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關係千萬重

關係千萬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77564
黃仁宇
聯經出版公司
2025年8月21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570877564
  •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黃仁宇作品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當代名家/黃仁宇作品


  • 人文社科 > 歷史 > 歷史概論











    當社會變遷席捲全球,舊有的關係與秩序如何調整?

    本書以歷史學者的視角,從個人回憶到國際政治,從文化思想到經濟轉型,

    探討生死、金錢與性的關係如何隨時代變遷,在全球變局中重塑秩序。



      《關係千萬重》是黃仁宇繼「大歷史」觀點後的另一新嘗試,從人類基本慾求如性、生死與物質生活出發,探討歷史中知名人物的原貌及相似的社會模式,展現與當今生活密切相連的歷史。本書以「關係」為主題,透過二十篇重要文章,探討生死、金錢與性這三大基本關係,反映人類社會的深層結構。



      黃仁宇將歷史視為不斷變動的現實,而非靜止的過去,每篇文章都反映出歷史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書中的內容涵蓋個人經歷、歷史觀察、社會變遷與國際政治,從作者在美國的經歷、戰時服役、東亞研究到對世界局勢的反思,呈現歷史對我們行為的塑造。



      本書透過「關係」的視角探討社會變遷,例如資本主義推動社會由農業體制轉向商業體制,舊有的價值觀是否能夠承受這一衝擊?隨著技術發展加速全球交流,人類的價值選擇是否依然不變?面對這些變遷,個人應如何自處,社會又該如何應對?



      從中國近代變革到西方社會演進,從國際政治權力博弈到日常倫理選擇,書中的每篇文章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如何與世界建立關係,並在歷史的浪潮中尋找自我。對歷史、文化、經濟,及當代社會議題感興趣的讀者,將能在此書中獲得啟發,並思考如何與當前時代對話,如何看待自身與世界的關係。



      ▍【聯經出版.黃仁宇文集】

      《萬曆十五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明代的漕運,1368-1644》

      《中國大歷史》

      《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放寬歷史的視界》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地北天南敘古今》

      《關係千萬重》

      《大歷史不會萎縮》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緬北之戰》

      《長沙白茉莉》

      《汴京殘夢》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


     





    自序

    關係

    何鍵

    李約瑟給我的影響

    大變局中讀歷史

    內戰

    世上沙魚四十億

    母親

    在大歷史座標上看台灣直選

    露從今夜白

    從烤麵包說起

    雷溫烏茲要塞

    東安街六○六號

    邁阿密的故事

    成則為王

    東南亞的金融風暴

    《可蘭經》的神祕

    《可蘭經》的出處

    印尼的徬徨

    印度教與原核威脅

    日本,Nippon,Japan

    卷尾瑣語



    ?





    自序



      這本集子收錄了二十篇我近年在各刊物已發表或寫好待發表的文字。發表的主要地方是《中國時報》系的「人間」和「時代」副刊。〈李約瑟給我的影響〉則原見於《歷史月刊》,蒙月刊慨允在這裡重載。原來發表的日期已註明在每篇之後。



      最初寫稿的時候並無通盤計畫。現在看來,則各篇無不涉及歷史的場面與層次。即是個人回憶與旅遊觀感,也無不沾上了當今歷史變化的成分。本來這種色彩可以出現於任何人之筆墨:我們活動的範圍全是「人間」;所接觸的事物也無逾於「時代」。不過一個學歷史的人,處於當今內外大變動之際,朝夕縈思,免不了對環境的變化特別敏感。為什麼中國這麼多的母親受罪遭殃?為什麼我們對性的禁忌日益開放,尤其屬於女人部分?為什麼這麼多國家的貨幣突然發生問題?事態的變化突如其來,卻又如是的普遍,這情景逼著我們通盤考慮。所產生的問題看來已不是個人的問題,我們的對策也務必通過時代的改變,從長計議。



      去年(一九九七)十一月我承時報出版公司總經理莫昭平小姐之邀,來台北發表過一場演講,講題即是本書開首第一篇的〈關係〉。大意是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學作品,一般不外發揮以下三種關係:生死關係、金錢關係和性關係。這三種關係也經過達爾文、馬克思和佛洛伊德的詳細分析。今日的局勢則是三者都在通過重要的修訂或改變。



      主要的原因也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來臨,實際則是因為交通通信的發達,所有的國家都要將舊日的農業體制改造為商業體制。農業社會的管制方式,一成不變,一切以道德的名義檢束。讀者可從〈何鍵〉一文追想其梗概。商業則重交換。只要各物概能公平而自由的交換,外在的紀律束縛可以逐漸放鬆。〈李約瑟給我的影響〉說明我涉入這類研究之由來。



      可是上面這幾句話說來容易,要確實照做,則務必發動所有的人,上自思想信仰,下迄衣食住行,無不需要改造或調整。換言之,人類的各種關係,很少能夠原封不動。〈大變局中讀歷史〉表示我們要放大胸懷,才能體會此中?意。再如〈內戰〉和〈世上沙魚四十億〉也從旁說明中國需要改造的原因,〈母親〉更表示改造期間的痛苦,很少的家庭能夠倖免。〈在大歷史座標上看台灣直選〉則解釋台灣還因為情景特殊,沒有遇到最大的衝擊。內中提到電流已下鄉村,即是由農業體制轉變至以商業法規做一切標準的表現。



      書內也有幾篇文字,提及我在一九四六年初來美國的經驗,像〈露從今夜白〉、〈從烤麵包說起〉和〈雷溫烏茲要塞〉,多方表示一個國家進入商業體制,軍隊各部分可以隨意提調,有如機械之零件。如此這國家才算可以在「數目字上管理」,成為一個現代國家。否則各不相屬,徒用狹義的道德為標榜,不能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再說一次吧,從農到商,不僅在增進各種關係,而是要將組成關係的原則一併更新。



      另一方面,即是美國,雖已高度的工商業化,也仍在不斷改變之中。我所寫的〈東安街六○六號〉敘五○年代事,〈邁阿密的故事〉敘九○年代事,就已表現社會的步伐加速,各種關係也要因之調整。我們無從說這樣的改變是好是壞,因為好壞全是個人主觀;而歷史的進展有它自己的規律。雖然我們無法預言五十年後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以此類彼應當不會倒退回去。讀者如再看拙文〈何鍵〉一遍,當信我言非虛。



      我和很多學歷史的人一樣,認為一件重大的情事,牽涉廣泛,既已發生,又不可逆轉,則當中必有理由;是為歷史的仲裁。這種實證主義positivism的成分是〈成則為王〉文中之要旨。〈母親〉文中也作類似的結論。相反的,客觀環境?不容許,不到時機成熟,即忙著採取行動,冒大不韙,也甚可能自招貽戚。目前一個顯明的例子乃是在某種情景之下西方人提及自由,其立場並非拋棄道德,而是將檢束的責任放在各人自己身上;同時也讓各人以自己的良心作主。很多事情,西方經過實驗已能如是。但是在東方,一般民智未開,人民宗教觀念的取捨未定,「關係」的改造還未成熟,是否也能立即如是,甚成疑問。這一套理論也是牽涉廣泛,我寫此文時不期而然的感到責任綦重,也免不了語重心長。讀者不要忘記「成則為王」的反面即是「敗則為寇」。



      上文?未提及的其他六篇,初看好像另成一系統。範圍牽涉到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內容則又概括經濟與宗教。其實一言以蔽之,亦無不涉及「關係」。我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曾服役於印度和緬甸,戰後又駐留日本三年。此外三十年前在紐普茲教書的時候,因為學校裡規定亞洲系的教授須共同講解東亞國家概況的一門基本課目(以作國民外交的準備,當日為所有的學生必修),已經注意於這一整個區域之發展。同時以後環顧內外,也深覺得對這些國家的最基本之認識為我策劃的「中國大歷史」之所必需。(司馬遷在紙張?未發明之前,猶且將〈南越列傳〉寫入《史記》)讀者必須注意,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前途將部分由周邊國家的出處決定,有如在二十世紀日本與美國的命運半由中國決定。當一個國家再造之際,它發動重訂「關係」的衝力,必較其他相當平穩的國家之影響為大。此非單獨的計算這些國家之軍備與實力時所能預見或概括。



      有了這樣的交代,以下各篇宗旨不說自明。〈東南亞金融風暴〉經過錢果豐博士過目,並指正原稿的錯誤數據。(當然,文中的立場和?有不妥的地方由作者自己負責)。他是香港行政局議員,英之傑財團董事,和我為世交。



      其他各篇寫〈《可蘭經》的神祕〉、〈《可蘭經》的出處〉、〈印尼的徬徨〉、〈印度教與原核威脅〉和〈日本,Nippon,Japan〉。其中有一點要再三著重申明:各篇提及不同的宗教,從一個學歷史而注重唯物的人看來,它們的不同特色,大都由於地緣政治的差異之所致。此一點必與很多信教虔誠的人和唯心專家所見有距離。



      雖然如此,如何概括本書,既是人身經驗,又牽涉地緣政治?



      讓我這樣說吧:這是一本隨筆,出入於歷史的邊緣和側後,也滲入了某些「寡人好勇,寡人好貨,寡人好色」的成分;不過和作者所著其他書刊有很多接近的地方。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來,今日各種關係叢集,有令人無法抽身之感。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四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