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只要對教育工作者提到差異化教學這個詞,必然會浮現Carol Ann Tomlinson的名字。Tomlinson教授比其他人都更堅定的將畢生職志投入於說服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現今教室裡學生的差異日益多元化,學校如果真的要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那麼差異化教學不僅是渴望的理想(desideratum),更是必要的作為(necessity)。
在相當程度上,由於Tomlinson教授孜孜不倦、深具說服力的倡導和闡述差異化教學的理念基礎,使得教育界人士很少再提倡「教中間程度的學生」(teaching to the middle)或假裝全班學生在每個學科、每段時間的準備度、性向和需求都一樣,藉此來合理化自己總是以全班教學為主要教學策略的做法。
不過,我造訪了一些學校並坐在教室裡觀察教學,請原諒我下的結論是:儘管我們知道差異化教學之必要,也期望它落實在美國教育現場,但實際上,它走進教學現場的進展相對而言是很有限的。我探訪過好幾個以差異化教學為政策的學區,但也很少看到穩定、優質的差異化教學實踐。來自教育高層的政策聲明或學術象牙塔的高調言論,無益於幫助教師發展出必須具備的態度和技能,來讓差異化教學在美國教育得以實現,而非僅是空洞的承諾。
之所以會這樣,我認為原因是創造差異化教學的教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時間,需要幾年而不是幾天的時間,才能發展出真正以差異化方式來教學所需要的策略和技能。它需要行政管理人員實質且持續的支持,也需要可觀的時間和資源的支出,才能讓教師發展成差異化教學專家教師—不僅能侃侃談論差異化教學的理念想法,同時也能腳踏實地的付諸教學行動。為了應對這些挑戰,Tomlinson教授提供了真正有用的點子和方法,讓教師讀者能體驗立即得到回饋的成就感,也能因為看到學生的進步成長,激起強烈的動機繼續做必要的作為。
大約六十年前,約翰.甘迺迪總統在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演講時告訴美國民眾:「我們選擇要在這十年內登陸月球和做到其他的事情,不是因為它們容易,而是因為它們很難。」要讓國內的教室真正實現差異化教學也是一樣的難事,有時候,我們必須找出抗拒和阻礙最多的那條路。沒有人比Tomlinson教授更有資格讓我們了解那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如何找到那條路的入口,以及如何找 到方向,走到終點。
Tomlinson教授的前言一開始就提到這個信念:「這本書談的是『每個人的教室』—懷抱著『每個學生都有需要發展的獨特優勢,隨時間和學科而異的獨特學習需求,以及獨特的社會和情意發展模式』的信念來規劃設計的教室。」對於差異化教學,我們很難再提出比這個更簡潔、更精確的解釋了。
正如Tomlinson教授所說的:「這本書是一個邀請,邀請你以滿懷希望、融合包容、回應學生需求的方式來教學,讓身為教師的我們和我們所照顧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盡展所長。」(第xvii頁)滿懷希望、融合包容、回應學生需求的教學—將這些特質融入日常教學實踐的教育者,足以作為教師成就高度的典範,讓受到召喚投入這個社會最重要行業的教師們知道自己也可以達到的那種高度,並且啟發學生去追求、達到那種高度。
差異化教學的確是難事,但其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我不斷重提上一段的「滿懷希望」(hopefully)這個詞,希望是很重要的特質,能讓我們對犬儒主義(cynicism)產生免疫力,當今學校經常爆發激烈爭議,加上可悲的政治化氛圍,很容易誘使教師變成不相信理想又憤世嫉俗的犬儒主義者,但有了希望,有了Tomlinson教授的智慧指引,我們乃能期望和想見這樣的學校:「每間教室都建基於富含意義的課程、引人投入的教學、積極正向的協同合作,以及因為強烈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完成重要工作而產生的高度期望,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入這樣的教室。」(第xv頁)關於教育卓越(educational excellence),我想不出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描述,也想不到有誰比Carol Ann Tomlinson更有資格幫助我們達到這種教育卓越的高度。
—James H. Borland
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系教授