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成語,可以說是中國文字最精煉的部分。許多可能費盡筆墨都描述不清楚的事,用一個四字串連的成語,就可以表達得淋漓盡致,妥貼適切,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的談吐上,或是書信、文章的寫作上,省卻不少麻煩。
成語,也可以說是歷代祖先智慧言語的結晶。大多數的成語,都是源自某一段歷史事實或對話,所以,有人說它是「歷史事蹟片斷的縮影」;熟悉成語故事,不但可以了解它的出處、典故和?正的涵義,以免因誤用而鬧笑話,甚至發生誤會,還可以從這些片斷的歷史中,體會我們祖先豐富的言語智慧,從而珍視這項文化資產。
因此,我們認?:一套出處、史實正確,故事性豐富,又具實用性的「成語故事」,就像從前的「幼學瓊林」一樣,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該擁有,都該熟讀的「?蒙文學」。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考慮之下產生的。
這套書的取材,我們掌握兩個原則:
1常用成語?原則,冷僻不常用的成語則不收錄。有些成語例如「孳蔓難圖」、「黃臺之瓜」等,故事非常精彩,但成語本身並不常用,我們只好捨棄。
2雖是常用成語,但它的典故不具故事性,也不在本書收列的範圍內。例如:拾人牙慧、?管齊下等。
編輯體例方面,每一則成語都有「故事」、「出處」、「例句」三個單元。故事部分,我們用正楷注音來表示,屬於書的本文,可以當成歷史故事單獨閱讀;其他兩部分以明體字列於書頁上方,做為參考。
特別要提的是「多讀一則」這個單元。由歷代累積下來的成語數量實在太多,礙於書的性質,無法多作介紹,我們便在每一則成語之後,再附一則與該成語意思相似(例如「一箭?雕」和「一舉兩得」)或相反(例如「尸位素餐」和「枵腹從公」)或源出同一事件者(例如「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讓讀者比較、參考,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本書對成語出處的考證尤其嚴謹,這是我們最感到自傲的。
?
編輯部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