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老照港古:香江華洋舊事相中尋

老照港古:香江華洋舊事相中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913282
貝大?
非凡出版社
2025年8月22日
237.00  元
HK$ 213.3  






ISBN:9789888913282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7 x 23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從一剎光影中,尋索香城百載那些人和事……



      老香港照片從來不缺故事,不僅可從中探尋我城之飛速發展,也見證世界強國興衰、公司產業更替,近距離觀察更會發現「人」——最豐富的故事寶庫。



    名人推薦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鄺智文教授:貝大衛的古老網為香港歷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趣的資料,尤其是來自他本人收集以及一眾網友貢獻的影像資料,以及與之對應的回憶史料。

    ?

      「香港遺美」創辦人林曉敏:翻開《老照港古》, 指尖拂過那些相片邊角, 恍惚間維多利亞港的風便穿透紙背吹來。……十多年來的深耕細作,歷史於此,不再是冰冷的故紙堆,而是帶有溫度的延續。

    ?

      「尋蹤覓蹟」版主陳國豪:《老照港古》是對香港歷史的一次深情回望,也是對Gwulo社群多年耕耘的致敬。…… 我尤其感佩貝大?對「公共歷史」的實踐,亦感恩無數的熱心人士共同辨識人物地點、補白歷史細節。


     





    推薦序一 2

    推薦序二 4

    推薦序三 6

    中文版序 8

    引言 12

    老照1 小販.書攤.老鼠箱 16

    老照2 Altadena 22

    老照3 著名的「九號」 28

    老照4 皇家巡遊盛典 34

    老照5 和平紀念碑揭幕 40

    老照6 風災遺創 46

    老照7 巨型煙囪 50

    老照8 茶敘與網球 56

    老照9 告別辮子 60

    老照10 飛來波鐘形帽 66

    老照11 香港仔小販 69

    老照12 鶴咀(德忌立角) 71

    老照13 刺槍訓練 75

    老照14 小女童軍 78

    老照15 毀壞的電車 82

    老照16 1886年俯瞰中環 86

    老照17 1907年俯瞰中環 92

    老照18 1922年俯瞰中環 96

    老照19 1930年俯瞰中環 102

    老照20 1946年俯瞰中環 106

    老照21 1952年俯瞰中環 111

    老照22 1965年俯瞰中環 116

    老照索引 118

    地圖索引 120

    感謝 122





    推薦序



      翻開歷史界前輩貝大?(David Bellis)的《老照港古:香江華洋舊事相中尋》,指尖拂過那些相片邊角,恍惚間維多利亞港的風便穿透紙背吹來。



      三十五年前匆匆途經香港的他,這片土地從此楔入他的生命,來自英國威爾斯的異鄉人,成為了香港歷史的考據者,將多年收藏及研究付梓成書。儘管來自異域,但比更多本地人都更熟悉香港,帶?獨特的視角,懷抱?探尋根源的渴望,瞇眼細看歷史。



      逾三萬五千幀收藏影像之中精選相片,時間跨度是1880 年至1960 年代,帶領我們穿越時光,回到昨日的香港。他的案頭沒有魔杖,唯有縝密的放大鏡般,猶如歷史偵探一樣,在他眼中,照片絕非平面的圖像,而是一個多維的、充滿線索的謎題現場。



      存續與消失,皆為時光流轉的鐵證。顯影之物,是時光的佐證,在千篇一律的維港風景裏,他敏銳捕捉城市的輪廓,某棟建築的建造年份,某交通工具的型號和塗裝;即使細微如團體服飾上的徽飾、唐樓柱子上的一張電影海報、生產於某限定年份的相紙、郵政的戳記、衣?服飾的時尚流變,都是時間的線索;隱去之跡,亦為無聲證言,缺席亦是歷史的關鍵注釋,成為推斷年代的負空間,梳理出時間的脈絡;翻檢相片的紙背乾坤,在字裏行間尋真章,以推敲年份。



      他甚至將目光投向科學細節——照片中建築物投射的陰影角度、長度,依據太陽運行的規律與地理方位,推算出快門按下的季節時辰。這已不僅是考據,而是將歷史瞬間重新錨定於浩瀚宇宙之中。



      在學時已深受貝大?先生創立的Gwulo 網站滋養,歷史同好們在此切磋琢磨,共用文獻,交叉印證。一張照片的懸案,往往在眾人智慧的碰撞中,於浩渺的報章檔案、政府紀錄裏尋得解答。十多年來的深耕細作,歷史於此,不再是冰冷的故紙堆,而是帶有溫度的延續。



      作為後學,能獲此殊榮為前輩這本心血之作的中文譯本撰寫序言,與有榮焉。前輩以異邦之身,懷赤子之心,窮半生之力,重組香港歷史。先生對真相鍥而不捨的追尋,對分享毫無保留的熱忱,吾願能實踐及延續以照片記錄我城,上下而求索。



      是為序。


    林曉敏

    「香港遺美」創辦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