門檻效應、留面子效應:怎樣提需求,更易被答應

    心理帳戶:勸別人花錢或不亂花錢



    第五章 這樣說,激勵人心

    強化理論:怎樣獎勵和懲罰

    德西效應:獎勵有時是一種傷害

    需要層次理論:有效激勵員工

    損失厭惡:損失比收益對人影響更大

    消極偏見:喚起恐懼比激發美好更有效

    具身認知:從身體姿勢中獲得力量

    行為啟動療法:改變想法,改善心情



    第六章 這樣說,利於親子溝通

    羅森塔爾效應:鼓勵真的會讓人變好

    四種家庭教養模式:讓孩子更有教養

    成長型思維:給孩子合理的回饋

    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讓對話匹配孩子的認知

    多元智力理論:如何培養「笨孩子」

    外顯自尊和內隱自尊:提高孩子的自尊水準



    第七章 這樣說,幫助他人

    原因論和目的論:幫助他人發生改變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幫助他人戰勝自卑

    大腦的作用機制:克服演講緊張

    知識的詛咒:為什麼聽不懂老師的話

    焦點效應:克服「社恐」



    參考文獻

    後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